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教學反思 > 刷子李教學反思

刷子李教學反思

手機:M版  分類:教學反思  編輯:得得9

刷子李教學反思 標籤:語文教學

  篇一:刷子李教學反思

  有人說,“一堂好的語文課,存在三種境界:人在課中、課在人中,這是第一種佳境;人如其課、課如其人,這是第二種佳境;人即是課、課即是人,這是第三種佳境。境界越高,課的痕迹越淡,終至無痕。因此,課的最高境界乃是無課。楊聰的課該屬第三佳境了吧,正如那來自生命深處的歌會,自然本色,妙於天成,設計大處潑墨、高屋建瓴,真有”推窗觀天地,揮毫凌雲煙“之氣派,非我輩所能及。而反觀自己的課堂,大有捉襟見肘之感,恰似一幅藏於深室的畫一旦掛於本真自然面前,便黯然失色一般。這或許就是我的課堂的最大遺憾。誠然,我的課堂還遠遠未達到好課的最高境界,無法渾然天成。

  我深知自己在教學上還很稚嫩,遠不及賽友們之淵博厚重。我需要多請教,多探索,多實踐,於是我在設計上下了功夫。從字詞的預熱、環境的把握、情節的切入、語言的品味、人物的解讀到文本的感悟與拓展,無不留下我精心設計的心血。

  我先是熟讀文本,以至成誦。其間,發現了三個可以帶動全文教學的點:一是文中用了52個”一“。細品之,我把它概括為”一個綽號藏奇絕“、”一個傳說話奇絕“、”一段實錄證奇絕“、”一襲黑衣襯奇絕“、”一手絕活寫奇絕“、”一番教誨表奇絕“;二是文中幾個跟黑衣白點的中心情節密切相關的幾個帶”然“的詞:”果然“——”居然“——”竟然“——”忽然“,另外,”悠然“這個詞也能充分體現人物的性格和境界;三是人物的雙重解讀,即人生意義上的人物解讀和文化意義上的人物解讀。

  在設置教學環節時,我時刻謹記”以生為本“,”貼着學生教“,一切的教學環節都以學生的學情為設計的起點。

  整體教學設計便基於此展開。其中,選擇以曹小三的口吻來複述的方法以期達到一石三鳥的效果:進一步領會情節一波三折之魅力;深刻感受曹小三心理之變化、刷子李之奇絕;在學生的個性解讀中深入體會本色、津味之語言特色。

  於是,我感受到了語文課堂的美!那始終盈於課堂的融融的對話氛圍、那含於同學眼中的真摯與熱切,那精彩紛呈、張揚個性的多元解讀、那默默流淌在師生心頭的審美的河流,所有這一切,都澎湃着生命的情感,拍打着語言的浪花,濺射出耀眼的光芒!

  真的,只要你給學生一方土壤,學生就會綻放出最絢麗的花朵,只要你給學生一把”刷子“,學生便會舞出無限的精彩!我至今難忘那艷驚全場的天津快板,感謝那位用天津話即興演繹的同學,讓我們領略了不曾預約的美麗!或許有同仁認為天津快板定是教師功夫,那真是委屈了那位同學。我是地道的金華人,未曾去過天津,亦不會天津快板,更無能力指導演繹這麼精彩的快板。這位同學的這一特長,為我的課堂增添了色彩,這可以說是我莫大的幸運。

  然而,靜心思之,這堂課在”三個維度“——溫度(教師情感的溫熱度)、廣度(在主題的範圍內旁延擴展)、深度(語文性、情感性和思想性的深刻和恆久)的體現上,明顯地感到了廣度和深度的不足!我也曾想用結尾的人物系列來彌補這一點,然而正如專家點評,這”只是對課文的一個延伸“,”給課堂起到水到渠成的作用,讓課堂就此結束“,”未關注刷子李們的苦難生活“。是的,課堂因此沒有生命的超級震撼力,也就沒有好課應有的高度而流於平庸!拓寬備課視野,深化文本處理和加強課堂的厚重感是我急需補的課程!

  此外,語言賞析還不夠地道,這也是我備課時深感困惑的地方,如何讓學生深刻體會文本津味語言特色,從而深刻解讀帶有天津烙印的刷子李的生命形態,挖掘人物背後的厚重的民俗文化意蘊。對這一點,我自覺只做到了蜻蜓點水。

  執教《刷子李》,有亮點,有敗筆,留給我更多的是對如何真正踐行新課改精神的思索。再次感謝各位同行對我課堂的關注與批評,感謝你們給了我參照系,給了我反思力,讓我們為演繹精彩語文而一路同行!

