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 讀黃帝內經有感

讀黃帝內經有感

手機:M版  分類:讀後感  編輯:得得9

  讀黃帝內經有感(一)

  周紅昌

  今日閱讀中醫傳世名著《黃帝內經》,對人之所以生病和短壽的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思考,尤其對自己的病損和短壽憂心忡忡:

  我之所以生病和短壽,原因在於一不法天,二不法地,三不法自然,四不法自體。用法律和社會學術語講,叫做無規矩不成方圓。

  《黃帝內經》上講,上古時代的人,特別是那些懂得養生之道的,大都能夠取法於天地陰陽自然變化之理而加以適應。尤其注意:一、飲食有所節制;二、作息有規律;三、不妄事操勞,不操閑心;四、調和情志,不發脾氣,不生悶氣,沒有看不慣的,沒有挺不順的;五、避免過度的房事;六、避免來自外界的刀金之傷和蟲啃鼠咬。此六條,是其所以能夠形神俱旺,協調統一,活到天賦的自然年齡,超過百歲才離開人世的主要原因。

  可是,現在的人呢?吃飯沒有饑飽,早上懶床不吃飯,中午、晚上吃飯不及時,吃得多、吃得飽,吃得難消化;白天爛生活過的像在夜裡,迷迷糊糊,昏昏沉沉,晚上夜生活的像在白天,紙醉金迷,聲色犬馬;把酒當水喝,革命小酒天天醉,濫飲無度;喝水要冰鎮的,吃肉要燒烤的,喝湯要酸辣的;一人談好幾個異性朋友,養好幾個情人,生好幾窩孩子;醉酒行房,恣情縱慾;不但在家瑣瑣碎碎事兒多,出去照樣絲絲嚷嚷都是事兒;生在鋼筋混凝土的城市裡,穿梭在機器、車輛間,動不動就去抽血、輸水、做手術,外傷嚴重……這樣,反常的生活成為習慣,真氣耗散而不及收斂充盈,精氣虧傷,神志浮伏,不善於統馭精神,而專求心志的一時之快,違逆人生樂趣,起居作息,毫無規律,所以到半百之年就衰老了,七十、八十都急急地交戶口本兒了。

  由此,我很感慨:

  一、現代人眼界太寬了,見的太多了,這是短壽的原因之一。俗話說,眼不見心不煩,但你見識有那麼多,因此你的煩心事肯定就多,肯定就會影響你的情志、心態,大家想一想,是不是這樣?你是不是看見啥好吃的就想吃、看見啥好喝的就想喝,看見啥好穿的就想穿,看見啥好玩的就想玩,看見啥掙錢就想掙,看見有啥好事兒就想佔一份兒,看見哪美女都想多看一眼,看見誰家孩子考上北大清華都艷羨?自己的信仰自己懷疑了,自己的風俗習慣自己推倒了,自己的德行修養自己丟棄了,自己的守持自己放鬆了……

  二、現代人的腿太長了,社會關係太複雜了,這是短壽的原因之二。俗話說,常過河必有一濕腳,但你天天東西南北到處竄,你經受的自然考驗和你遭遇傷害的幾率會少下來嗎?關鍵是,你的腿有多長,你的社會關係就會多複雜。社會關係複雜了,你的瑣瑣碎碎、絲絲嚷嚷、恩恩怨怨、愛恨情仇自然就少不了,少不了的結果,就是你糾結難纏、勞心傷神、生氣上火,最後急急如律令,倉皇把自己送給馬克思。

  三、現代人吃的太濫了,五臟六腑負擔太重了,這是短壽的原因之三。俗話說,病從口入。中醫認為,脾胃是後天之本。但拿一些站的高看的遠的人的話來說,現在還有什麼是人不敢吃的?各種各樣的肉,各種各樣的菜,各種各樣的奶,各種各樣的小吃、零食,還有各種各樣的調味料、添加劑、防腐劑……還有我很無能為力的就是現代人都好吃各種各樣的葯,誰要是不懂幾樣葯,不知道幾個偏方、秘方好像就會被看不起。更嚇人的是,現代社會人人都是醫生,這是很要命的。你現在敢在朋友圈裡說你不舒服?嘿,馬上就有好多好多關心你的人給出各種各樣的方子。

