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觀后感 > 地球上的星星影評

地球上的星星影評

手機:M版  分類:觀后感  編輯:pp958

  我記得女兒上初三時候,不知道從哪兒買來一些男明星的畫像,然後拿臍帶貼滿她房間的兩面牆。這讓我和老公非常不滿,一個女孩子,怎麼能只掛男明顯的畫像?並且那些色彩還都是黑灰色調的,反正當時我看到的時候,感覺非常不舒服。可是,女兒卻對這些明星特別喜愛,並且我知道她最喜歡的就是羅志祥。

  我後來才明白,那就是當時女兒的一個特別的世界。好處是,我那時已經在學習一些心理學,沒有過多地批評女兒,雖然不滿,還是像很多朋友們說的壓抑住了自己。因此也不算給女兒造成很大的傷害。但我們對於那些畫像的態度卻也引起了女兒很大的不快。

  大家想一想,我們看到的為什麼總是會和孩子不一樣?為什麼我們總覺得孩子們擁有的世界總是讓我們感覺不舒服?

  原因就是我們總是在以我們成人的價值觀、處世觀、人生觀等去衡量我們的孩子,我們卻忘記了孩子們的世界只屬於他們,每個階段他們自己創設的世界正是他們成長的空間和力量。

  很明顯地,孩子們的世界也是在不斷地變化地,到女兒上高二的時候,她已經主動把牆上的畫像摘下來了,我問她原因,她說:“感覺有點壓抑了,不喜歡了。”然後,再在女兒牆上出現的便是一些可愛的形像,一些色彩顯明的東西。特別是女兒上了高三后,突發奇想地在牆上開始倒計時,我到現在還保留着那時的原樣。現在截圖給大家看看哈。

  影片中有幾句歌詞我覺得很感興趣:“有一點甜,有一點酸,有一點近,不算太遠,我想要的,我想要的,是……自由。觸手可及,但又轉瞬即逝,如那海市蜃樓。夢的外套,暖如毛衣。雲之彼端,我的世界。”

  從這兒我們得出一個什麼經驗和教訓呢?

  要學會尊重孩子的世界,接納孩子的世界與你想的不一樣,讓孩子在自己的世界中去摸索、去成長。尊重孩子每個階段的興趣和愛好,尊重孩子們大了以後有自己的隱私,更要尊重孩子有着跟我們不同的愛好和對世界、對人生的看法。只有這樣,孩子才會開心,也才會成長為他們最好的樣子。

  第三個分享:不給孩子貼標籤,不要傷害孩子的自尊心。

  影片中還有這樣一個鏡頭:小伊桑的一些夥伴們在玩球,球踢出了很遠,他們命令伊桑去撿,伊桑很高興、很痛快地把球撿了回來。但是卻由於扔過了頭而把球扔到了別處。這讓夥伴們非常惱怒,都一起大聲地指責伊桑,剛開始,伊桑像做錯了事一樣的表現出了愧疚、害怕的表情,很容易地接納了別人的指責。那些夥伴的態度非常惡劣,大聲地責罵伊桑:“你腦癱了?!看什麼看,快去把球撿回來。”小伊桑當時的態度真的很像大家說的“受氣包”,直到一個夥伴開始邊罵邊推搡他,才激起了小伊桑的怒氣,與這個小夥伴打了起來。最後,因為他身體的弱小,吃了很大的虧,但他也同時咬了那個夥伴。

  大家現在能回想起當時的情境吧?大家想一想,小伊桑為什麼當時表現出一幅逆來順受的狀態?

  大家可以梳理一下影片中的一些鏡頭:老師在班上宣讀每個人的分數,小伊桑以2分的成績會是什麼樣的感受?小夥伴們不讓他加入玩的行列,他只是和兩隻狗在一起玩耍,並且還會被孩子們要來喝去;媽媽和爸爸拿他跟哥哥不時地做着比較;檢查的老師把小伊桑和另外的幾個同學罰站在校門口,讓所以上學的孩子們都看到他們“不聽話”的樣子;老師因小伊桑不能讀出課文而把他趕出教室;家長和老師的見面會,成了老師向父母告狀的控訴會;老師要求他轉學,原因是他智商太低;在新的學校被老師和同學打擊,原因是他太笨。

  大家從這兒可以看出小伊桑為什麼會逆來順受了吧?他在別人不斷地告訴他“你不行!你笨蛋!你不好!你不可愛!”等時,他慢慢地接納了別人的看法,在內心也認為自己就是別人看到的這個樣子,雖然有時還會疑惑,但最終還是接納了。所以,當別人再說他、訓他笑他的時候,他甚至會覺得有些麻木了。

  從這兒,我們可以得出什麼樣的教訓?

