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小學作文 > 五年級作文 > 先“背”課後備課 3000字作文 ( 手機版 )

先“背”課後備課_3000字

分類:五年級作文  字數:3000字  編輯:pp958

先“背”課後備課 標籤:備課作文 課後感作文 課後作文

先“背”課後備課

  湖州市吳興區弁南小學

  管艷 

  2月初,閱覽08年第一期《小學語文教師》。 

  對於期刊內《“課文背出來了再備課”》一文,筆者所講述的上海著名特級教師賈志敏老師指導學生盧雷進行《開國大典》備課的故事,我記憶猶新—— 

  還未備課,賈老師的第一句話就問盧雷,“課文會背嗎?”當時盧雷說自己不會,他立即要求盧雷“課文背出來了,再來找我備課” 。賈老師一句簡簡單單的“課文背出來了,再來找我備課”,卻讓我久久地陷入了沉思…… 

  古語有云:讀書百遍,其義自見。這句話深刻地闡述了讀書的重要性。讀,是語文教學的根本,語文離開了誦讀,就不稱其為“語文”。然而,作為語文老師的我,誦讀能力怎麼樣呢?在檢查學生課前預習、課後強化的時候,我是否能夠以身作則地進行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誦讀呢?是否我已經失去了對學生身先士卒的示範指點呢?時下又有幾個語文老師能在自己的學生面前背書給他們聽呢?日常學習時,我們是否只顧着滔滔不絕地傳“道”,而忽視了對學生誦讀能力的培養?課堂教學中,是否已經失去了很多學生琅琅的誦讀之聲? 

  如果你,曾幸運地走進賈志敏老師的課堂或聆聽到他的講座,你就會發現——無論是對經典課文的誦讀,還是對精彩習作的記憶,賈老師都能夠脫口而出。已經不再年輕的賈老師,可以為我們展示多篇文章的熟讀成誦的基本功,那一篇篇或長或短的課文都能在賈老師滔滔不絕的背誦中“活”了。當我們為賈老師居然有這般清晰的記憶,這般流暢的表達,這般敏銳的反應,這般遊刃有餘的課堂教學驚嘆時,也不難理解賈老師背後所蘊涵的,又何嘗不是對一篇篇美文熟讀成誦的結果呢?我想到大概這就是,功夫在教外,功夫在讀中吧! 

  “課文背出來了,再備課!”——這話多麼的擲地有聲啊! 

  在我校07學年上半學期的語文教研活動中,年輕的王國斌老師所教學《廬山雲霧》一課,讓人印象極為深刻。 

  上課的音樂聲響起,伴隨着悠揚“神秘園”,王老師開始了對“廬山雲霧”詩一般的誦讀——“古往今來,人們提到廬山,常常把它和雲霧連在一起。蘇軾的名句‘不識廬山真面目’,更使遊客對廬山雲霧產生了神秘感。……” 

  整整40分鐘的課堂,他的目光沒有一刻是盯着書本,卻時刻深情地看着學生——原來,王老師早已把課文背誦地琅琅上口,惟妙惟肖。是啊,廬山雲霧的瞬息萬變,廬山雲霧的趣味無窮早已在王老師抑揚頓挫的背誦中,生動形象地展示在了學生和聽課老師的面前。課堂氛圍宛如廬山雲霧,時而風起雲湧,時而飄飄悠悠,學生和聽課老師猶如文中那位“清代學者”,個個心醉了…… 

  無獨有偶,不久后的一次教研活動,我有幸聆聽了浙江省青年名師肖紹國老師教學《姥姥的剪紙》。在學生自由朗讀的基礎上,肖老師示範朗讀,他時不時地拋開課本,面對學生誦讀,聲音渾厚,情感濃郁。學生隨即體會了姥姥的心靈手巧和舐犢情深,融入了笑源的心夢之境和對童年的眷戀、對親人的感恩之情中,隨後學生的朗讀也傾情投入。不知不覺地課至正酣時,經典銀幕金曲《A time for us相處歲月》的旋律開始緩緩流淌,肖紹國老師飽含深情地娓娓道來: 

  剪呀剪,拴呀拴,剪只兔,剪頭牛,牢牢拴住蘿蔔頭。姥姥的剪紙拴住了我的幼年時代,拴住了我上學前的一個個密雲多雨的盛夏,後來我上學了,小學、中學、大學——越走越遠了,還拴得住我嗎?何以見得? 