  四、現代人住的太好了,高樓大廈不沾地,這是短壽的原因之四。俗話說,人是土造的。我們經常要求別人接地氣,不是叫你買一袋面送給群眾,而是叫你到群眾生活的土地上走一走、看一看,和群眾聊聊土地的那些事兒。拆遷難,群眾刁?不是的,群眾是真不想上樓,群眾是真離不開生他養他的土地,你們真的懂嗎?高樓大廈阻斷了人與大地母親的親密接觸,阻斷了三里五村那份鄰里親情,阻斷了人們與大自然的溝通交流……高樓大廈有什麼好?活動少了、見陽光少了、輻射多了、壓抑抑鬱多了……

  古代深懂養生之道的人在教導普通人的時候,總要講到對虛邪賊風等致病因素,應及時避開,心情要清凈安閑,排除雜念妄想,以使真氣順暢,精神守持與內,這樣,疾病就無從發生。因此,人們就可以心志安閑,少有慾望,情緒安定而沒有焦慮,形體勞作而不使疲倦,真氣因而調順,各人都能隨其所欲而滿足自己的願望。人們無論吃什麽食物都覺得甘美,隨便穿什麽衣服也都感到滿意,大家堅定自己的理想信念,大家喜愛自己的風俗習尚,大家守持自己的禮節操守,簡單地活着,愉快地生活,隨世俗處事,糊塗地處世,所以這些人稱得上樸實無華。因而任何不正當的嗜欲都不會引起他們注目,任何淫亂邪僻的事物也都不能惑亂他們的心志。無論愚笨的,聰明的,能力大的還是能力小的,都不因外界事物的變化而動心焦慮,所以符合養生之道。他們之所以能夠年齡超過百歲而動作不顯得衰老,正是由於領會和掌握了修身養性的方法而身體不被內外邪氣干擾危害所致。

  法天、法地、法自然、法自體,簡單地活着,愉快地生活,隨世俗處事,糊塗地處世,尊重並親近自然,尊重並適應規律,管住自己的嘴,管住自己的腿,睜隻眼閉隻眼,看見美女就當沒看見,你能做到嗎?

  嘿,說你呢!!往這兒看!!!

  (看看38分鐘,20個人回復,多人開藥,是不是真的?不要罵我哦,我只是為了說明一個問題!)

  讀《黃帝內經》有感(二)

  淺談養生

  王健康

  眾所周知,《黃帝內經》分為《素問》和《靈樞》兩個部分,是一部博大精深的醫學經典著作,也是每一個中醫學子必讀的中醫典籍,是中華炎黃子孫尋求養生之道的寶藏。《黃帝內經》講究"天人相應"、陰陽平衡、五行對應五臟等中醫思維,其篇章字字珠璣,言言如玉,因而幾千年來,經久不衰,代代相傳。讀經典,誦經典,是每個中醫學子的基礎功課,我也不例外。現將自己品讀《黃帝內經》的經歷和養生心得體會與大家分享。

  開篇《素問·上古天真論》講述了上古之人如何保存真元之氣,如何攝生,其文寫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今時之人不然也,以酒為漿,以妄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滿,不時御神,務快其心,逆於生樂,起居無節,故半百而衰也。"短短的幾十個字點明了上古之人的生活習慣講究天人相應,起居有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因而皆年度百歲,現在的生活習慣恰好與之相反,過度勞累,起居無節,飲酒過度,加之繁忙的工作,導致年過半百就開始出現衰老的跡象。通過強烈的對比,意在提醒現在的我們應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注意養生,即在外順應自然,在內起居有節,養成有規律的生活習慣,順應四時,調養身心,鍛煉身體,保精全神,五味和調,按時勞作,勞逸結合。所以在我看來,對當今社會忙碌的我們而言具有很重要的現實意義,它在指引我們應如何養生。

