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雜文隨筆 > 讀書隨筆 > 《單獨中的洞見》書中部分語錄解讀

《單獨中的洞見》書中部分語錄解讀

手機:M版  分類:讀書隨筆  編輯:小景

《單獨中的洞見》書中部分語錄解讀 標籤:雨中的樹

  1、“我們人生的前半部分就像一個緩慢地向山上攀登的過程,迎着太陽,迎着希望。在人生的後半部分,我們開始從山上向下滑落,我們已經來到山的背面,太陽不再照耀我們,而且天色漸暗。”

  解讀:書中還有一句與之相關的格言“人生就像一個上山和下山的過程,能夠在山頂上逗留和眺望的時間非常短暫。”這兩段話可以彼此詮釋。

  2、“因為沒有內在的光,人們才會格外強調和重視外在的光。所以,每個人都致力於把自己弄得金光閃閃的,並且最好能夠把別人晃得頭暈眼花。”

  解讀:內在的光指內在的素養,也指內在的智慧以及自我認識,所以人們才重視外在的裝飾,以求炫目引人注意。

  3、“當一個人在享樂中感到悲觀,那麼這種悲觀就有了一種不同尋常的深度。”

  解讀:尼采說:痛苦的人沒有悲觀的權力。確實,如果一個人對享樂都感到了厭倦和乏味,那麼世俗的世界里就在也沒有什麼能真正地吸引他,這樣的人是有深度的。

  4、“有時候,複雜的人際關係就如同一團亂麻,當你好不容易弄直了這根線,另一根線卻因此而打結。很多人一生都在梳理這團亂麻,結果什麼都沒有梳理出來,自己反而被編織進去成為一個死結。”

  解讀:有時候,當你處理好了與一個人的關係,但你與另一個人的關係卻因此而出現了問題,多數人一生都陷在焦頭爛額的人際關係里,其後果就是他們將錯失自己內在的成長。

  5、“那些庸俗的社交聚會並不會比一個公共浴池好多少,至少那個氣味是相似的,只不過人們沒有脫掉衣服就直接在那裡洗了。”

  解讀:現在的社交聚會主要就是人們自我炫耀和心理宣洩的平台,也是人們向外丟垃圾、洗洗涮涮的地方。

  6、“每當一個社會變得浮躁和狂熱,膚淺平庸的東西就會廣受人們追捧。狂風大作的時候,垃圾就趁機飛上了天。”

  解讀:一個浮躁的社會,文化領域裡真正經典的東西是無人理睬的,而垃圾一樣的東西卻廣受大眾吹捧。

  7、“一個惡,它最好的命運就是有朝一日被正義堵住去路。不過,通常在這之前,這個惡就已經被一個更大的惡所宰殺。”

  解讀:惡與惡之間更容易狹路相逢,於是它們彼此火拚造成某一方的死傷。

  8、“時尚總是與平庸、物慾和虛榮這三個要素密切相關,簡言之,時尚就是平庸的物慾所表現出來的一種虛榮心。”

  解讀:這句話是對時尚的一個非常準確的定義。時尚的東西幾乎都不會沉澱為經典,所以它的骨子裡是平庸的,時尚是多數沒有自己真正內涵和獨特性的人用來顯示自己品味的一個東西。

  9、“生命的主幹道直通死亡。我們一路上建造出宮殿、舞台、假山和盆景,有了這些屏障,我們就可以在這條主幹道上拐彎抹角地向前挪動,就像接近敵人的陣地那樣。”

  解讀:我們用理想、希望和各種目標充當了遮蓋死亡的擋板,但我們還是一步一步地向死亡的終點進發。

  10、“一個不曾好好地孤獨過的人,不會變得深刻。”

  解讀:叔本華說過,要麼孤獨、要麼庸俗。在孤獨中,人的心靈才會趨於清澈,然後才能洞見事物的本質。

  11、“和那些愚昧粗鄙的人交往,一個精神高貴的人不得不從自己的瞭望台上下來,下到自己的地下室去會客,否則他根本沒有辦法和別人在表面上取得協調一致,但地下室從來就不是他喜歡呆的地方。”

  解讀:瞭望台是指高層次的精神世界,地下室是指每個人身上最粗俗和動物性的部分。

  12、“低處是那麼的擁擠,雖然有一種暖烘烘的甜蜜。高處是那麼的空曠,讓人神清氣爽,雖然時而會感到一絲涼意。不過,最極致的風景從來都在高處。”

