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雜文隨筆 > 遊記隨筆 > 朝聖路上:信仰構築的輝煌

朝聖路上:信仰構築的輝煌

手機:M版  分類:遊記隨筆  編輯:pp958

  布達拉,藏語意思觀世音菩薩道場。吐蕃王朝時期新建的這座菩薩居住的宮殿,宛若一枚中規中矩的金印,巍然聳立在陽光燦爛的金山上,紅白相間,自然樸素中不失莊嚴雄偉。屋檐下隨處可見的佛教八寶法器的鎏金銅飾,渲染出有別於內地佛教風格的藏地色彩。遠瞻,金翅飛檐、藏飾門窗和經幡搖曳,更讓膜拜之情心旌神搖。

  進入檢票口,便是一座千年門樓,古木的蒼翠和樓牌的滄桑相映成趣,宛若一對老夥計在訴說著陳年舊事。幾棵已過千年的老榆樹像歷經歲月磨礪的老人,靜穆在陽光下,安詳和藹、淡定從容,樹根下投射着清晰的明朗的光陰。這榆樹,在藏地也叫青燈樹,是專門做酥油燈燈芯的上好材質。

  布宮腳下的城池一律刷白,因稱雪域,是先前西藏政權辦公所在地,類似於現在的政務大廳,有馬廄、織布司、造幣司、民政司和僧侶學校、監獄等機構,限於一般工作人員辦公和居住。 上了台階,便是文成公主進藏的一座青石碑,高約4米,字跡完全模糊不清。從這裡就開始進入布宮“之”字形台階。圍牆都是燈芯草或青稞桿和着紅土澆築,塗著一層蠟光,熠熠生輝。在海拔3680米爬坡,心跳氣喘是正常的反應,所以隔不遠都有一樹綠蔭幾條石凳供人休息。其實,石板砌成的台階彷彿有人用清水抹布擦拭了一般,清凈無塵,隨意坐下來歇息,也不會覺得粘上塵土。

  東日光殿是進入布宮的第一座殿堂。在布宮之外,根本看不出這裡竟然還有一個籃球場那麼大的陽台,這裡有廁所、有休息間、有花圃、有商店,盡可在這裡養足精神,再沿着中央粉牆上那扇放着木梯子的門樓進入布宮。

  當腳步從直射的陽光下一步踏進白宮,幽暗的光陰和撲鼻的檀香,剎那間就震懾了魂魄,屏住呼吸,敞開心扉沐浴佛光的洗禮。紅塵的喧囂早已讓人三觀不清,但檀香的濃烈、出塵、高貴、霸氣,在一瞬間直抵心靈,衣袖盡粘,頓覺神清氣爽。幾縷陽光從窗格上一塵不染斜射下來,又從打着蠟光的三合土地面彈起,反射到烏紅的木柱上、圍欄上,泛着幽幽的聖光。也有那麼一縷,投射到靈塔鑲嵌寶石的金皮上,藍幽幽、金燦燦地蕩漾着神秘和威嚴。我不是信徒,但此刻在這種磁場震懾下,油然而生膜拜之情。很多遊客雙手合十默默祈禱;更有許多女遊客匍匐塔前長跪不起,有些遊客則用額頭貼着繪滿壁畫的牆壁或神龕久不離去。大廳里,人流涌動,但卻寂靜無聲,只有導遊宏亮的聲音穿過殿堂,引領思想魂接千載。柱身和粱仿上布滿了鮮艷的彩畫和華麗的雕飾,讓人目不暇接。廊道交錯,殿堂雜陳,空間曲折莫測,置身其中,彷彿步入神秘世界。 紅宮是達賴喇嘛的靈塔殿和各類佛殿,共有八座存放各世達賴喇嘛法體的靈塔,其中以五世達賴喇嘛靈塔為最大。殿堂高3層,中央供奉的五世達賴喇嘛靈塔通高12.6米,塔身用金皮包裹,耗費黃金3721公斤,塔面鑲嵌各種珠寶上萬顆。殿內還有十世和十二世達賴喇嘛靈塔,以及8座鑲有各種珠寶的銀質善逝佛塔等。達賴喇嘛寶座上方高懸清乾隆皇帝御書“涌蓮初地”匾額。殊勝三界殿,是紅宮最高的殿堂,供有清乾隆皇帝畫象及十三世達賴喇嘛花費萬餘兩白銀鑄成的一尊十一面觀音像。十三世達賴喇嘛靈塔殿,是布達拉宮最晚的建築,1933年動工,歷時3年建成。靈塔通高12.97米,是用優質黃金包裹的靈塔,塔面鑲嵌的珠寶有20萬顆珍珠塔,可謂世間珠玉寶石芸萃。殿內陳設着各種法器、祭器不計其數。珠光寶氣極盡奢華,怪不得藏族人說布宮聚集了世界一半的財富,真是眼見為實啊。

