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為

手機:M版  分類:散文隨筆  編輯:得得9

  道因為其空虛所以無所不容,無所不容故無所不有。材料因為沒有被加工所以才有可能被製成任何器具,無為才能無所不為。然而常人只知其“有”不知其“無”,只知其“實”不知其“虛”。有為必先知其可為,知其可為必先知其不可為,這樣就會不妄為。無為並不是不為而是不妄為,要順道而行,不能背道而馳更不能繞道而行。要知其不可為唯有不爭,不爭則能包容沒有偏見,沒有偏見就會公正,公正才符合道的性質。不言之言無妄言,不取之取無妄得,不爭之爭是大爭,不為而成是大成。

  出拳的無為,當拳頭要出擊時必須要先收回來,拳頭收回來就是表現成無為的狀態,其實拳頭收回來是為了蓄積力量增加衝刺的距離,還可以迷惑敵人。這樣就可以用最大的力量最快的速度出其不意的攻擊敵人最薄弱的環節,給敵人致命一擊。這樣的無為是不是會更加有為呢。

  不言的無為,這裡的不言並不是真的就一句話都不說,而是不先言,是盡量少言,是在適當的場合適當的時間把話說到恰到好處。例如在會議上,主持人提出議題然後讓大家發表意見來討論最後做出決定。這個時候就應該表現出謙讓無為的態度讓別人先發言,而一般來說前面率先發言的人所說的話都沒有什麼人能聽的進去,要嗎就是瞬間就忘在腦後了。當別人都說完了,這個時候大家自然會把焦點移到你的身上。為什麼?就因為只有你一個人還沒有說了啊,這個時候自然大家都會請你發言,最好的節目都是放在最後壓軸的,會議最重要的是最後做總結做決定的那個人。這時候你講話大家才會認真聽,由於之前別人的發言自己都已經聽過,別人比自己高明的地方自己清楚,別人不如自己的地方自己也清楚了,這時候你的發言才會揚長避短遊刃有餘。這樣就會從眾人中脫穎而出而容易讓大家接受,並且大家都會感覺你比較謙虛。說話的目的是為了讓對方聽進去並接受我們的主張,而不是盲目的表達。一個人的前途很多時候都決定在會議上。這樣不言的無為是不是比有言的有為更有作用呢。

  我們經常會發現修行越高,道行越深的人,言論越少,行動越少。因為他們了解道的性質,並遵循道的致虛守靜,所以稱之這樣的人為得道高人。老子深知道的性質說“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短短五千言的《道德經》影響了整個世界。諸葛亮了解道的性質,面對司馬懿的大軍在城門上氣定神閑的撫琴,以虛靜的氣勢化險為夷。筆勁於藏,蔣介從石台灣派美國提供的u2高空偵察機侵入我國領空被我導彈擊落,當時美國認為我國還沒有能擊落u2飛機的尖端武器。如此重大的新聞毛澤東卻只用了簡短的27個字輕描淡寫,沒有提起導彈,搞的甚是神秘,結果在國際上引起了渲染大波。蔣介石再也不敢輕易派飛機侵入大陸上空執行偵察任務了。這樣是不是虛靜和隱藏可以和張揚和主動的效果相媲美呢。

您正在瀏覽: 無為
網友評論
無為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