  當今社會是處於經濟政治快速發展和繁榮的時代,但是忙忙碌碌的人們每天都處在高強度、快節奏、高壓力的狀態,熬夜加班和工作,不按時吃飯,休息不規律,違背了自然生活狀態,因而會導致高血壓,心血管疾病高發,更有很多人因工作強度過大而猝死的事件屢屢發生。人是生活在自然之中的個體,天人合一,與天相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人的身體應該保持一個陰陽平衡的狀態,而現在的人們過度勞累,缺乏體育鍛煉,以及有許多不規律的生活習慣,已經開始破壞人們身體的陰陽平衡狀態,因而諸多疾病的發生也不足為奇。一個懂得養生的人應該效法自然界寒暑往來的陰陽變化規律,遵循自然的生活規律。一年四季,每個季節都有其獨特的氣候特點以及與其相對應的生活習慣,春夏秋冬,生長收藏。正如《素問·四氣調神大論》中寫道:"春三月,此謂發陳,夜卧早起,廣步於庭,披髮緩行,以使志生……夏三月,此謂蕃秀,夜卧早起,無厭於日,使志無怒……秋三月,此謂容平,早卧早起,與雞俱興,使志安寧……冬三月,此謂閉藏,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唯有當我們遵循自然的生活規律,才會使我們的體內陰陽處在一個穩定的平衡狀態。

  養生是多角度、多方面的調節機體穩態的過程,不僅僅起居有節,還要注意飲食習慣,平日加強體育鍛煉,升發體內的陽氣。經濟飛速的發展,不僅提高了國家的國際地位,與此同時,也改變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人民的生活質量,因此人們現在的飲食習慣大多都是肥甘厚味之品,走在大街上,中年男士大肚子的很多,痰濕體質很多,糖尿病等富貴病的發病率也年年在增加。《素問·生氣通天論》中指出:"陰之所生,本在五味;陰之五宮,傷在五味。"五味是化生陰精以養五髒的物質基礎,是五臟精氣之源,飲食的偏嗜會破壞人體的陰陽平衡,進而使五髒髮病,五味酸苦甘辛咸,對應肝心脾肺腎五臟,太過與不足,均會使對應的內臟受損。過食酸則肝氣旺盛,肝旺乘脾,脾氣虛弱;過咸則腎氣受損,不能生骨充髓;過食苦則心氣受損,鼓動無力,則心氣喘滿;過食甘則損傷脾氣,致脾氣虛弱。因此謹慎和調五味,才能維持人體陰陽平衡。飲食是一個補充人體能量的過程,有規律的三餐是促進人體成長和發育的保證,因而我們一日三餐應規律飲食。飲食偏淡,使得人體的能量不斷地補充;過度的肥甘厚味之品,會導致人體脾胃運化失司,聚濕成痰,痰阻中焦。中焦乃人體的樞紐,中焦失司,因此會發生一系列的疾病。

  在養生理論中,情志養生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內經》理論認為喜、怒憂、思、悲、恐、驚的七種情緒變化是人的基本精神活動狀態,但突然、長時間、強烈的刺激,超過人體正常的生理範疇,會使人體氣機紊亂,臟腑氣血陰陽失衡,則會導致疾病的發生。如《素問·陰陽應象大論》寫道:"人有五臟化五氣,以生喜怒悲憂恐。故喜怒傷氣,寒暑傷形。暴怒傷陰,暴喜傷陽。厥氣上行,滿脈去行。喜怒不節,寒暑過度,生乃不固。"該篇還指出喜傷心,怒傷肝,憂傷肺,思傷脾,恐傷腎情緒的變化,能夠引起氣機的紊亂,表現為升降失調。故《素問·舉痛論》云:"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驚則氣亂,思則氣結。"同時,還認識到心為五臟六腑之大主。因此,七情雖為各臟腑所主,總統於心,七情中任何情志的失調都可以傷心,心傷則可以導致其他臟腑失調。因此《素問·上古天真論》指出:"恬惔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保持良好的心態,沒有過多的慾望才能調節安定人的性情,使得人們達到長壽的目的。若不能很好的調養精神,違反自然的生活規律,任意放縱,過分激動,則氣血不和,陰陽失調,臟腑功能紊亂,引起諸多的疾病。因而《靈樞·本神》:"故智者之養生也,必順四時而適寒暑,和喜怒而安居處。"

  一個真正養生的人,要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起居有節,萬事皆有度,保持良好的心情,勤於運動,更應該持之以恆,不斷堅持。《黃帝內經》中包含了諸多的養生理念與思維,我只是根據自己的心得體會淺談了養生的智慧,它為我國的中醫藥事業奠定了牢固的基石,我學在其中也受益匪淺。