  不要輕易地給孩子貼標籤,不要輕易地給孩子負面的評價,當孩子一次次經歷失敗后,一次次被別人告知他是不行的時,他就會真的向這方面發展,他真的成為一個什麼都不是的孩子了。

  這需要我們去注意自己的言行,自己的心態,不要過早、過多地給孩子貼上不愛學習、不知道感恩、太懶、太沒禮貌等標籤,不然,你的孩子真的會向這方面如你的心愿了。你要在內心真正覺得你的孩子非常優秀、非常努力的孩子,是一個別人不能比的最獨特、最棒的孩子,這樣,你才會真正地接納你的孩子暫時的脫離常規、暫時的不合你的心意、暫時的顧及不了你的感受和你的世界,只有這樣,孩子才能慢慢靠近你的期望、靠近你的心意。

  在這兒,不但是指明顯的標籤,比如直接告訴孩子你是個什麼樣的孩子,還指你內心給孩子的標籤,比如你內心認定孩子是個不聽話、不上進的孩子,即使你不說出來,這只是個隱形的標籤,但孩子是能感受到的,他會通過你的一言一行、你的一個表情、一個眼神能體察到你對他的評價和認定。

  “與其承認我不行,不如說是我不想。”這是影片中尼庫巴老師的一句話,這也正是讓我們看到了有些孩子為什麼表現的不去學習、不去努力的原因。每個孩子都不願意被父母和老師貼上“笨蛋”、“不行”的標籤,所以,他們會怎麼做?他們會用不去做告訴你們“不是我不行,而是我不想學。不是我笨成績才不好,而是我沒有努力才不好。”

  大家明白這個道理了嗎?能理解孩子有些行為為什麼讓我們那麼惱怒而他們又無動於衷了嗎?明白為什麼說這是孩子的一種本能的自我保護了嗎?

  這時候我們應該做的是什麼?是給孩子自信,讓孩子放心,即使你成績不好,我們依然愛你,即使你成績不好,我們依然喜歡你。給了孩子這種自信后,孩子才會踏實地去做他自己的事情。

  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這一點,因為你的標籤會成為一種負面的感召力量,讓孩子向著你認定的方向發展。

  第四個分享:負能量是不斷地累積的,並且會在某一時刻暴發。

  大家來看幾個鏡頭:小伊桑在受到小夥伴一再的攻擊后,突然地暴發了,暴發的讓他的小夥伴們也有點愕然。他用盡全力去跟那個孩子廝打,並咬傷了那個孩子;在樓道里,他余怒未消地把花盆踢倒;在樓頂上,他還在不斷地運氣,並攥緊了他的兩個小拳頭,眼淚不斷地流下來。當他回到家時,跟他打架的孩子正跟着氣急敗壞的母親在訴說著他的種種“惡行”,爸爸忍不住伸手打了他,並且不斷地數落着他在學校惹事,在家也不安分。而這時,小伊桑沒有像其他孩子一樣委曲地為自己辯解,而是笑了起來。14

  大家覺得這是為什麼?為什麼剛才那個像頭暴怒的小獅子一樣的孩子還能在這一刻笑出來?