  篇二:刷子李教學反思

  課文《刷子李》是篇略讀課文,文章語言樸素,具有濃郁的”天津“風味,並且幽默傳神,極富表現力,無論是人物語言,還是敘述語言,均情趣盎然,簡潔傳神。 本文細節描寫對於塑造人物個性起到了重要作用。作者在塑造主人公形象的時候,就注重了細節描寫。這是課文在寫法上的一個顯著的特點。文中”刷子李“的黑衣黑褲,刷牆時嫻熟的動作,還有那個讓人吃了一驚的白點等細節描寫都使”刷子李“這個人物活了,神了。為了烘託人物的形象,文中也採用了對比的手法:”刷子李“大膽的”承諾“,充滿自信,豪氣千丈,同時又心細如髮,對於小徒弟細微的內心活動體察入微。而曹小三開始聽說師傅有手絕活時,”半信半疑“;師傅刷牆時,”最關心的還是身上到底有沒有白點“;看見師傅身上出現白點時,以為師傅”名氣有詐“。這樣把曹小三對師傅”半信半疑“的態度和主人公”藝高膽大“的自信進行對比,充分表達了作者對”刷子李“這個具有超凡技藝的”奇人“由衷的讚歎和肯定。

  本文教學的重點之一是”刷子李“的技藝高超在哪裡。教學的時候先放手讓學生自由讀,自由划有關句子,然後再交流。

  在教學刷子李刷牆效果奇的這一部分,我採用范讀、指讀、齊讀等形式,鼓勵學生借鑒評書的特點,誇張得讀好句子。學生們由平淡無味道最後情緒高漲,朗讀水平得到了提高。

  在教學”只見師傅的手臂悠然擺來,悠然擺去,如同伴着鼓點,和着琴音“時, 我啟發學生說:”此時此刻你覺得刷子李還是粉刷匠嗎?想想他更像什麼?“學生積極踴躍的發言,有的說像舞蹈家,有的說像指揮家,還有的說像書法家……我再請學生自己做悠然擺來,悠然擺去的動作,讓學生體會刷子李動作的優美。

  在體會曹小三一波三折的心理變化時,我藉助圖示幫助學生理解,學生接受起來更容易一些。

  今天的課堂氣氛濃厚,學生說得津津有味,文章描寫的情景雖然離學生的生活實際較遠,但語言幽默風趣、簡單易懂,令學生喜歡,學生也就很容易抓住字詞咀嚼其中的韻味,讓學更加有趣,讓學生更加快樂。下課後,我也認真反思了這節課,覺得還有許多不足:教師的語言不夠簡練、個別地方過度不是很自然,而且有的地方進行的不夠順暢,最後如果能在滲透一些細節描寫的常識,我想會更對學生的寫作有幫助,再有就是讀的時間不夠充足。我想,在以後的教學中我會儘力改正這些不足,以利於自己更快得成長起來。

  篇三:刷子李教學反思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課文以”刷子李“高超的技藝為話題,借一件極富戲劇性的小事窺見人物的大本領,大智慧。略讀課文是精讀課文的有機延伸,是將精讀學習所習得的方法進行實踐運用。但這是賽課,跳躍性上的,前面精讀課文”人物描寫一組“ 的學習鋪墊為零,缺少略讀課文教學應有的連貫性和系統性,怎麼辦?考慮再三,我決定藉助單元閱讀”導讀“,讓學生提早接觸單元訓練重點,從整體上去把握作家刻畫人物的方法。另外,努力把握好教學方法上的”粗放“。略讀課文只有一課時,因此決不能求全求深,抓住一點,一課一得就可以。可是該課應抓哪一點,要練習挖掘把握到什麼程度,怎樣的教學算是明顯區別於精讀課文?我深深陷入了迷茫和困惑中。

  拜讀完《略讀課文,今天怎麼教》,朱文君、王菘舟等名師專家的《對小學略讀課文教學的實踐與思考》,心中似乎有了一點底氣,於是有了第一次試教:以第一自然段教學為支點,串起散落在文章多個語段中的教學點,通過自讀體會、比較閱讀、動作體驗、角色換位等手段,引領學生走進文本,體會刷子李的技藝高超。課後,回首一望,課堂上,每個語言點又是感悟又是體驗,面面俱到,怎麼上着上着,居然比精讀課文還精讀?以至於拖堂十分鐘!單從時間上看,這是一個失敗的設計,一時又感到無比的迷茫。

  鑒於”略讀課文是精讀課文的有機延伸,是將精讀學習所習得的方法進行實踐運用“,幾經思索,另起爐灶,教學時我有意側重於學法的指導和運用,像正面描寫、側面描寫、一波三折等習作術語一一灌輸給學生,希望一口吃成一個大胖子。結果一節課下來,課堂氣氛凝重,一點也沒有文本語言特有的風趣與幽默,學生學得很不輕鬆。略讀課文到底該怎麼上?忽左忽右怎麼行?!我該精講什麼,略去什麼?取捨如何把握?這篇課文應讓學生學到什麼?我再次走進教學的深谷,找不到出路。

  痛定思痛,破繭重生。經過兩次試教,經過同教研組老師的共同分析和探討,他們給我指明方向??”簡潔是智慧的靈魂“,即目標求簡明,過程求簡要,引導求簡練。在這一思想指導下,我把本課教學定為兩大板塊:聚焦文本內容,從細節描寫中感知”技藝高超“ ;聚焦表達形式,在揣摩曹小三內心活動中感知”一波三折“。本設計,始終考慮學生的需要,立足於學生的發展,對教學內容進行了調整和取捨,重點突出,條理清晰,學生學得興趣盎然。這些收穫,使我意識到:心裡有文本,眼裡有學生。這樣的教學設計應該是可行的、有效的。

您正在瀏覽: 刷子李教學反思
網友評論
刷子李教學反思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