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頓莊園觀后感
手機:M版 分類:觀后感 編輯:pp958
唐頓莊園觀后感 標籤:春晚觀后感
就拿電視里最經常播放的清宮劇來說,皇帝身邊的大內總管,也是權高位重之人,他們對主子應該說從官方的角度看也是忠誠的。大內總管作為皇帝親近的人,在很多人眼裡是相當有地位的,伴隨着來的權力和影響力,給了別人趨炎附勢和巴結的機會,於是他們也可以拉幫結派,明爭暗鬥,徇私舞弊。原本是服務於主人,但是"人不為己,天誅地滅",他們之為己是為謀一己私利也,中飽私囊。如果處在某個特定的位置上,和權力中心如此接近而不貪不枉,有可能被視為痴傻。他們的處事原則是,攀附與寄生。
經歷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世界以越來越快的速度淘汰不能與時俱進之人事物。伯爵作為舊時代的代言人雖有古板固執,不過被時代逼迫着也不得不適當的做些調整。特別是當 Matthew 死後,重振唐頓的重擔似乎壓在 Mary 身上。他當然得花時間悼念亡夫,可已死之人終不能復生,活着的人,生活必需繼續。她出門視察莊園,發現自家養的小豬嚴重缺水,於是毫不猶豫提起水桶打水補給,一直忙到筋疲力盡,全然不知。連和她一起打水的 xx 也覺得不可思議而對她刮目相看。人們認為 Mary 就是一大小姐,可她知道自己想要什麼,起初是愛情,後來是孩子,再後來是唐頓。不過她比較幸運,總能順應環境的變化而利於不敗之地。
If in China, 故事的版本可能是這樣的——
當時代變化,一個古老的家族的長輩因冥頑不化,固步自封而跟不上時代的步伐。家族裡的年輕人可能被時代的浪潮沖昏了頭腦,也可能在曾經的溫柔鄉里仍做着美夢,尚未清醒,躺在寢塌上吸着鴉片大麻,吞雲吐霧,或自我麻痹,或最後在內憂外患中,含恨眼睜睜的看着祖輩留下的家業付之東流。
篇三:《唐頓莊園》觀后感
《唐頓莊園》四季看完了。片頭音樂久久在腦中迴響,應該寫點什麼吧!
確實是好片子,值得看。看完二季后,心裡已經打分 80 以上了。主要得分項:製作精細、演員到位、人物事件迴旋線條算清晰。 20 世紀初的英國上流社會的傳統,不經意間展露,算是對英國貴族傳統生活的一次立體大展覽,有很多習俗的信息,待以後慢慢研究。劇本,劇本,是個大問題,呵呵,也算通過了, 78 分吧。對電視劇,你還能要求更多嗎?總體上講,二季最為完整,四季最為零散,而且有牽強之處,不似前幾季那麼水到渠成。也許是因為大家看前三季,腦子裡都是循着馬修和瑪麗的情感之線,所以整體算完整;四季馬修突然死翹,一下子會有種找不到主線的感覺。但細細回想,這部片其實從一開始,就是全角色主題,每個人,每個角色,都有延續性的敘事和交代,而且發展的角色眾多,主人家至少 7 、 8 人,僕人群也有至少 6 、 7 個,這點非常難得,在每季的 9 集中都有展現,不得不佩服編劇的水平高啊!減分項也有幾處,包括三小姐的完美,貌似過於簡單;四季中安娜莫名的失去智商,讓人無語;奧布萊恩小姐的突然離去,少了很多對立的線索,使得就剩托馬斯一個孤家寡人了,而且四季結束時,僕人團體好像要給大家一個歡樂大結局似的。對三女婿湯姆布蘭森在這個家庭中的糾結,粉白粉黑的,搞不清狀況,也許編劇自己也糾結呢吧!而且,四季結束時,已安娜為代表的主人階層在經歷現實衝擊和應對之後,似乎也要往回歸之路上去了。而貌似後續打破守舊的,將是一直倒霉催的二小姐。哈哈,但願都是編劇為下一季做的鋪墊。
人物刻畫,是對此劇最為滿意的一點。沒有絕對的好人,也沒有絕對的壞人,每個人,都僅僅是一個"人".這一點,是劇中從始至終一直遵從。你不會特別喜歡誰,也不會特別討厭誰,因為每個人,都給你一個立體的呈現,矛盾的主題。比如,老伯爵夫人和馬修媽媽,這一對一直打口角仗的老太太,你的情緒會在每一次兩人見面時,不斷轉換。一會兒,覺得老婦人簡直是個老古董,一會兒,又覺得馬修媽媽咋那麼沒完沒了呢?還有二小姐,嫉妒起來真夠可惡,可專情起來,也真夠可憐!還有那個一直迷迷糊糊的小廚娘黛西,一直讓人恨鐵不成鋼的趕腳,確也在迷糊糾結中不斷的成長,終於開始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了。還有男僕莫斯利,也是類似的留筆,類似的人物在劇中太多了,每一個小人物,也是不容忽視的整體敘述。這一點,確實是我看類似劇集的頭一遭,一般劇集,總是會把筆調集中在主要的 3 、 5 個人無上。這麼多人物關係的構設,全然有序,不失變化,再一次佩服編劇的把控能力。感覺應該是一個編劇組,要不然,這麼多人物同時寫,太凌亂了!