  (作者系長春中醫藥大學學生)

  讀《黃帝內經》有感(三)

  杏林頡芳

  蔣宇龍

  再現華章

  序:《內經》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醫學著作。也是迄今為止地位最高的中醫理論著作,與其說是一部醫學著作,不如說是一部古典文化的集大成者。因為它是在總結我國秦漢以前的一些醫療經驗的同時,汲取和融合了當時先進的哲學、自然科學、人文科學所取得的成就及帶有明顯傳統古典文化特點的思維方法,使其成為一部以醫學為主體,融入哲學、天文、曆法、氣象、心理等多學科知識的著作。《內經》雖篇目眾多,文字古奧,義理隱晦,相信這是許多初嘗中醫的杏林學子的共同感受,但若精研細讀。也就不難發現,《內經》中的行文論述的字裡行間都滲透着古代科學知識,滲透着古代傳統的樸素哲學思維。

  還原課本尋術業,回歸自然得提升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中說道:"水為陰,火為陽,陽為氣,陰為味。"眾所周知,中醫善於運用取象比類的思維方法,即通過對自然界事物的基本觀察,抓住客觀世界中具體形象的特徵性符號加以概括,依靠象徵,比喻,類比等方法進行思維,將自然界的一些客觀規律引入中醫學說的範疇,化生出許多中醫特有的概念。

  陰陽學說,本就是一對中國古代哲學中的主要學術思想,其源自於古代人類基本的生產實踐中,在人類文明演進的過程中,人們通過在刀耕火種中對自然規律的觀察,逐步明確了陰陽的概念。而從春秋戰國至秦漢時期,陰陽學說逐漸被引入醫學領域,它越來越多地開始表達中醫學方面的含義。

  我們在面對這些晦澀難懂的文字時,由於歷史觀念的時空差異,難免會對中醫的一些譬如"五行學說","氣血津液學說"等理論理解不夠到位。既然它們的形成來源於自然界,如"五行的相生相剋"理論全部來源於自然現象這時我們可以嘗試着放下課本,回歸自然,在自然中尋找還原那些概念和學說本來的面目,把書上抽象的概念形象化,便於我們打破書本的限制,全方位地去理解這些概念的含義,構建中醫的整體思維,為日後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勤求古訓明醫理,博採眾方獲真知

  誠如元代醫家危亦林在《世醫得效方序》中所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器利而後工乃精,醫者舍方書何以為療病之本?"遍數中國古代,大凡在醫學上集大成者,無不是在杏林治學的醫門中上下求索,兢兢業業,如履薄冰一般,小心謹慎,切不可大意疏忽。誠然,醫學是一門高深複雜,非下苦工,潛心研讀,用心體悟方可尋獲其中一些理法方葯。正所謂:"若為醫道,非難莫可名其狀也。"

  反觀今天一些醫學生,在課堂上背了寥寥數方,便妄圖達到一種"登峰造極,爐火純青"的境地,張口閉口蒼生大醫,面對病邪疾患,也不進行四診合參,審證求因,辨證論治,僅僅憑藉主觀的臆斷猜測,便以為抓住了病機的要點,不由分說地擬方開藥,還洋洋洒洒,自以為參透了其中的醫道。殊不知,這是及其可悲的。溫病學家吳瑭在《溫病條辨。序》中寫道:"生民何辜,不死於病而死於醫,是有醫不若無醫也,學醫不精,不若不學也。"表達了對技術不精的庸醫的憎惡。《大醫精誠》里說道:"世有愚者,讀方三年,便謂天下無病可治;及治病三年,乃知天下無方可用。故醫者必須博極醫源,精勤不倦,不得道聽途說,而言醫道已了,深自誤哉!"醫學聖手的至理名言言猶在耳,發人深省!僅僅依靠對方葯的生搬硬套是行不通的。