  大家是不是覺得小伊桑這幾個鏡頭表現的反差很大?先是很溫順地給不領他一起玩的小夥伴們拾球,小夥伴指責他也只是低着頭聽着;后是跟小夥伴暴發嚴重衝突,打了起來,並把樓道內的花盆踢倒;再後來面對爸爸的指責噗嗤一聲笑出來。

  小伊桑只所以發生那種暴怒,其實並不只是對那個攻擊他的小夥伴的憤怒,這只是個導火索,這時候暴發的還連帶他內心積聚已久的憤怒和怨氣,大家從他已經上了樓梯又折回來把花盆踢倒就可看出來,他內心的憤怒還沒有完全發泄完。這一切做完之後,他看到一隻斷線的風箏,便開始平靜下來,等看到爸爸再指責他的時候,他內心的憤怒已經發泄完了,所以,他能那麼開心地笑出來。我的感覺是,他從來沒有機會,也不感這樣的發泄過,這次的發泄,讓小伊桑內心那個充滿負面能量的氣球一下輕鬆起來。

  從這兒,我們可以得到一個什麼樣的教訓?

  不要讓孩子內心積聚太多的負面能量,這就需要我們學會如何疏導孩子的情緒,不讓孩子的負面情緒積聚在心裡。而這樣的疏導需要我們自己有一種強大的內心力量,這就需要我們的自我成長,然後,我們也要學會疏導孩子情緒的技巧。只有這樣,我們的孩子內心才會是純凈的、輕鬆的。

  第五個分享:尊重孩子是個獨立的個體,接納孩子的獨特性。

  小伊桑總是把字拼錯,卻可以拿來油彩做一幅非常漂亮的畫,從他對色彩的喜愛,看到他的興趣及敏感點在哪兒,也可以看出他的短板在哪兒。考試的時候,小伊桑用自己豐富的想像力去算題,讓你覺得又可笑又可愛。

  到了新學校后,小伊桑還是不被老師看好,語文老師羞辱他,美術老師責罰他,體育老師讓他罰站出列,英文老師責罵他,數學課也讓他變得瘋狂,老師和同學都嘲笑他,讓他更感到孤獨和無助。好像有成群結隊的可怕的蜘蛛在侵擾着他,後來,這一切好像變為毒蛇,要吃掉他,讓小伊桑怕極了。當大家看到憤怒的小伊桑在操場上一圈一圈地奔跑的場面時,有沒有感覺到一種心痛?看到這兒,大家有沒有覺得,小伊桑在學習方面是不已經無藥可救了?

  這樣的幾個回合下來,那幾句歌詞唱出了小伊桑的心聲:“我已無痛,我麻木了。七情六慾全褪去,我一無所有。”有一句話說的好“哀莫大於心死”,一個小小的孩子到了這樣的地步,大家可以想一想,學習還有那麼重要嗎?真的是學習成績能代表一切嗎?小伊桑真的是一無是處嗎?

  “上帝給你關上一扇門的同時,會給你開一扇窗。”我非常喜歡這句話,也真的相信這句話。在這時候,好在有一個老師發現了小伊桑,接納了小伊桑,也理解了小伊桑,發現了小伊桑的獨到之處。

  大家看幾組鏡頭:當老師看到小伊桑面前一直是一張白紙的時候,他沒有批評他,只是輕聲地告訴他:“沒關係,慢慢畫。”當他看到小伊桑一直低頭髮呆時,他也只是關心地問:“怎麼了孩子?不喜歡畫畫?”老師的眼裡沒有責備,只有一種深深地關愛和擔心。

  當學校的其他老師把這些孩子們看成不聽話的跳蚤時,老師卻說了一句:“沒什麼,在美術課上不表達情緒還有什麼意思?”也許這位老師已經把小伊桑空白的畫紙也當成了一幅畫來解讀。

  當尼庫巴老師通過瑞傑了解到小伊桑讀寫方面的困難時,他到辦公室翻出了小伊桑以往的作業本,他沒有惱怒孩子的不會學習,而是想去了解孩子為什麼不會學習。他想發現小伊桑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孩子。

  從這兒我們是不是得到一點啟示?智慧的老師和家長不是去發現孩子的問題,而是去了解問題背後的原因所在。不是去用自己看到的、聽到的去評價一個孩子,而是去思考和尋找孩子真實的樣子。

  這個從老師的幾句話和表現中就可以看到:當他跟那些有殘疾的孩子一起玩的時候,他的眼裡看不到一絲的看不起和嫌棄,而是充滿了對他們每個人的愛。在跟佳蓓訴說小伊桑的情況時,他的眼中充滿了心疼的淚水,他說:“他很危險,一言不發,經常沮喪和恐懼,他的眼神充滿了求救,我害怕他會一直低落下去。”

