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 親子教育——《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

親子教育——《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

手機:M版  分類:讀後感  編輯:得得9

親子教育——《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 標籤:我親愛的甜橙樹 愛的教育 春晚觀后感 綠山牆的安妮 教育的智慧

  親子教育——《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

  親子教育是每一代的父母都很關心的問題,也是每一個做父母的責任;特別是這些年經濟的快速發展、文化的多元使這些年代的父母們面臨更多親子教育的棘手問題,一大批教子的書籍和講座應運而生;但令人遺憾的是,在生活中和實際工作中,我發現這樣的現象:重視親子教育並看過很多教子書籍的父母、甚至是教育工作者不能把理論、知識轉變為行為,甚至存在誤解和歪曲。春節假期里,不經意間看到龍應台寫的的這本《親愛的安德烈》,使我感慨,也激發我整理這些年對“親子教育”的思考。

  我發現父母抱怨“孩子出問題了”,重要的一個原因是父母不了解“發展心理學”。雖然父母都是從小一步步長大,可很多時候當我們長大成人後,就忘了十歲、二十歲時,我們是怎樣的?!

  ——一個一歲多的嬰兒撕破了媽媽喜愛的書、把媽媽一遍又一遍遞到手裡的玩具扔到地下,嬰兒的行為可能會讓已精疲力盡的媽媽很煩、很生氣。那麼,你知道嬰兒是在探索世界嗎?他是怎樣了解事物的呢?嬰兒期養育的關鍵是什麼?作為父母,我們怎麼幫助嬰兒了解世界而不是打擊他?

  ——三四歲的孩子,早上媽媽急急忙忙把孩子穿好衣服、襪子趕着上班,可孩子偏偏把穿好的襪子脫了,倔強地擺弄着襪子非要自己套在腳上不可!孩子為什麼要這樣?是孩子不聽話嗎?父母是否意識到這是孩子要成長、要“成為自己”最初的獨立宣言?這樣的“獨立宣言”一直持續到青春期。就像書中安德烈對母親龍應台的獨立宣言“媽媽,你跟我說話的語氣跟方式,還是把我當十四歲的小孩看待,你完全無法理解我是個二十一歲的成人。你給我足夠的自由,是的,但是你知道嗎?你一邊給,一邊覺得那是你的‘授權’或‘施與’,你並不覺得那是我本來就有的天生的權利!”

  在親子教育中,父母總關注知識技能的獲得,卻很少關注身為父母的自己,殊不知,父母人格的完善對孩子的成長至關重要。

  ——有次看見一個三四歲的孩子跟在爺爺身後,看見地上有個花花的糖紙,定定的看着糖紙、然後自言自語似的說:“爺爺,糖紙…,有人吃糖,…吃糖不好…,爺爺,這是誰吃糖了?”這一幕使我想到,假如這個孩子長大后,因為不曾對糖有美妙的記憶不吃糖,或者不再壓抑、控制對糖的嚮往而使自己無法控制特別愛吃糖,他知道自己的這個特性是怎樣形成的嗎?假如,把“糖”換成“願望”,對我們內心的願望,比如:性、工作、成功呢?

  ——一個9歲的孩子伸着頭看着幾個同齡孩子抱着手機遊戲陶醉其中,我猜測,這個孩子很羨慕,這很符合孩子的心理,因為那些遊戲確實很好玩,因為孩子是通過一起玩耍、相同的話題跟小夥伴建立連接的;但當他看到媽媽走過來時,卻說:“玩遊戲對眼睛不好!”;

  ——一個10歲學鋼琴的小女孩,每天晚上要有一個小時的練琴時間,當看見媽媽有意也或無意看鐘表的舉動,就急忙起身離開電視去彈琴了;

  在這些孩子和父母的互動中,外在的東西已不重要,也沒有對錯,不管是糖果、電游還是鋼琴,重要的是我們能否從孩子身上看到我們自己:自主還是被動?依賴還是獨立?我們的人生選擇是服從於內心還是外在?我們是怎樣表達自我的?我們有怎樣的價值觀?這些價值觀又是怎樣形成的?只有知道了自己,才可能更深刻的理解到,在親子教育中,作為父母是怎樣刻畫著孩子的心靈!在這本書里,龍應台給兒子的信中,有很多是對自己的回顧和整理,而不是對兒子說教。

