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教學反思 > 生態系統教學反思

生態系統教學反思

手機:M版  分類:教學反思  編輯:pp958

生態系統教學反思 標籤:語文教學

  篇一:生態系統教學反思

  隨着素質教育的廣泛推行,新的課改理念日新一日。新課程理念下的教學過程是師生互動過程,是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學生積极參与教學活動的過程。新課程理念下課堂教學應注重一個“活”字,做到“活”中有情,“活”中有樂,“活”中有疑,“活”中有美。從而改變學生的學習形式,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課程中實施探究學習要突出幾點:讓學生具有強烈的探究慾望;儘可能的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學習的時空;儘可能多的為學生提供表現的機會。

  生態系統的組成是本節的教學重點,為了改變學生傳統的依賴性的學習方式,體現新課標所倡導的“主動、合作”理念,弘揚學生的主體性,促進學生可持續發展,在教學時,我先讓學生閱讀教材,然後用一句話說說生態系統中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的功能,由於可以在書上直接找,學生的回答是中規中矩的,但我不滿足於他們的“依書直說”,我打算在此安排角色扮演培養學生的合作、交流、表達的能力,另外,我還想把問題稍作變通以培養他們的發散思維,於是,我說:“請各個小組分別扮演“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 這三種角色,並猜想“假如生態系統沒有了自己這種成分,將會出現什麼問題?”,學生在熱烈地討論后,都有了更多更豐滿的見解。學生不是簡單地、被動地接受課本的知識,而是憑着自己已有的經驗(如:植物吸收二氧化碳以及二氧化碳的溫室效應)再加上自己的想象去解決新問題,雖然,由於知識基礎的局限,他們對知識的猜想和整合仍顯得有點不合常理,然而,他們有了一套解決新問題的方法,這比起正確的知識更有價值。

  創設交流學習思想的課堂論壇,學生在平等、民主的學習氛圍中,各抒己見,發表自己的見解,體現自己的思想,這樣使學生有了表現自我的時間與空間,激發了學習興趣與慾望,營造出嶄新的學習氛圍,以迸發出學生思維中嶄新的思想火花。對於食物鏈概念的形成,可以先列舉一些諺語,如:“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蝦吃沙”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等。這些生物彼此之間為什麼會形成這樣一種聯繫,形成這樣的矛盾衝突呢?不言而喻,是為了食物,人們就把生物彼此由於食物關係而形成的一種聯繫,稱為食物鏈,顯得非常自然。在"食物鏈和食物網"這一知識點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對一條單鏈能夠很好的理解,但是對怎麼能正確連接食物鏈卻有些找不準方向,尤其是注意事項:連接一條食物鏈要連到此食物鏈的最高消費者,食物鏈開始與生產者。於是再拿“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蝦吃沙”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這兩句諺語讓學生去分析,這兩條諺語是否能組成食物鏈呢?學生通過分析,最終也能達到理想的效果。關於食物鏈本質的教學也同樣,為什麼螳螂要捕蟬?透過現象看本質,無非螳螂要從蟬中獲得自己生命活動所需的物質和能量,黃雀也一樣,從中概括出生態系統中物質和能量流動是以食物鏈為渠道進行的,食物鏈的本質其實是一種物質能量傳遞的關係。另外,讓學生思考和討論大魚之間、大魚與小魚之間以及各種生物之間的關係,分清楚種群、群落和生態系統之間的關係。這樣,通過與生活實際的聯繫,自主思考、相互討論,學生親身經歷了“知識化”的過程,增加了學習興趣,將概念之間的關係掌握紮實了,並進一步感受到了生活中知識問題的存在,感受到了學習、探索知識的價值。

  整體上採用以學生為主的合作式教學方法作為設計的初衷,並以多媒體及直觀教學加以輔助。通過教師在其中的引導而使整堂課顯得很順暢自然,學生也能夠積極投入到學習中去,這樣能夠使學生在學習中找到了樂趣,鍛煉學生的學習習慣,提高對生物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熱情,在講述信息交流在生態系統中的作用這一知識點時,採用的是從個體到整體,層層深入,通過對資料的分析進行總結,最後得出結論,把生態系統與種群、個體進行連接,而不是孤立記憶知識點。

