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學習心得 > 學習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心得體會

學習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心得體會

手機:M版  分類:學習心得  編輯:小景

學習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心得體會 標籤:三中全會 五中全會 軍訓心得 保持黨的先進性 保持黨的純潔性

  10月8日召開的十六屆六中全會提出要“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這表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已經成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奮鬥目標。那麼,今天為什麼要把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擺到如此突出的地位呢?

  首先,這反映了我們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總體布局的新認識,反映了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內在要求。

  中國共產黨在改革開放一開始,就提出要從總體上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而要從總體布局上認識和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最重要的就是要全面地認識和把握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奮鬥目標。我們黨認為現代化不僅是指農業、工業、國防、科技的現代化即“四個現代化”,民主法制建設、精神文明建設也是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重要目標。1986年黨的十二屆六中全會據此第一次提出了“總體布局”這一概念,黨的十三大明確把“富強、民主、文明”作為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奮鬥目標。此後黨中央一再強調要做到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協調發展,推動社會全面進步。

  黨的十六大以來,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根據現階段社會矛盾發展的特點,提出要不斷提高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能力。我們黨認識到,全面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不僅要加強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而且要加強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並使它們相互配合、相互促進。

  其次,這是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重大戰略任務的內在要求。

  提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直接原因,是為了堅持“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完成黨的十六大提出的用20年時間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歷史任務。而我們黨第一次提出社會和諧問題的,正是黨的十六大報告。

  十六大之所以要提出“社會更加和諧”的要求,首先是因為隨着改革開放的深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我國的社會結構發生了深刻變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歷史時期,正是國內矛盾凸顯的時期。這就需要新的治國理政思路,就是既清醒地分析面臨的新情況新矛盾新問題,又要建立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和經濟發展相結合的利益協調機制,使社會全體成員各盡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諧相處。

  另外,多年來我們在快速發展過程中也確實存在的“經濟一腿長、社會一腿短”等問題。必須在繼續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同時,把社會建設擺到更加突出的地位,加強社會事業建設,加大社會保障力度,完善社會管理制度,促進社會更加和諧。能否解決這些問題,是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這一宏偉目標必須解決的重大課題,也是對我們黨的執政能力的考驗。

  最後,歸根到底,這體現了我們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認識的深化。

  社會和諧歷來是人類追求的理想境界,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但是,我們要建立的和諧社會要求更高,是社會主義性質的和諧社會。改革開放以來,我們一直在經歷着對社會主義的“再認識”,從社會和諧的角度來再認識正在建設的社會主義,可以進一步釐清我們以往在社會主義問題上發生的諸如以階級鬥爭為綱等一系列重大錯誤。

  在對“社會主義”不斷深入再認識的過程中,我們的事業已經有了一個響亮的名字:“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在今天重點研究如何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時候,應該清醒地認識到社會和諧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個重要屬性,從根本上說,這是由社會主義的本質所決定的。社會主義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這就決定了社會主義在社會關係上是和諧的,社會和諧是反映社會主義本質的重要屬性。而要實現這一重要屬性還要靠我們從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建設各方面來努力,並且把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擺到更加突出的地位。

您正在瀏覽: 學習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心得體會
網友評論
學習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心得體會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