  親子教育中的誤區:

  ——“我的孩子就是我的”

  “我的”意味着:我喜歡的就是你喜歡的;我想要的就是你想要;你很了不起我也了不起;你失敗就是我失敗……

  在《親愛的安德烈》這本書,安德烈對母親說:“你到今天都沒法明白:你的兒子不是你的兒子,他是一個完全獨立於你的‘別人’!”書里也搜集了一位讀者的來信,這位讀者說出自己的痛苦:因為沒有按照母親的意願選擇職業而和母親關係僵化。寫到這兒,我有些難過,想起前幾天問孩子:“你是不是有時候很煩媽媽管你?”雖然,我知道回答一定是肯定的,因為我總會有些不隨她意的要求,要她別睡太晚、別起太晚,要她別吃不健康的東西……可心裡還是希望孩子能理解媽媽,並且知道媽媽已很努力地“放手”讓她做自己了,就像龍應台寫到:“安德烈,青年成長是件不容易的事,大家都知道;但是,要抱着你、奶着你、護着你長大的母親學會‘放手’,把你當某個程度的‘別人’,可他媽的不容易啊!”。後來,我在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給孩子一封信”的時候,寫了內心真實的想法,“媽媽在你成長路上,肯定會出錯,會誤解你、傷害你,但媽媽在努力……”沒想到,孩子看完信感動地叫着“媽媽”跑過來,擁抱着我!其實,孩子更容易寬容我們!

  ——“我把經驗教訓傳給孩子,就可以使孩子免遭挫折,少走彎路”

  可以說這是所有父母的願望,但好的願望未必預想的結果。因為,人生成長中最有價值的其實是挫折!當我們到了不惑之年以後,回想自己的過去,讓我們變得睿智的是當年“不聽老人言”而導致的“吃虧在眼前”;可我們卻幻想着我們的孩子不用這樣成長!這對父母來說的確難以做到。龍應台看着失戀的兒子,這樣寫到:“可是,我不能不意識到,我的任何話,一定都是廢話。……我只能讓你跌倒,看着你跌倒,只能希望你會在跌倒的地方爬起來,希望陽光照進來,照亮你藏着憂傷的心,照亮你眼前看不見盡頭的路”

  ——教育就是“言傳”“說教”或者“講道理”

  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兒童有超出我們想象的能力,甚至這些能力是成人喪失的;有心理學家說“從來沒有嬰兒這回事”,的確,假如我們大人當著孩子面說的不是我們內心真實的想法,千萬別以為你“說的”會有用!言語只是溝通表達的一種形式,肢體語言,比如:表情、眼神、手勢,都在表達着我們自己,而後者跟接近我們內心的真實。

  有天接到一個高三家長的求助電話,說女兒最近因為一次重要的考試成績出乎意料而很難過,情緒很低落,當這個家長只說幾句孩子的情況后就像“機關槍”一樣的語速說,孩子的成績從來沒這麼差過,每次多少分多少分都報給我,認為是批改卷子有問題;電話聽筒離我耳朵一尺遠,我仍然能聽見這位媽媽聲嘶力竭的聲音,能感受到她的焦慮和氣憤。我想這樣的感受也一定是孩子的。假如,媽媽想安慰孩子:“別擔心,這次考試不算什麼,我們有實力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績的!”我想媽媽即使這樣對孩子說過,似乎還不如不說。因為這位媽媽掩飾不住的情緒就會傳給孩子,而這樣的情緒就像“蝴蝶效應”一樣在家庭里發生作用。

  如果說到教育,不給父母支點招似乎沒有滿足對“權威”的期待,可教無定法,正因為沒有相同的孩子使教育不能像流水線一樣規模加工而只能稱為一門藝術,需要用心對待!同樣的問題、同樣的話語,對不同的孩子、不同的情景,就有不同的反應、不同的結果;如果一定要找出親子教育的定法,我想就只有這一點是不變的:態度——一種接納孩子的態度。

  什麼是“接納”?“接納”不是“接受”、“屈從”;“接受”或“屈從”有消極、放棄的意味,不再有改變的渴求;接納是從不考慮事情也許或應該成為的樣子,它是事情成為了開始,而不是結束;放棄就像是個死氣沉沉的結局,接納就像是個生機勃勃的開始。

您正在瀏覽: 親子教育——《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
網友評論
親子教育——《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