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雜文隨筆 > 讀書隨筆 > 淺談徐志摩

淺談徐志摩

手機:M版  分類:讀書隨筆  編輯:小景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來;

  我揮一揮衣袖,

  不帶走一片雲彩。

  —《再別康橋》

  他是這麼悄悄地來,又這麼悄悄地走了。他雖然不曾帶走人間的一片雲彩,卻把永遠的思念留給了中國詩壇。

  想作詩便作一手好詩,並為新詩創立新格;想寫散文便把散文寫的淋漓盡致出類拔萃;想戀愛便愛的昏天黑地無所顧忌,這便是我們此刻面對的徐志摩。他的一生沒有驚天動地的豐功偉績,那短暫的如同一縷飄向天空的輕煙的一生,甚至沒有來得及領略中年的成熟便消失了。但即便如此,他卻被長久地談論着而為人們所不忘。他的率性天真的短暫比那卑瑣而善變的長久要崇高的多。

  象徐志摩這樣做一個詩人是幸運的,因為他被人們談論着。要知道不是每一個寫詩的人都能獲得這般寵遇的。也許一個詩人生前就寂寥,也許一個詩人死後就被忘卻。歷史有時顯得十分冷酷。徐志摩以他短暫的一生而被人們談論着這麼久,而且談論的人們中毀譽的“反差”是如此之大,這一切就說明了他的價值。不論是人們要棄置他,或是歷史要忘掉他,但他卻在人們抹不掉的記憶中頑強地存在着。

  多世紀過去了,我們今天仍然覺得他以三十五歲的年華而“雲遊”不返是個悲劇。但是,詩人的才情也許因這種悲劇性的流星般的閃現而益顯其光耀:普希金死於維護愛情尊嚴的決鬥,雪萊死於大海的擁抱,拜倫以英國公民的身份而成為希臘的民族英雄,在一場大雷雨中結束了生命……當然,徐志摩的名字不及他們輝煌。他的一生儘管有過激烈的衝動,愛情的焦躁與渴望,內心也不乏風暴的來襲,但他也只是這麼並不轟烈甚至是悄悄地來了,又悄悄地走了。但這以來一走之間,卻給我們留下了恆久的思念。

  也許歷史正是這樣啟示着人們,愈複雜的詩人,就愈有魅力。因為他把人生的全部複雜性作了詩意的提煉,我們從中不僅窺見自己,而且也窺見社會。而這一切,要不憑藉詩人的筆墨,常常是難以曲盡其幽的。

  這是一位傳奇性的人物。他與林微因的友情,與陸小曼的婚戀,與泰戈爾等世界文化名人的交往,直至他的驟然消失,那靈動奔放的無羈的一生,都令我們這些後人為之神往。

  這是一位生前乃至死後都有爭議的詩人。象他這樣一位出身於巨商名門的富家子弟,社交廣泛,又在劍橋那樣相當貴族化的學校受到深刻熏陶的人,正如他在《吸煙與文化》中說:“就我個人說,我的眼是康橋教我睜的,我的求知慾是康橋給我撥動的,我的自由的意識是康橋給我胚胎的。”他的思想的駁雜以及個性的凸現,自然會很容易地被判定為不同於眾的布爾喬亞詩人,特別是在二三十年代之交那種革命意識高漲的年代。

您正在瀏覽: 淺談徐志摩
網友評論
淺談徐志摩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