(高大上一點,說說我理解的該劇的核心價值觀!嘿嘿!)這部劇之所以吸引人且好看,更主要的原因,應該是它完全英國式的生活場景,英國式的家庭生活(貴族和平民),潛在的體現的是傳統英國式的價值觀。一部劇,有一個明確的價值指向,應該是它勝過劇本、演員、場景之外的最主要的看點。不同於以往很多的劇集出現的價值觀模糊或簡單大而化之的問題,唐頓在娓娓敘事中,傳達了諸多它想要表達的東西。家庭的價值、婚姻的價值、貴族的傳統精神、面對現實的堅持與改變、地主與農戶間的忠誠、主僕間的忠誠、僕人對工作的盡責、同樣還有主人對僕人的關照及責任,這許多不能完全劃為傳統價值,也不能簡單的說就是因為愛,更多我看到的是"責任"二字。也許,只有責任,才能讓我們成長;只有責任,才能讓我們面對困難和軟弱時,更加勇敢。而且劇中強烈表達出,是對這種價值觀的堅持。反觀我國電視劇,不是主旋律,就是婆媳戰,對人性對價值體現的模糊不清,是最大問題。
演員是一部劇的另一個靈魂所在。這部劇在演員上確實是選得不錯。尤其是馬修這個角色,我相信一定原本沒想這麼突出的,結果,被個人魅力和角色魅力相切合的演員給演繹的恰到好處,連馬修本身的性格缺陷都讓人可以直接忽略掉,變成了萬人迷。其實,從這部劇本身來說,我更喜歡瑪麗這個角色,演員也演的相當到位,英倫貴族的冷氣質結合內心維護家族利益的強大動力,那個氣場確實是無人能忽略的。不過,我最喜歡的,是 Cola 伯爵夫人,三女兒去世時,演員演的無以比擬,一聲聲的呼喚,讓一個平素優雅嫻靜的貴婦,愛女彌留之際的痛心疾首和失去女兒后的悲憤,演得太感人了。老奶奶就不用說了,話語的轉換,語氣的高傲,搭配表情的隨時變化,太有的看了 ! 我覺得幾乎可以把所有老太太的橋段挑出來再看一遍過過癮。男僕托馬斯也一直是看點,不過到四季時,好像弱化了,全體人員往高大上去了。希望後續,能有更好的戲份。
其實,這部劇中,可以值得細細回味的地方不少。比如英國式幽默,在兩個男女管家身上體現得最多了,還有在小姐太太們的日常生活中,和客人朋友間的對話里也帶有很多幽默成分。我理解的英式幽默,很多帶有英國自己的文化和歷史線索,有時不是很好理解。英式幽默和英國人相對刻板的生活相對照來看,很有意思,總是讓人會心一下,不禁想低頭莞爾一笑,但又要忍住,不能失了風度,才是最好玩的吧!還有,傳統貴族生活的種種規矩細節,完全可以單開貼細說。莊園打獵,可是到了蘇格蘭高地,又只能叫"追蹤".還有,打獵出發前,僕人拿出類似香煙的東西,讓每個老爺吸上一下,不會是大麻吧?也不知道是什麼講究。至於女士的各種更衣,先生的黑領結、白領結等等問題,就更是搞不明白了。講究真是不少啊!這也是刻意對外輸出的英倫文化的一部分吧!呵呵。
篇四:《唐頓莊園》觀后感
周末兩天,把唐頓莊園追完了。這是個悲傷的故事。
一直都是比較遲鈍的人,看劇更如此。都是到大家都看完了,沒有了每周等劇的焦躁,才慢慢看,一氣兒看完。說不出的舒心,這和工作拖到最後一刻才做有異曲同工之妙。