  解讀:低處是比喻世俗的家庭生活與社會關係,這種生活有一種虛假的溫暖和膚淺的甜蜜,但更多是相互擁擠、妨害等負面的東西。高處顯然是比喻純凈的精神生活,這個層面上沒有負面和污染人的東西。

  13、“單獨是一個人自由、尊嚴和神性的全部領地。”

  解讀:關係產生各種各樣的奴役,有些奴役雖然微妙,但其本質仍然是奴役。單獨是一個人內在的神殿,在這裡,只有你與自然的關係,只有你和你的本性。就像書中另一句話所說的“社交是走向世俗的路,孤獨是通往神的路。”

  14、“知識奪去了一個人的天真,但他並沒有因此而變得真正有智慧,他只是因為知識而變得狡猾。自然是天真的,神是智慧的,而人是狡猾的。”

  解讀:亞當和夏娃因為偷吃知識之樹的果實而被逐出了自然的伊甸園,由此失去了他們原有的天真,耶穌象徵的是智慧和覺醒。

  15、“每個天才都以他創造出來的偉大作品拷問自己的時代,但得到的回應通常都是長期的沉默。”

  解讀:天才的作品對他那個時代的理解力和判斷力是一個挑戰,但每個時代都是非常膚淺和近視眼的,所以它們註定不會通過這種挑戰,天才的作品由此只能默默無聞。

  16、“智慧就像一條河流,活生生的,流動着的,而知識就像一個乾枯的河床,河水把河道沖刷成某種形狀,留下了自己的痕迹。但是當我們能夠看到整個河床的全貌時,那個河流早已經不在那裡了。”

  解讀:當你看到一條充沛的河流時,你不會看到它的河床,當你能夠看到河床的全貌時,河流早已經乾枯。智慧與知識的關係也與此類似,智慧是鮮活的、有生命力的,知識是死去的記憶、理論。

  17、“真理通常都是冷色調的。真理不是孤芳自賞,而是孤芳自溢。”

  解讀:真理看起來都有點冷漠和孤傲,因為它一直保持在自己的高度上,而且它從來不會故作姿態,也不想討好任何人。

  18、“直接去闡述一個真理是單調枯燥的,因為你無論運用了多少文字,它們都是同一個平面上的東西。但是如果運用比喻和寓言的方式,那麼另一個層面的東西就進入了,一種立體感產生了,整個事情開始變得比較生動。”

  解讀:邏輯、論證這些方式是枯燥的,雖然表面上無懈可擊,但總是不如寓言和比喻那樣具有生命力和說服力。很多成語其實就是比喻和寓言故事。

  19、“真正的創造力來自於一個人內在的寧靜和空寂,當所有的慾望、情緒和動機都消失,某種神聖的東西就進駐到他裡面。這種創造力不指向任何目的,它只是對內在寧靜和喜悅的一個慶祝和表達,它只是那個喜悅的能量的一種自娛自樂的方式。沒有動機的創造力產生出最純粹的藝術。”

  解讀:人類精神文化領域那些偉大的創造,要麼就是來自於那些孤獨的天才,要麼就出自於老子、佛陀這些覺醒的智者。

  20、“當老鼠被貓頭鷹抓上天空的時候,老鼠也擁有了一次飛行的經歷,但它並不擁有一次飛行的體驗。”

  解讀:體驗意味着放鬆,人都活在對目標的焦慮和未來的緊張之中,他們並沒有活出真正的生命。

  21、“正如地質斷層是地震、火山和海嘯等自然災害頻發的地域,同樣地,關係是人們痛苦、不幸和災禍的滋生之地。如果一個人把自己的幸福寄托在與他人的感情和關係上,那麼這就如同他把自己的房子建造在地質斷層上。”

  解讀:就某種意義而言,地質板塊的連接和關係很相似,它們都是一種拼湊。拼湊起來的東西永遠都不如自成一體的東西,因為拼湊在一起的東西,它們之間擠壓和摩擦總是存在的,在這當中,各種潛在的危機也一直在孕育,那終歸要向外宣洩和爆發。