  篇二:生態系統教學反思

  生態系統是初中 生物中的一個很重要的概念,而且和我們的生活實際是聯繫比較緊密的。例如去年年初的南方雪災,還有五月十二日發生的汶川大地震都不同程度的對生態系統造成了一定的影響,也影響到了我們現實的生活。所以說關於生態系統的概念理解以及學習對於學生 了解現實有很大的幫助,那麼我們在教學中就應該發揮學生主動探索的能力,通過現實的例子去掌握新知識。

  因為我校正在進行着教學改革,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 扮演的角色不能僅僅是一個知識的傳授者。相反,教師要做的,是為學生引路,在學生探索的過程中,要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思維方式,去得出正確的結論。《生態系統》這節內容,單從知識點來看,比較單一。學生需要掌握的就是生態系統的概念以及生態系統中的生產者、消費者與分解者的概念和作用。但是,通過學生親自觀察和分析生態系統來學習,不僅能提高學生求知的慾望,還能為後面的生產者等成分對生態系統的作用作一簡單的伏筆。在引出生態系統后,我啟發學生通過自己對生態系統的觀察,逐個思考問題,目的在於引出生態系統的各個組成成分。考慮到對於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這些名詞,學生很難真切地理解,於是,我針對性地提出了幾個簡單的問題,讓學生自己得出結論。

  對新知識的掌握與鞏固,隨堂的練習也能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得出食物鏈的概念后,我將“螳螂捕蟬,黃雀在後”與“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蝦米吃泥巴”這兩句諺語又提到練習中,他們是否都構成食物鏈了呢?八班的學生相當機靈,在略微思索后,都回答我說第一句不是食物鏈,因為生產者必須是食物鏈的起始點,對於此,我還是比較意外的,因為他們對知識點的掌握居然那麼快。隨後,我又將食物鏈上升到以人為終點,請同學閱讀小資料:汞與水俁病的內容,並進行討論交流,此舉的目的不僅是為了增加趣味性,更多的是為說明人類亦是生態系統一員,破壞了生態系統等於毀滅人類自己,為之後的教學作鋪墊。

  回顧這節課,不管是從教學過程、教學效果還是課堂上學生的反映來看,還存在有以下一些不足:

  本節內容涉及知識點較多,量比較大,且環環相扣,缺一不可。因此,在課堂中,沒有給學生太多的活動時間,包括幾個討論的練習題,時間比較緊促。幸好,由於八班學生的思維較快,因此在時間上,還算基本把握住了。

  總的來說,這次的組內教研課,不管是從教學過程還是課堂上的控制、學生反應來看,都還有很多地方需要改進。在今後的教學過程中,我將繼續邊教學邊反思,充分發揮自己的長處,改進自己的不足之處,逐步提高自己的教學素養和教學水平。

  篇三:生態系統教學反思

  《生態系統》這節內容是高考常考的考點,學生因理解不到位常會犯一些錯誤,主要有一下幾點:

  1、在生態系統的組成中,學生常常錯誤將人類社會中生產者與生態系統中的生產者混淆。如將自己的父母錯誤理解為生態系統中生產者。

  2、在連接食物鏈時,學生經常將箭頭方向指向上一營養級。如草←兔←狐等。

  3、在食物鏈:草、老鼠、鷹中,如鷹的數量大大減少,老鼠的數量有什麼變化?學生容易理解成老鼠數量迅速增加,而不會想到隨後又大大減少。

  4、生態系統的組成一定要有生物和環境。如一條魚、一個魚群就不是一個生態系統,而一個池塘就是一個生態系統。

  5、食物鏈是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的關係,所以必須有生產者才能成立。如草→兔→狐是一條食物鏈,但兔→狐就不是一條食物鏈。

  所以在高三的複習課中,這些都是要重點強調的。

您正在瀏覽: 生態系統教學反思
網友評論
生態系統教學反思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