  從這兒,大家是否能看到一顆善良而充滿愛的心在為孩子跳動,在用心去感受對方的心靈之需?這是我們這些父母應該做的事,我們應該做的就是去發現孩子的獨特之處,並使之發揮到極致。然而,我們總是拿一把心中“好孩子”的尺子丈量着孩子,或者用社會上統一的“好孩子”的標準來衡量着我們的孩子,一旦不符合這個標準,我們便內心充滿憤怒和怨氣,一個“壞孩子”的形象也明顯地擺在了我們面前。

  後來,這個老師打開了小伊桑的心門,小伊桑也在繪畫方面表露出他天才的一面,特長的一面。這一刻也就是小伊桑一點點找回自信、找回愛的契機,但是,生活中又有多少這樣的老師呢?我們的孩子又哪有這樣的幸運?

  這怎麼辦?這就要求我們這些父母擔當此任,去發現你的孩子、理解你的孩子、接納你的孩子。當用心去做這些的時候,孩子會給你很多意想不到的驚喜。

  所以,我們要學會接納,生活中有像伊桑的哥哥這樣認真努力地學習的孩子,也有像小伊桑這樣不愛學習但有着其它特長的孩子。咱們需要認清自己孩子的特點,分析孩子的特長和短板,用正確的方法讓孩子的長處更長,用愛去接納孩子的短板之處。只有這樣,我們的孩子才會健康在成長,成為他最好的樣子。

  第六個分享:給孩子一個安全的內心世界。

  大家來看一個鏡頭:小伊桑的爸爸要出差,但他卻跟小伊桑說:“以後再也不回來了。”小伊桑很害怕,馬上跟爸爸認錯,不讓爸爸離開他。

  在孩子不同意的情況下,把孩子放在了寄宿學校,小伊桑先是哀求爸爸媽媽不要留下他,然後是哭着追趕載有他心目中最親愛的人的車子,最後,是絕望地隔離了自己。

  大家想一想,一個人被人拋棄並且是在自己很無助、很無力的情況下,內心有着什麼樣的恐懼感。當爸爸跟小伊桑說再也不回來時,爸爸說話的目的也許是只是嚇唬一下孩子,想讓孩子更聽話、更懂事,卻沒想到被小伊桑解讀為“爸爸不要我了,爸爸拋棄我了”。這樣一種拋棄,對於一個還沒有自我生存能力的孩子來說,對於一個只依賴父母的孩子來說,是多麼大的打擊與恐怖的事情。

  接着,父母也是出於為孩子好的目的把孩子送到了所謂的“好學校”,目的是讓孩子變得更好,讓孩子得到更快的發展和成長,卻沒想到被孩子解讀為爸爸媽媽都拋棄了他。孩子便從當初的恐懼變為封閉了自己的內心。

  有幾句歌詞跟大家分享:“我從未告訴過你,我有多畏懼黑夜,我從未告訴過你,我有多在意你,但是你都知道對嗎?媽媽。你無所不知,我親愛的媽媽,不要在人群中丟了我,我會找不到回家的路,不要把我送去遠方,遠得你都記不起我,我真的那麼差勁么?媽媽。當爸爸把我舉過頭頂,在高處旋舞的時候,我都會尋找你,希望你給我帶來安全,我沒有說,但是我在害怕。我表現的若無其事,但我的心很低落。你無所不知對嗎?媽媽!”

  大家聽到這些歌詞,聽到這些孩子的心聲,有沒有一種心酸、心痛的感覺?

  孩子是多麼的信任我們,孩子認為我們能了解他們想要什麼,但我們真的了解嗎?