  遍閱醫籍耕讀經典夯基礎,多臨癥候揣摩總結訓思維

  近代以來,東西方思想文化相互交匯,融合碰撞。特別是自從西方的現代醫學傳入中國以來,祖國傳統醫學便飽受質疑,屢受攻訐,受當時文化思潮的影響,社會上掀起了聲討中醫的浪潮,一段時間內中醫一度被認為是古代封建迷信之流,其發展和傳承受到很大程度上的限制。現在有許多中醫醫生在診治疾病的過程中,對西方的現代診療技術產生了過度的依賴,而忽視了中醫傳統的病因病機的診察。這與中醫歷來強調的辨證論治的過程是背道而馳的。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中所言:"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於本。"這是中醫診病的出發點,也是診病的最高目標。中醫強調的是整體觀,在分析疾病的病因病機時,中醫亦着眼於整體觀,着眼於局部病變所引起的整體病理反應,因為中醫認為人體本來就是一個"以心為主宰,五臟為中心的有機整體。"這種整體觀念既體現在各個臟腑器官之間,氣血津液之間,人體各個部位的生理機能之間,也體現在人和自然環境的關係之間,人在適應外界外環境的變化過程中也在維持自身功能的穩定。

  在學習中醫的過程中,不能忽視對古代醫學典籍的閱讀,《內經》就是其中的代表,因為經典中一方面包含了較為完整的理論體系,有助於在通過課本的剖析對中醫理論有了一定的概念之後,再重新從全新的角度理解它們的含義,來逐步培養中醫看待問題,診察疾病的思維,不至於因為對一些理論理解的不到位,一開始對某些問題的思維方式就存在誤區,這一點至關重要。這種在臟腑解剖體系,氣血津液相互化生的病理生理都無一例外強調整體觀念的思維和現代醫學是完全不同的,所以那些一味迷信西醫診療技術,忽視中醫診療思維,臨床技能診斷的人是難以維繫的,其診療治病的效果也是可想而知的。在臨床上審證求因的過程中,需要結合經典對病機進行揣摩和思考,這樣診斷病候的水平才能得到提高。

  有人說學中醫,那些晦澀的文言文是一塊很大的心病。誠然,學中醫不能把它看作是孤立的一部分,中醫原本就是中國古典文化的一部分,如果沒有對傳統文化常識一定量的積累,有些中醫相關涉及的文化現象自然是覺得難以理解,醫學是個綜合性學科,尤其是中醫學,它既源自於中國古代哲學文化,也包含古代自然科學技術,應當在學習中醫的同時,應該加強傳統文化的積累,它能夠加強我們對中醫理論的理解,磨練我們的品行,對我們行醫大有裨益,因為合格的中醫不僅僅是醫術的高超,更是擁有高尚的情操的人。

  我們這一代人無疑是幸運的,國家的政策對中醫是大力支持的,特別是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以來,把"健康中國"作為一個發展戰略提到一個更加高的地位,習近平主席"中國夢"偉大構想的提出為中醫藥指引了發展的方向,中醫藥這一幾千年來為民族的繁衍生息做出巨大貢獻的民族瑰寶,也必定在新的歷史階段為世界醫學的發展和人類的健康事業作出自己的貢獻。這必定是中醫藥事業發展的春天,相信在黨和政府的大力支持和親切關懷下,中醫藥必將得到更好的發展和傳承。

  但是機遇就意味着挑戰,我們肩負着傳承杏林之道,弘揚和傳播大醫精神的重任,廣大中醫學子更應當堅定信心,秉持一往無前的信念,無論杏林道路上有多麽巨大的艱險和磨難,都不應當退縮不前。如果說"勤求古訓,博採眾方""飽覽群書,遍閱經典"是我們的左右利刃,在荊棘叢生的道路獨闢蹊徑,指引我們到達真知的彼岸,那麼,"中國夢和中醫夢"則是我們手中的火炬,它必將會在杏林大道上為我們指引前進的方向。

  揚帆起航

  既然選擇了遠方,必當日夜兼程。我們的路就在我們自己的腳下,中醫經典將會見證我們的足跡,歷代名家為我們做出了榜樣,我們必將再創中醫藥之輝煌。讓我們攜起手來,精誠團結,發奮苦讀,為了中醫藥事業有更光明的未來而努力奮鬥!

  (作者學校:陝西中醫藥大學)

您正在瀏覽: 讀黃帝內經有感
網友評論
讀黃帝內經有感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