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初中作文 > 初三作文 > 流水過天平 1400字作文 ( 手機版 )

流水過天平_1400字

分類:初三作文  字數:1400字  編輯:得得9

聽說過河水要用磅秤來衡量的么?有的,當一個流傳了兩千多年的故事從那半禿的老頭兒口中講出來的時候,你註定要為自已的孤陋寡聞而慚愧了。交二十元錢,便可坐上一條木製的小船在這渠河上一游,老頭兒會用半生不熟的普通話向你介紹,這裡有河沒渠的歷史和發大水的災難,有河有渠的開鑿、修復和發大水后的綜合利用…… 

  我沒聽清楚都說了些什麼,但見大石碑上鮮明地鐫上: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靈渠。 

  一般人去桂林,大都會鍾情於鬼斧神工的桂林山水,也不會忘記到甲桂林山水的陽朔去,卻很少有人會留意桂林還有靈渠。靈渠與都江堰、鄭國渠一起稱為秦朝時期三大水利工程。作為我國古代著名水利工程之一的靈渠,位於桂林以北六十公裡外的興安縣境內,開鑿於公元前219年,建成於公元前214年,全長為三十七公里,有南渠北渠之分。南渠之水流入灕江占水量十分之三,北渠之水流向湘江占水量十分之七。我們知道,長江之水向東入東海,珠江源流則向東南注入南海。先秦以前的歷史上,兩河互不相干,自從有了靈渠,便溝通了湘漓二水,也溝通了長江與珠江的水脈相連 ,而更重要的一點,它開啟了我國中原地區與嶺南地區最早的通航道。據記載,靈渠上曾建有多座陡門,這一座座陡門經順次啟閉,可調節增高或降低水位,既便於舟楫,又利於灌溉。陡門是船閘的先導,為世界上最溺的通航設施。近代,由於陸上交通的興起,靈渠航道的作用已逐步消失,但作為水利灌溉工程,靈渠千百年來一直發揮着無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夏日的靈渠,水明如鏡。沿着南渠往北而行,但見岸上立着一座高達數米的大尊石,名曰——飛來石。確如上天的饋贈,周遭曠野都是平地,為何獨此一石?飛來石有如守護神一般立在渠河邊,吸引了一撥又一撥人的眼球,細細讀來,上面不僅刻滿了歷代文人墨客的手跡,還有各個歷史時期洪水暴發的水位標記。陳列館里,是二戰時期盟軍將士殉職於貓兒山上搜集來的戰機殘骸片,庭院邊上,千年的老樹還在一口一口地吞噬着古石碑刻,很想搜尋些許有關陡門的芳跡,然而,日月更替,世事變遷,這裡的沿渠只有部分頹敗的陡口。陡口旁,郭沫若“與長城南北相呼應,同為世界之奇觀”的墨跡赫然在目,而陡門早已堙沒於浩如煙海的歷史中…… 

  在尚存較大的南陡口前,便是一大片分水塘。小船在分水塘上盪划,向前,向前 ,有一片一時分不清水流走向的水面,水面上邊有一塊酷似鯨魚嘴的人工渚岸,叫鏵嘴。正是這個鏵嘴,把上流而來的水面犁出兩部分,作三七分,三分水流向灕江,七分水派給了湘江,分派后的水流,為了證實是否三七份量,還必須經過天平來“衡定”(泄水),因而,在鏵嘴后左側便有了一長溜大天平,在鏵嘴后右側便有了一長溜小天平。這大小天平是由無數的巨石塊一塊塊重疊鑲嵌而成,遠遠望去,狀如巨蟒上的鱗片塊塊,水在鱗片上緩緩地“過稱”,形成了了著名的湘漓分派景觀——流水過天平。鏵嘴后的渚岸上連着大小天平交叉點,立着一塊大理石砌成的大法碼,經鏵嘴的分割,天平與法碼的仔細衡量,那超荷的水量便瀉入了湘江的故道。故道早已難覓其蹤,只有故道河口還殘留着古樹與朽木以及無數的卵石,彷彿在輕輕地陳說:歷史上這裡曾經是何等的輝煌! 

  多少年代過去了,站在這曾開歷史先河的鏵嘴上,望着那一塊塊巨蟒鱗片,我們想象,沒有先進的生產力,沒有現代水泥鋼筋這些建築材料,遠古的先人們,他們是如何把這靈渠開鑿疊壘而成的呢?當三七分派的流水歷經地貌變遷和歲月的檢驗,至今依然發揮着調節珠江水系和長江水系的作用時,這不能不教我們當代人為祖先們的智慧、勤勞而倍感驕傲和自豪。

您正在瀏覽: 流水過天平1400字作文
網友評論
流水過天平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