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初中作文 > 初三作文 > 讀《圍城》有感 1300字作文 ( 手機版 )

讀《圍城》有感_1300字

分類:初三作文  字數:1300字  編輯:得得9

  讀《圍城》有感

  高三(4)班葉盈

  “被圍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進去,城裡的人想逃出來。”這句話出自錢鍾書先生所著的《圍城》。小說的主幹是圍繞着主人公的婚姻與職業而展開的,各個人物大都加入了那場令人尷尬的“圍城”遊戲:進去的想出來,出來的想進去,實際上卻是出不來又進不去。作者藉此揭示人類根本的劣根性:人性的盲目。在這樣一種進進出出而又無可奈何的生存狀態中,人失去了目的性,就像無頭蒼蠅,最終在忙忙叨叨、糊裡糊塗中結束生命。

  所謂“時勢造就英雄”,小說描寫的是抗戰時期從上海到西南後方的一群受到洋化教育的上層知識分子,在感情和名利場中互相傾軋的灰色生活,揭示了當時社會的腐敗和西方教育的醜陋。主要人物方鴻漸是一個留學生,他善良而軟弱,聰明而虛浮,胸無大志,渾渾噩噩,一事無成。此外還有發國難財的教授韓學愈,靈魂猥瑣的大學校長高松年等一批灰色知識分子。作品以心理描寫見長,語言機智,幽默,犀利,具有強烈的諷刺性。

  讀了《圍城》,給我們留下的深刻印象的是;主人公方鴻漸的愛情、婚姻狀態,充分體現了舊中國知識分子在東西方文明夾擊下的生活困境和精神狀態。從更高的層面上說,也是寫了人生追求和事實困頓的深刻矛盾。

  方鴻漸是一個江南小縣的鄉紳之家的長子,由“名義丈人”資助留洋讀書,但他並沒好好珍惜這個機會,隨便聽幾門功課,興趣頗廣,心得全無,生活尤其懶散,還在四年中換了三間大學。為對自己的父母以及“名義丈人”有所交代更做出荒唐之舉,用金錢去換取一紙文憑,戴上“博士”的方帽,以求矇混過關。在歸國的郵輪上,他經不起已有未婚夫的鮑小姐的引誘,與她鬼混在一起,結果被人家玩弄於股掌之間。一個所謂的留洋學生,竟落得如此下場,多麼的可笑、可悲。

  方鴻漸去三閭大學前與蘇文紈的表妹唐曉芙有過一段“刻骨銘心”的愛情,但一系列的誤解造成了一個無可挽回的局面,兩人最後還是以分手告終。唐曉芙是令人難忘的,因為她差不多是書中唯一一個使人敢於去愛的女性。她並沒有加入“圍城”遊戲,惟有愛她才能使方鴻漸不太可能落入“陷阱”。這樣想時,就不能不特別為方鴻漸抱憾了。他分明錯過了這可能形成另一番生命境界的僅次一次的機會。

  最終方鴻漸與孫柔嘉結婚。是他並沒有經過深思熟慮,雙方都沒有完全了解對方的結合,也許是為了流言蜚語,也許只是一時衝動。然而,有一點是很清楚的,在沒有牢固感情的前提下談婚論嫁,而且還沒有徵得雙方父母的同意,如此草率而成的婚姻,導致的後果是他們的家庭矛盾重重。方鴻漸為了妻子,不惜與家人疏遠,而妻子卻不能體諒他的難處。兩人整天都在猜忌、煩悶中艱難度日,雙方肚子里都有自己的秘密,不能坦誠相對。這樣的家庭,沒有半點歡樂,沒有半點溫馨可言,有的只是吵架聲、啼哭聲。

  《圍城》的比喻,辛辣犀利,幽默深邃,是本書獨特的風格。作者常常藉助寓怒罵嬉笑於諷刺的比喻方法,勾划群醜的畫像,深刻揭露和批判了當時惡俗橫流的社會,腐敗不堪的政治,從而表達了作者對社會人生的看法。

  凡真正出色的文學作品,都具有一種抗理論分析力,任何自認為深透、精彩的理論都會在它們面前顯得乾癟又捉襟見肘。儘管《圍城》本身並不朦朧,但我們讀後的感覺仍然是大于思想、大於語言的。

  讀了《圍城》,你會覺得自己周圍的一切,包括自己原來頗為熱衷的一些東西,都增添了不少喜劇色彩。

您正在瀏覽: 讀《圍城》有感1300字作文
網友評論
讀《圍城》有感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