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觀后感 > 大國崛起之日本觀后感

大國崛起之日本觀后感

手機:M版  分類:觀后感  編輯:pp958

大國崛起之日本觀后感 標籤:大國崛起 春晚觀后感 大國重器

  大國崛起之日本觀后感

  上周我看了央視的視頻——大國崛起之日本。看完此視頻以後我有了不少收穫,也得到了自己一直不明白的問題——日本,一個只有彈丸之地、曾經蒙昧落後的小國,為何可以將幅員遼闊、物產豐富、的中國欺壓半個世紀之久呢,的答案。

  因為每個日本人身上都有體現屬於他們本民族的東西,那就是日本這個民族的“靈魂”—民族精神。首先,日本是一個很善於學習的民族。歷史上,日本曾為中華文明所折服,從我們中國的唐朝開始,日本就開始到中國來學習,吸收了中國的大量文化成果。而在150前,那時的日本和中國一樣,已經度過了兩百多年閉關鎖國的時光。但當美國人的黑船壓境時,日本很快就意識到閉關鎖國只能導致國家日益衰落,只有敞開國門,才能吸收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才能走上強國之路,所以日本人幾乎是以歡迎的態度接受了美國將軍佩理的要求。甚至在佩里即將離開日本的時候,兩個日本青年偷偷地爬上了他們的船,因為他們想看看美國究竟為什麼強大。佩理在其日記中也這樣寫道:“這兩個日本人的求學精神令我感動,如果日本人都像他們一樣,日本一定會變得和美國一樣強大。對,日本從來就是一個善於學習的民族。而此時的大清皇朝,正沉睡在上朝天國的美夢裡,自以為地大物博,物產豐盈,奉行着“一口通商”政策,實行閉關鎖國的政策。在這個政策之下,當時中國的經濟,文化都與世隔絕和盲目排外,使得中國更加強調了“重家抑商”的政策,也導致了中國同西方科學技術差距的加大,也使中國一步步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其次是,日本人懂得改革和創新。1871年,日本政府派出了100餘人的考察團,赴歐美進行了歷時22個月的考察訪問,對西方各國的政治制度、司法機構、教育體系等進行了詳盡的調查研究。西方取“經”后,日本開始了深層次、全方位的自我革新,很快走上了發達的資本主義道路。大久保利通、伊藤博文就是那場百年維新中的領軍人物。但幾乎所有的改革都會受到很大的壓力和遇到很大的困難,主導日本維新運動的1號人物,自稱為“東洋俾斯麥”的大久保利通,在維新運動與保守派鬥爭中被刺殺身亡。但其追隨者伊藤博文順應大勢,起草日本第一步憲法。因為他知道簡單的拿來主義是不能推動日本社會的變革。還有一位極具傳奇色彩的企業家生涯的就是澀澤榮,他辭去大藏少輔后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組織創辦了日本第一家股份制公司銀行。從當今的日本生活方式可以看出,他們已將東方和西方文化融為一體,善於兼收並蓄,勇於變革創新,虛心吸收和借鑒人類社會創造的一切文明成果,為日本的發展提供了不竭的動力,使日本最終確立了世界經濟大國的地位。

  還有就是日本人不忘本。在與西方文化融合的時候,日本人沒有拋棄優良的文化傳統。記錄片中有一段說到,日本人在模仿西方的政治和經濟模式時,也時時不忘自己的文化傳統,宏揚民族精神:“西服流行的時候,和服被當作最華麗的禮服,酒吧多起來的時候,茶室依然是人們的精神凈地,西洋歌劇開始唱響,能劇和歌舞伎在走向極致,當油畫開始絢麗奪目時,日本的浮世繪也成為世界繪畫的一大流派。”日本在打開國門以後,曾經一度毫無例外地照搬西方的模式,但當他們意識到民族文化不能丟棄的時候,他們就把他們的優良傳統文化載入憲法,讓它保存下來,成為國民的精神的享受品。正如中國日本史學會會長湯重南先生所說的那樣:日本文化像洋蔥頭文化,這種形象,可以讓我們非常清楚地看到日本文化的一種狀況,它像洋蔥頭一樣,剝開一片,剝開一片,最後想要找日本文化的核,沒有,因為什麼,因為它每一片裡頭都含有外來文化影響和它日本文化非常重要成分的一種結合、融合。相比之下,我們中國,對自己的文化遺產則是不予重視,任由別人掠奪也不動於衷,而且還有崇洋媚外的思想。中國上下五千年,有着悠久的文化淵源!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們要吸收日本發展模式中的帶給我們的深刻啟示。“以史為鏡,可知興替矣”,這是一千三百多年前,李世民和魏徵一段對話中的摘錄。先人早已告知我們,要學會從歷史中去吸取教訓,避免走錯路、彎路。帶着五千年積澱下來的智慧,經歷了改革開放的中國人已經學會了突破各種困擾,只求發展“發展”之本身,拋棄了不必要的意識形態束縛,中國的大國之路必將穩步向前!

您正在瀏覽: 大國崛起之日本觀后感
網友評論
大國崛起之日本觀后感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