  這是什麼?這是孩子在告訴我們他最初的安全感來自我們,來自我們這些媽媽,來自他最信任的父母。而我們都做了什麼?打着愛孩子的旗號,卻做着傷害孩子的事情。

  大家可以回想一下,我們在孩子小的時候有沒有說過這樣的話“你要不聽話媽媽就不要你了。”“你不聽話媽媽不喜歡你了。”“你不聽話就把你丟掉。”等等。我們當然目的非常好,只是想通過這種恐嚇讓孩子更聽話,可是沒想到,這樣的聽話背後是孩子內心無比的恐懼。如果這樣的事情連續的發生,孩子會在以後的人生中一直害怕分離,因為每一個分離都會被他解讀為拋棄和不喜歡他。即使到了成年人,也會讓這樣的感受在他的生活中重演。

  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這一點,無論何時,都不要用恐嚇去達到你教育孩子的目的,因為那樣做的結果是害大於利很多倍的,甚至會影響到孩子的一生。

  這一點,我感受非常深,我小時候送到外婆家待了很久,雖然得到了很多的愛,但到現在都害怕分離。

  第七個分享:掀開問題看實質。

  影片中有這樣一個場景:尼庫巴老師在一次家訪中,看小伊桑的畫冊,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沒有,小伊桑在畫一家人的時候,開始是一家四口緊緊地靠在一起的,但是,畫中的一個小孩子,離那三口人越來越遠,直到淡出他的畫冊。大家看到這兒,是一種什麼樣的感受?為什麼小伊桑的父母在孩子身邊時一直都只是把這看做一幅幅畫,而沒想到這裡邊有着孩子內心的獨白?

  尼庫巴老師問小伊桑的父母:“為什麼要把孩子送走?”伊桑的爸爸是這樣說的:“我們別無選擇,一點好轉的跡象都沒有。我大兒子門門功課第一,可是他呢?是他的態度問題,他對待學習和所有事情的態度。經常調皮搗蛋,不能與別人相處,不聽話。”尼庫巴老師打斷了他的話:“我想知道原因,可你說的這些都是表現。”

  大家怎麼看老師的這句話?咱們來回想一下,當孩子出現問題的時候,我們的目光所到之處,是在問題的表現還是會去尋找問題的根源?

  我曾在成長小組跟幾個姐妹分享過這個問題,孩子出現的問題有些是一樣的表現,但問題的根源卻會有很多的不同。比如說孩子的上網問題,表現都是迷戀網絡,但每個孩子迷戀網絡的原因卻是不同的,有的是迫於學習的壓力,想在網絡上尋找一個釋放壓力的突破口;有的是受到傷害,到網絡中尋找那種溫暖的情誼;有的孩子失去了自信,在一次次輸贏中尋找自信和快樂。而這些方面有的是來自父母的傷害,有的是來自老師的壓力,還有的是孩子的認知出現問題。所以,當一個問題出現,不要只去看問題的表面,而是去尋找問題的根源在哪兒。治病治根,用在我們的教育中也是非常非常有道理的呢。

  而我們往往只能看到孩子的表現,很少去想孩子這樣的表現背後有着怎樣的原因。這就是我們為什麼一直在努力而一直沒有效果的原因之一。

  影片中,尼庫巴老師發現了小伊桑讀寫錯誤的規律,找到了孩子為什麼總是零分的原因,所以,他也找到了如何去幫孩子的方法。即使改正起來非常困難,但是我們要知道,我們走的大方向正確了,還怕走不到目的地嗎?

  所以,大家以後在遇到孩子的問題時,當你感覺到孩子的言行讓你不舒服或不能接受時,不要只去責備或無奈的嘆息,靜下心來去想一想為什麼吧,只有找到那個原因,才能真正把問題解決好。

  用影片中尼庫巴老師的話結束咱們的分享吧:“每個孩子都有他自己的天賦和夢想,妄想成為個全才,即使這一切只是痴人說夢。”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遲早有一天他們會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路。”

  我們又何嘗不在做着孩子成為全才的夢呢?我們又何曾時時想起我們的孩子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寶貝呢?

  大家再回頭看看老師對小伊桑的托舉鏡頭吧,孩子的雙手上舉,整個身體完全的舒展,是尼庫巴老師給了孩子一對飛翔的翅膀,讓孩子快樂、幸福地成長,希望我們每一個人都能成為自己孩子的那個托舉者,讓我們的孩子能在屬於他們自己的那一片藍天翱翔,能成為最好的他們自己。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您正在瀏覽: 地球上的星星影評
網友評論
地球上的星星影評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