  22、“在單獨當中,一個人可以垂直地向上成長,就像一根竹子那樣筆直地向上生長,伸向天空和太陽。在關係中,人們就像纏繞在一起的藤類,很難長高。”

  解讀:一個人精神、靈性的成長需要一個單獨、寧靜的氛圍。在亂鬨哄的生活中,一切細膩、敏感、獨特和偉大的東西都將被扼殺。

  23、“如果你真的是太陽,你就不至於會墮落到需要一塊隕石來證明你的光。”

  解讀:渴望別人的承認正反映出一個人自己內在的黑暗,也反映出他的不自信。如果太陽要去詢問一塊隕石自己是否發光,那它肯定就不可能是太陽。

  24、“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地平線,一個人無法看到超出他自身高度以外的東西。”

  解讀:每個人都以自己為尺度去丈量別人,他自己所能看到的地平線就是這個尺度。

  25、“成功帶來的往往是更大的空虛。”

  解讀:失敗之後,你還能期待成功,但成功之後,還剩下什麼,只有空虛。

  26、“當很多個沒有找到自己方向和道路的人聚集在一起,就產生了群眾。”

  解讀:一個具有自己獨特性和個體性的人會找到屬於自己的路,他對與他人的互動並沒有太大興趣。只有無所事事的人才會經常聚在一起。

  27、“人們常常在山腳下談論山頂的高度。”

  解讀:無論多麼偉大神性的事物,只要胡亂地對他加以點評,就好像已經站到了它的肩膀上。好像每個人都把自己當初了宇宙萬物的仲裁者。

  28、“人們活着,像不會死去那樣活着。人們死去,像不曾活過那樣死去。”

  解讀:多數人活着的時候都不去思考死亡,他們死亡的時候也沒有達成內在的結晶,了無痕迹。

  29、“單獨的浪漫,浩瀚而深邃,那是一個人與整個存在之間的浪漫”。

  解讀:兩個人之間的浪漫是很小、很局限的,一個人與整個存在之間的浪漫,就如莊子所說的獨與天地精神往來。

  30、“智慧的火焰熄滅后,殘留下知識的灰燼。”

  解讀:生命會留下足跡,足跡卻無法留住生命。

  31、“小孩的天真中夾雜着愚蠢,覺者的智慧中散發著天真。”

  解讀:小孩的天真是因為他們的無知,但他們註定將被知識所污染,智者的天真是因為他們的覺悟,他們已經從污染中走出,他們再度變成小孩。

  32、“多數人所認同的事物往往價值很小,而價值極大的事物卻只被極少數人所領悟。這是人類認知領域的動量守恆定律。”

  解讀:稀世的價值只能被稀有的人所領悟,比如高雅藝術和古典音樂。高貴的心靈只隨着神聖的節律而脈動。

  33、“來到高處並不能讓我們獲得什麼,因為越是高處就越是什麼都沒有,但它卻能讓我們更好地看清楚低處都有些什麼。”

  解讀:來到高處,主要就是為了看清楚,然後你就會領悟只有很少的事情是真正需要我們去做的。

  34、“一隻被關在籠子里的小鳥,它一定會經常想念天空的自由。兩隻一起被關進籠子里的小鳥,不久它們就忘掉了天空。”

  解讀;這是在比喻婚姻,對於這個漫長的人生,婚姻是一個足夠大的佔據,天空是指殘留在人性中那一點神性的渴望。

  35、“智慧總是目不轉睛的注視着整體,慾望的眼睛卻不停地在局部上掃描。”

  解讀:智慧是一種大局觀,一種縱覽全局的眼光,慾望總是拘泥於局部,它看不到整體,所以才會經常遭到挫折。

  36、“一個把自己攤平在水平面上的人,他將失去垂直面上的高度。”

  解讀:水平面是指在慾望主導下的世俗生活,垂直面是指在智慧引領下的靈性的追求。

  37、“如果要完全看清一個層面的東西,隔開一定的距離也許還不夠,甚至必須要錯開到另一個層面上。然後,這兩個層面就猶如兩塊不同的鏡片,可以起到放大和顯微的作用,於是一切都盡覽無遺。”

  解讀:這是一個很精妙、深刻的比喻,比“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的境界更高。

您正在瀏覽: 《單獨中的洞見》書中部分語錄解讀
網友評論
《單獨中的洞見》書中部分語錄解讀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