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支教志願者培訓演講稿
手機:M版 分類:公眾演講 編輯:得得9
寒假支教志願者培訓演講稿
尊敬的兄弟姐妹們:
大家好!感謝安拉的默助,使我有幸能參加今天這個培訓並和大家一道學習;也感謝韓文科會長盛情邀請,我真不知道能給大家講點什麼。
你們的人數是40多名,來自不同的大學,即將前往我國師資力量比較薄弱的青海省邊遠山區去支教。說實話,我心裡很感動,你們的舉動,應該是包括我在內許多人學習的。
在今天,有多少人醉生夢死在名利場上,你們卻甘願放棄優裕的生活條件,主動深入到我國西部最艱苦的環境中,奉獻自己火熱的青春和聰明才智。這種犧牲和奉獻精神,令我們每一個有信仰的人無不心生敬意!我坦言,我不是專門來歡送大家的,也不是專門來給大家講課的,我是出差到西寧,碰巧趕上了你們的活動,也就非常幸運地看到了整裝待發的你們大家,此時此刻,我心潮澎湃,感慨萬千。
我沒有過支教的經歷。我的學生時代沒有這樣的機遇,那是由於時代不同,社會環境不一樣所致,所以,我很羨慕你們朝氣蓬勃地實現自己心中舉意,這也是我青春時期的一個遺憾。我從小在山溝里長大,在農村裡上學,對山區教育的落後狀況是有着最深刻的體會。所以,我在成年後就把振興民族教育視為己任,辦過穆斯林公益學校,辦過穆斯林報刊,把“以文化振興民族,以知識啟迪信仰”做為一生的奮鬥目標,我樹立這個目標的時候,我也就是20多歲,正好就是你們這個年齡。直到今天,我仍然在從事着這些工作。包括這次來西寧。也許今天在座的當中,就有我的讀者和網校的學生。我作為一個比你們年齡大的哥哥,在你們出發之前,我就囑咐幾句,也算是對我自己的勉勵吧。
第一句,誰幫誰? 如果我們把支教理解為幫助的話,我就想到這樣一個問題:誰在幫誰?要說明這個問題,我就給大家講一個故事。
說是在戰場上,敵機前來轟炸陣地,隨處都在扔炸彈,這個時候,有經驗的老戰士都會迅速卧倒。有個老兵,他剛剛卧到,突然發現離他不遠處有一個新兵傻傻地站在那裡,老兵急忙爬起來撲了過去,一把推倒了新兵,和他倒在一起,不一會,飛機走了,他們起來了,等彈完身上的土,老兵吃驚地發現,他自己剛才卧倒的地方被炸了一個大坑,而新兵原來站的位置卻沒有什麼變化,看到此情此景,激動的讓老兵眼的淚都掉下來了。很多時候,幫別人,其實就是幫自己啊!
你們這次去支教,也許收穫最大的正是你們自己,正因為你們去的地方比較艱苦,才會鍛煉你們的身體素質;你們去的地方比較落後,才會對自己所學到的知識有一個實習的機會;你們去的地方比較貧窮,才是訓練你們愛心的機會,這一切,都是你們成長中所需要的,甚至是錢買不來的。這一切都會構成你們人生的最重要的經歷,成為你們一生的財富。
第二句,教什麼?這也許不是一個問題,因為它很明顯,至少所有要去支教的同學們都知道--那就是教知識呀!可我要告訴大家的是:你們此行最重要目的不是去教知識。這是因為:一是時間短,只有三、四十天,孩子們學習知識是個系統工程,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是教不了多少知識的,況且,由於國家對農村義務教育的力度加大,你們去支教的那些孩子們也許早已經在學習知識了,他們學習的那些知識和你們所要教的,基本上沒什麼兩樣。一加一等於二,他們的老師原來是這麼教的,你們去了想必也是這麼教的,不會有另外的答案。
那麼你們去支教重點是做什麼呢?我認為:你們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去向大山深處的孩子們傳播一種觀念,普及一種文化。有也可以綜合起來,我就叫他“文化觀念”吧。這是一種在偏遠的西部山區不容易接受到的新觀念。而不是單純的書本知識。在我看來,知識是一種工具,文化是它的載體。知識和文化之間有關聯,互相包容,但卻不等同。狹義的文化就是為獲取知識而服務的,而知識卻是為人的成長而服務的。人有了文化,就能很方便的獲取必要的知識,有了知識就會工作。沒有文化的人,也可以通過其他渠道獲得知識,但速度很慢,也很費事,成本也相對高。沒有知識,人也可以生活,但他會生活的相對累一些,生活的質量也不會高。所以,我們把改變觀念,弘揚一種適合本民族的文化排在了首位,儘管一個人沒有文化,並不等於他沒有知識。
我認為,就像文化不一定會產生知識一樣,知識也是改變不了一個人命運的。讓一個人能發生變化的,只有觀念,在伊斯蘭看來,信仰決定了一個人的高度,而不是知識,穆聖說:一切工作,皆因意念。這裡的意念,其實也就是一種觀念。只有觀念才是決定一個人一生成就的基本因素。觀念可以改變人的態度,態度會指導人的行為,行為才會產生結果。這就說明了觀念和知識之間的基本區別。前者屬於思想範疇,後者屬於技能範疇。前者告訴人們為什麼做,或者做與不做,後者告訴人們如何去做。做與不做比如何做重要的多。也有本質上的區別。