貌似去年的時候就聽到這部劇的鼎鼎大名,不過我當時可沒什麼時間可看。最近這幾天比較悠閑,於是找出來看了。一看就有點迷上,恩,很合我的胃口。美麗的英國鄉村景色,華麗漂亮的貴族服飾,還有我喜歡的英英。其實說是要寫劇評,心裡似乎也有很多要說得話,但是無奈文筆不行,寫不出啥大道理,只能隨便說說了。
從我最喜歡的老太太開始吧。幾乎所有的這部劇里搞笑的地方都是老太太帶來的。她的毒舌,每次一針見血地說到關鍵處,和馬修媽媽的鬥智斗勇,都看得很歡樂。她有貴族的驕傲,也有貴族的自覺和寬容。看到她最後把最佳花卉的獎項頒給莫斯利老爹,那樣的小表情;看到她把克勞利夫人支去做慈善,為柯拉爭取回莊園的管理權;看到她告訴馬修,瑪麗還愛着他;看到她每次預言都成真……我對這個小老太太真的很佩服。最後,馬修死的時候,她說了一句"好運是不會長久的。"某種程度上,擊中了心中一處柔軟,感受到命運弄人的森然。
瑪麗剛出場的時候,我是不怎麼喜歡她的。感覺她高傲又輕浮。平時毒舌欺負妹妹就算了,還與那個土耳其外交官不清不楚,傷害馬修的心。可是看到後來,我漸漸改觀了。她的高傲和倔強都是表面的保護自己。就想殼一樣。也許最了解她的也就是卡森和老太太了吧。我記得有幕劇卡森說瑪麗需要人保護,休斯太太說,我以為大小姐這樣的永遠不需要別人的幫助。大概就是如此。是啊,從小的教養,讓她什麼都表現出平靜和堅強,即便心中如何痛苦,就像看見馬修和那個金髮未婚妻在一起,還要笑着說祝福一樣。她也很矛盾。就如同對父親說的那樣:我知道我不應該如此倔強,但我確實如此。一句話道盡心酸無奈,而又倔強如斯。其實我覺得她才是真正追求愛情的,雖然有人說她勢力。但是當馬修是繼承人時候,她厭惡他,並不因為她是繼承人而討好他,與他結婚。後來才慢慢愛上。圍繞在她周圍那麼多蜂蝶,有那麼多有錢或有勢的,但她也不因為如此而愛他們。也許這也是這個角色的矛盾所在。一方面,擔負著唐頓的未來,一方面,又要為自己而活。第三季後面,馬修死了,不知道下一季,我們的大小姐,以何種方式開始新的生活?我很期待。
茜伯爾是很多人眼中的天使。多麼好的一個文藝女青年啊。她那麼美麗,厭倦了貴族枯燥無味,一天要換三套衣服的繁瑣,努力去追尋心中所想。與自己愛得司機亡命天涯也不後悔。最後也許老天也喜歡她,早早地把她召回去了,為所有活着的人留下懷念和悲傷。也許在我二十五歲之前,我是很喜歡她的。喜歡她那天不怕地不怕的勇氣,喜歡她那一往無前,永不回頭的精神。可是現在,也許是我老了,我對她並沒有很大的喜歡。那個司機根本配不上她。那個司機那麼自私,只是活在他那社會主義,愛爾蘭獨立的夢裡。按現在的說法,整個一憤青。批判一切,卻並不能改變一切。我記得有個上校來唐頓莊園看望那些受傷的人們,他去送菜。我以為他要暗殺上校,結果打開一看,卻是糞汁···口口聲聲說可以付出生命,卻還是只是想嚇唬一下而已;還有把茜伯爾獨自留下,面對危險,自己卻狼狽逃走;把茜伯爾當成自己的財產,不尊重她的家人。每次一聽到他和茜伯爾說你應該怎樣的時候,我就想進去扇他耳光子。我們的天使卻被蒙蔽了,也許就這樣死去也好,那樣她就不會感受到以後貧賤無依的糟糕,思念家人的痛苦。我們的天使,她總活在天上的。
