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教學反思 > 筍芽兒教學反思

筍芽兒教學反思

手機:M版  分類:教學反思  編輯:小景

筍芽兒教學反思 標籤:語文教學

  篇一:筍芽兒教學反思

  趙春志

  《筍芽兒》是一篇童話。課文用親切優美的語言、擬人的手法,記敘了筍芽兒的成長過程,告訴我們艱苦環境能鍛煉人的道理。在作者筆下有稚嫩的筍芽兒娃娃,有溫柔的春雨姑娘,有大嗓門的雷公公,還有慈愛的竹媽媽。春雨的聲音是春姑娘彈奏的樂曲,春雷的聲音是雷公公敲響的大鼓,一層層的筍殼是竹媽媽給筍芽兒穿上的一件件衣服。課文形象生動,採用春雨姑娘對筍芽兒的引發力,竹媽媽對筍芽兒的束縛力以及筍芽兒自身奮發力交錯的形式,繪聲繪色地敘述了筍芽兒的成長過程。

  “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在教師、學生和文本三者中,學生無疑是閱讀的主體。教師的分析代替不了學生的閱讀實踐。教師不能把自己對閱讀材料的感悟理解強加給學生,而是要讓學生自己去閱讀感悟。

  課堂中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讓學生了解筍芽兒的成長過程,體會她對春光的嚮往和奮發向上的精神,對他人的幫助表示理解和感激, 讓學生在讀中體會筍芽成長的快樂,是我這一節課的一大亮點。例如:讓學生不但模仿春姑娘溫柔的聲音呼喚筍芽兒,還讓另一個學生想象筍芽兒的動作表演以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學習雷公公呼喚筍芽時,我問:雷公公怎麼來的?生: 轟隆隆敲着大鼓。 師: 雷公公會對筍芽兒說什麼呀?想象做動作說,即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又鍛煉了學生的想象能力。

  《語文課程標準》總目標中指出:在發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展思維能力,激發想象力和創造力。由此可以看出,培養學生想象能力是閱讀教學中一個重要的內容。

  教師善於引導學生走進文本,又走出文本,並超越文本,幫助學生找准想象創造的切入口,“筍芽兒終於成功了,它會對幫助過它的朋友們說些什麼呢?又會對媽媽說些什麼呢?”這一富於靈性的誘導,使學生心中想象的漣漪蕩漾開去,思維的觸角自由延伸,語言潛能得到開發,認知儲備得到激活,情感世界得到滋養;使課堂高潮迭起。他們一個個浮想聯翩,妙語連珠,無不令人擊節嘆賞。在這裡,很好地體現了語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

  篇二:筍芽兒教學反思

  語文課程應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重視學生的閱讀能力、情感體驗的培養。《筍芽兒》是一篇科學童話,講的是春回大地,萬物復蘇,筍芽兒以頑強的意志,由竹筍生長為強壯的竹子的經過。作者通過這個故事,啟迪學生要趁大好時光,好好學習,勇於進取。為了完成本課的教學目標,在教學過程中,我注重了以下兩個方面:

  一、注重學生的朗讀能力培養,並努力做到評價準確到位

  培養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一直是新課改所提倡的。在本課教學過程中,我仍然採用配樂朗讀、自由讀、齊讀,默讀、范讀,分角色朗讀課文等多種形式,引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如:為了讓學生領會課文中各種“人物”的感情和心理變化過程。課前讓學生聽課文配樂朗讀錄音,讓學生熟悉課文,並在富有感情色彩的課文朗讀聲中對課文出現的各種人物(春雨姑姑、筍芽兒、竹媽媽、雷公公、)在情感上有一個初步的了解和把握。同時,在學生朗讀過程中,我及時激勵,且努力做到評價語言到位,具有針對性。如:“讀的很有感情,讀出了可愛的語氣,讀的很認真,聲音很輕柔,讀出了雷公公的氣勢……”這些話語有利的激發了學生積極朗讀的願望。

  二、有效藉助電教手段,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啟迪學生的情感

  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中,我採用電教手段,讓學生觀看錄像,投影片,並運用所學的觀察方法,欣賞細雨蒙蒙,春雷轟轟,萬物復蘇的春景,觀察筍芽兒破土而出,最後長成蒼翠青竹的生動景象。使學生在了解筍芽兒的生長過程中,訓練了觀察能力,受到美的教育。在學文的過程中,體會和理解筍芽兒奮發進取的精神是本課教學的重點和難點。通過電教媒體的直觀、形象的畫面,配以優美的課件音樂,學生在筍芽兒前後的語言變化過程中,體會筍芽兒積極向上、努力進取的願望。

  總的來說,在教學過程中,本節課力求落實新課程標準的理念,着力於培養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但也存在一些不盡之處,有待改進。

  篇三:筍芽兒教學反思

  我依據《新課程標準》中指出的“閱讀是學生個性話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整堂課上,我特彆強調閱讀者的個性體驗。比如,帶有“自己”一詞的表述。如剛開始時我強調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課文,課堂氣氛很快活躍起來,學生較快地進入了情境。在對話訓練中,我讓學生讀讀自己喜歡的角色,讀出自己的感受。正因為學生有了興趣,才會有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才能獲得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美,能說出自己的體驗。如在朗讀中很好地理解了“撒嬌”、“嘮叨”、“沉不住氣”等詞的意思,朗讀訓練較紮實。

  整堂課很好地落實了“三維目標”.知識和能力:結合單元訓練重點,初步掌握有感情朗讀課文的方法。在與學生的對話中理解了課文內容,體會作者的感情,並能通過重點句子的朗讀表現出來。過程和方法:通過四人小組合作,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讀一讀,課堂氣氛活躍,學生躍躍欲試,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情感態度和價觀:在朗讀中體會了筍芽兒從害怕到堅強的態度變化,懂得了只有經風雨,見世面,勇於鍛煉,才能健康成長。

  當然,在朗讀訓練方面,還有幾個問題值得我思考:

  1、學生善於模仿,不願意深入鑽研,導致朗讀的層次性不夠明顯,體會不深刻。如在朗讀筍芽兒鑽出地面這段話時,感情變化不明顯。筍芽兒的心情、小草弟弟說話時的語氣沒有很好的區分。

  2、《課程標準》指出:學習語文知識是為了運用,應該促使知識向能力方面轉化,特別要重視培養學生的語感,即語言直覺。那怎樣才能培養學生的語感呢?我們經常發現:語文課堂上,學生的朗讀是有聲有色,可在課後學生的朗讀又是很平淡呢?甚至是一些練習過的課文。

您正在瀏覽: 筍芽兒教學反思
網友評論
筍芽兒教學反思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