我們大家幾乎都見到過那些沒有上過幾天學,卻創造了財產數量可觀的商人,他們為社會的發展做出了了一定的貢獻。也見到過一些拿着大學文憑,卻依然貧困潦倒,養活不了自己的書獃子。當然了,我在這裡並沒有貶低知識,或者發表什麼知識無用的言論,而是我對知識的本質以及知識與一個人成功的關係做一些簡單的表述,這是我個人的觀點,也不一定正確。
如果我們在有限的時間內,通過自己方式,給這裡山裡的孩子們傳遞一種觀念,一種對社會,對民族,對自己人生的全新觀念,那麼,你們的這次行動就成功了,在你們離開后,孩子們會更加勤奮的學習。這才是他們受益終生的東西。也是你們支教工作最重要的內容。
第三句,怎麼教?這是一個方法問題。在我看來,學習的方式大致分為三種:
第一種是向書本學習,這種學習的優點是可系統化、可操作性強,以及學習成果可量化。所以,幾乎所有國家的義務教育都採用這個方式。缺點是這種學習方式是一種機械式地、千篇一律地學習方式。幾乎沒有因材施教等靈活性。也是被動式的,無論是老師還是學生,基本都是被動地教、被動地學。
第二種是向人學習。這種學習既不需要書本,也不需要文字。周恩來總理生前床頭總是貼着這樣一幅對聯:“與有肝膽人共事;從無字句處讀書。”這幅對聯就是說的這個道理。
一般人認為,這種學習方式只適合成年人,不適合學齡兒童。事實上,不是這樣的,每一個孩子自從有了自我意識,就在不斷的用這種方式學習,在家裡向父母學習,在外面向朋友學習,在學校里向老師學習。這種學習的不需要形式,不需要課本,所以,它幾乎也不需要成本,只要有比自己優秀的人在一起,就可以隨時隨地地向他學習了。
你們這次去支教,是去當老師,儘管只有短短的幾十天,但卻是你們的人生當中一次最寶貴的角色體驗。在你們工作的這段時間裡,你們的每一個手勢,每一個發音,每一個表情,甚至你們的每一個人穿着打扮,都會使你們的學生潛移默化地向你們學習。對你們來說,是在實習,是在做義工,但對孩子來說,你們就是真正老師啊。所以,你們要約束自己,遵守相關制度,努力地把自己最優秀的一面表現給孩子們,這對你們來說,是有點壓力的。但你們要知道,你們將要從事的的確是一項偉大的工程,當然了,它也會給你們帶來無上的榮譽,那是一份沉甸甸的收穫。
第三種是向事學習。也就是說人們可以通過所發生的一些事件,可以學到一些東西。這種學習的方式也比較簡單,因為在今天,獲取“事”的途徑很多,例如電視、廣播、報刊新聞等,凡是發生在身邊的事情都可以給願意學習的人一些啟迪。例如:你們各位,在這個冬季,放棄了假期的休息,放棄了本屬於你們的娛樂和悠閑,走到大山的深出,把自己寶貴的時間無私的奉獻給一些不認識的人,奉獻給一群和自己一點都不沾親帶故的孩子們,這本身就是一堂非常生動的課,這堂課的影響力,沒有那一種文字可以代替得了,對你們所教育的對象來說,一定會讓他們受益一生的。
課本是學習知識的工具之一,卻不是全部。就目前而言,它僅是眾多知識載體的一種,希望你們在給孩子們輔導學好課本知識的同時,充分發揮你們的特長,讓孩子們從你們的身上看到大學,由此而羨慕大學,努力的學習,考上大學;看到社會,由此而熱愛社會,成為和諧社會的建設者;看到人生的意義,由此而能確定人生的目標和終生的信仰。最終使把自己的成長和自己民族的進步聯繫起來,把自己的學習和偉大祖國的繁榮富強聯繫起來。
親愛的兄弟姐妹們,你們即將要出發了,想必已經作好了準備,我就不再多羅嗦了,作為一個年齡比你們大一些的哥哥,我真誠地祝願你們這次支教活動取得優異的成績。
2009年1月18日 於西寧(演講稿)
相關範文
- ·支教志願者心得體會
- ·支教志願者個人心得
- ·熱愛家園志願者培訓感想
- ·幸福夥伴典範志願者培訓心得體會
- ·志願者培訓策劃書
- ·志願者培訓心得體會
- ·志願者走進小學義務支教策劃
- ·大學生志願者支教活動交流發言
- ·青年志願者協會義務支教策劃書
- ·寒假青年志願者活動心得體會
- ·哈爾濱市**區開展“志願冰城、和諧社
- ·青年志願服務隊盲校志願者活動策劃書
- ·培訓演講稿
- ·勞動保障現就業培訓演講稿
- ·企業員工心態培訓演講稿
- ·鄉村學校培訓者培訓心得
- ·校本研修培訓者培訓心得體會
- ·培訓演講開場白
- ·三支一扶志願者在崗培訓心得體會
- ·市志願者組織骨幹培訓心得
- ·志願者宣講會演講稿
- ·志願者活動大會演講稿
- ·志願者心得演講稿
- ·世界志願者日演講稿
- ·支教隊員的支教感言
- ·支教感言:支教,難忘的記憶
- ·2013年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支教隊支
- ·軍人集訓演講稿
- ·軍訓演講稿:當那一天來臨
- ·小學好家風家訓演講稿
- ·好家風好家訓演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