  西日光殿是早期修築的達賴喇嘛的起居宮,位於西白宮頂層。由福地妙旋宮、福足欲聚宮、喜足絕頂宮、寢宮和護法殿組成。如今對外開放的只有護法殿和倉央嘉措政務廳。在布宮成列的五世到十三世達賴喇嘛靈塔中唯獨缺失的就是倉央嘉措了。這位23歲就圓寂青海湖的少年活佛,雖然在位時間只有10年,但其情詩和傳說卻超過了其他活佛。每一撥導遊,都要在這裡聲情並茂朗誦一首倉央嘉措的情詩,《東山上》《那一天》《只為與你相遇》等詩篇成了耳熟目詳的美麗篇章,導遊是朗朗上口,遊客是如痴如醉。這裡的功德箱里,儘是善男信女們宿願的堆積,花花綠綠的鈔票層層覆蓋。連門框夾縫裡、神龕里也是面值不菲的鈔票,足見遊客對這位少年活佛的喜愛和敬仰。藏傳佛教高僧評價,“六世達賴以世間法讓俗人看到了出世法中廣大的精神世界,他的詩歌和歌曲凈化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心靈。他用最真誠的慈悲讓俗人感受到了佛法並不是高不可及,他的特立獨行讓我們領受到了真正的教義!”也正因為如此,倉央嘉措在藏傳佛教中一直被奉為六世,而把後來指定的六世達賴稱為七世。

  出得門來,太陽依然直愣愣地普照大地,瓦藍瓦藍的天空靜泊幾片白雲。彷彿從神秘莫測的輪迴里走了一遭,宗教的莊嚴和藏民的虔誠,無不從骨子裡感受到那種代代相傳、義無反顧、以身殉教的執著和堅如磐石!

  翹首東望,大昭寺前此起彼伏磕長頭的身影,我突然感悟這是一個生活得很虔誠、很踏實的民族。信仰,才是他們宿命的護身符。在他們眼裡,萬物皆是微塵、微塵都可成佛。所有的草木都有靈性,所有的山水都有諾言,所有的牛羊都有輪迴。每個人都有一顆純粹的心,心裡都種着一株菩提。於是,他們背靠青山,一邊牧馬放羊,一邊與神靈對話,過着簡單自然隨性的生活。

  佇立在這座因為漢人文成公主而修建的宮殿旁,我感受到1300年的櫛風沐雨,感嘆依山造勢的順應自然和建築本身的巧奪天工,更感慨信仰澆築的銅牆鐵壁。想當年新建布宮的一磚一瓦,都是通過信徒們肩挑背扛長途跋涉;每一顆天珠,都是通過募集幾千顆家傳寶貝進行火攻天成;每一寸金銀紋飾,都是無數信徒彙集幾世血汗。信仰的力量,彙集奇珍異寶,凝聚財力心智,終於構築了世間最高的寶殿。

  “沒有信仰,則沒有名副其實的品行和生命;沒有信仰,則沒有名副其實的國土”。想起美國著名詩人惠特曼這句話,不禁聯想到我們大漢王朝,腦際里,突然一片空白,不寒而慄,落荒而逃!

您正在瀏覽: 朝聖路上:信仰構築的輝煌
網友評論
朝聖路上:信仰構築的輝煌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