到現在,我寫得都是女人。是的,我更喜歡這劇里的女人,她們比男人更懂得改變,更能適應時代的變更。如伯爵,他是舊時貴族的代表,寬容但是守舊,發脾氣也是隱忍的,守着規矩。不願意更改任何以前的生活方式,戰爭結束了也是如此。當然最後在馬修的堅持和家裡不斷的變故,他慢慢也有些變化了。他當然是個好丈夫好父親,愛着自己的妻子女兒,適當的時候,也能夠保護她們。就像瑪麗後來被報業家威脅,他能夠擁抱自己的女兒,說永遠站到她一邊,即使名譽受損。他的兩次落淚,都是為了家人。為妻子流產哭泣,為茜伯爾之死哭泣。我看到的是體貼的丈夫和慈愛的父親。如卡森,更是舊時管家的代表,嚴守着規矩禮儀,一絲不能出錯。就連擺放餐具也要拿尺子衡量,銀器上絲毫的刮痕都逃不過他的眼鏡。他忠誠,為了伯爵一家畢生奉獻,更把瑪麗當做自己的孫女一樣疼愛,什麼都為了莊園考慮。但另一方面,他又無情,只要觸犯到了莊園的利益,必是不留情面。
這些都是我喜歡這部劇的原因,每個人都那麼真實,有優點也有缺點,有血有肉。瑪麗的輕浮與忠貞並存,黛西善良而又沒有主見,伊迪斯自卑但卻有才華,克勞利夫人大善卻又控制欲,托馬斯和奧布瑞恩人品不好但心中也有柔情,馬修有愛卻不夠有勇氣···只有安娜和貝茨,也許是裡面徹徹底底我們能定位的好人,但是我並不覺得他們有多麼出彩,在這部劇里可以,也可以在其他任何一部劇。所以我並不對他們很感冒。只有安娜一句話讓我很感觸,她說:"我再也不會像愛他一樣愛別人了。"瑪麗說,是啊,也許會找個人平平淡淡,相親相愛過一生,但是就是不會如從前那樣愛了。這句話,我也說過吧?
這部劇里,主角不是完美的帶着光環,配角也不是打醬油的。每個人的演技也很好,一個動作一個眼神,滿滿都是戲。其實這部劇也沒什麼主角,廚房中的人未必就比小姐太太的鏡頭少,它的主角不過就是莊園本身。它歷經風雨,看着在這裡面,這周圍發生的一切一切。
本來還想把每個人都攤開了寫,但是實在很懶,所以就寫到這兒吧,期待第四季還能給我驚喜。
相關範文
- ·唐頓莊園經典台詞
- ·雨花台烈士陵園觀后感
- ·綠色大地生態園觀后感
- ·紀錄片圓明園觀后感
- ·清明上河園觀后感
- ·圓明園觀后感
- ·烈士陵園觀后感
- ·楊子榮烈士陵園觀后感
- ·搖滾校園觀后感
- ·華北烈士陵園觀后感
- ·圓明園觀后感2000字
- ·參觀烈士陵園觀后感
- ·花卉大觀園觀后感
- ·紀錄片幼兒園觀后感3篇
- ·紀錄片幼兒園觀后感
- ·電影火燒圓明園觀后感
- ·圓明園觀后感500字
- ·火燒圓明園觀后感
- ·烈士陵園觀后感300字
- ·圓明園觀后感600字
- ·紀錄片家園觀后感
- ·火燒圓明園觀后感500字
- ·火燒圓明園觀后感400字
- ·圓明園觀后感1000字
- ·火燒圓明園觀后感550字
- ·電影圓明園觀后感
- ·植物園觀后感
- ·七彩蝶園觀后感
- ·火燒圓明園觀后感450字
- ·《動物莊園》讀後感
- ·動物莊園英文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