  是呀,思念之心、依戀之心、懷舊之心、感恩之心、回歸之心統統被姥姥的剪紙拴住了…… 

  有一首歌這樣唱着:(教師輕聲哼唱)我來自偶然,像一顆塵土,有誰看出我的脆弱;我來自何方,我情歸何處,誰在下一刻呼喚我…… 

  朗誦讀完,在場老師和學生情不自禁地鼓掌。學生在肖老師的深情演繹中,用一顆感恩的心記住了親人、故鄉永遠是自己情歸的港灣,懂得了感謝親人、感謝命運、感謝生活…… 

  以上兩節課堂中,老師的背誦帶給了學生強烈的心靈衝擊。這樣的精彩,源於兩位教師對“讀”的內涵的深刻體認。我們能裁度猜度出:備課時,他們對讀下了多少苦功! 

  現在,我們探討有效課堂,提出有效課堂要藉助於有效的備課。有效的備課要藉助於對教材的把握程度,那麼,是否有效課堂也取決於老師對文本“讀”的備課呢? 

  聽各位名師的課,我們都會十分關注他們的教學設計。其實,名師課堂的精彩,最根本的還是來自名師們對教材的“讀”啊! 

  還記得05年,我在踏上講台不久后的一次課堂教學中,非常幸運地得到了我省著名特級教師盛新鳳老師的指導,盛老師的指導真是讓人受益匪淺。 

  當時,我初次接觸新課標,初次擔任中段教學任務,“勇於發現、勇於實踐、勇於創新”的我正開始人教版實驗教材第六冊中頗為打動人心的課文——《她是我的朋友》的教學。儘管是隨堂課,我仍毫不含糊地進行了充分的課前準備。所備之課,也自認為是博採眾長,探究創新的結果。可是,實際教學並不近人意,在朗讀文本時,多數學生讀得勉強有點感情、讀得有滋有味的更是屈指可數。課後究其原因,盛老師並不責問什麼,只是拿起課本,看着我靜靜地說:“告訴我,從課文中,你讀懂了什麼?”此時,我才如夢初醒,老老實實交待自己先查了各種資料再備課,至於課文只是匆匆讀了5、6遍,並沒有去深究啊! 

  是的!“讀”書第一,一點不假。正像盛老師所指正的那樣,備課不備“讀”或少備“讀”是我這節課所呈現問題的關鍵所在。從某個角度說,我讀得有多好,課堂上學生的閱讀體驗就有多深。如果我對文本讀得越透,視覺越獨特,那麼學生的體驗就越深刻!只有這樣,備課也才會有我自己的個性! 

  盛老師寥寥數語,卻給了我極大的啟示:備課,我們一定要先“讀”課——必須讀得正確、流利、有感情。凡是讓學生看我們老師讀的地方,最好我們能背出來。在課堂上,我們的表情和手勢也要經過反覆琢磨,只有備“讀”時,在“聲”和“情”上下足了功夫,上課時才能做到聲情並茂。 一篇人教版小學實驗教材課文,通常只有幾百字,偶爾才上千字。儘管小學階段的語文教材篇幅都不算長,但是文中蘊含的思想,作者字裡行間滲透的情感,謀篇布局的方法以及作者處理語言文字的技巧,絕不是老師粗讀一兩遍就能全面掌握的。假使我們認為,小學課文大白話,平淡無味,翻兩遍就認為自己懂了,那麼我們就不能進入教材意境。不下點苦功夫,哪能把文本精華髮掘出來呢?語文老師鑽研教材,猶如沙裡淘金,只有多讀,多背,才能汲取其中的營養,更何況選入教材的課文大都是文質兼美的,不少課文還是名家名篇,我們備課時必須得讀熟練了,最好能脫口而出(如果遇上要求學生背誦的片段、文章,我們自己首先要熟記於心。),才能創設一個個性化的課堂啊! 

  從那以後,每每備課,我時時不忘將課文認認真真地讀上五遍,並標記上段落,划好生字詞,再寫上批。在此基礎上,我再要求自己把課文多讀幾遍,讀熟,直至能夠聲情並茂地在學生面前范讀課文,常常不用看教科書就可以把原文或精彩的片段背出來,讓學生感到驚訝!同時,我也很少再為一讀書就忘記情感的投入而擔心了。 

  教學《觀潮》,我在指導學生朗讀時,幾次要求學生把書放下——“看老師讀”。當我毫不含糊,聲情並茂地范讀(背誦)起 “午後一點左右,從遠處傳來隆隆的響聲,好像悶雷滾動。頓時人聲鼎沸,有人告訴我們說:潮來了!……”。還沒有讀完,學生就情不自禁地響起了一陣熱烈的掌聲。課後,當學生得知我能有聲有色地范讀,正是平日“讀”占鰲頭,文章不厭百回讀的結果時,頓時個個肅然起敬。學生的模仿力是相當驚人,看了我的誦讀之後,他們朗讀、背誦課文都比以往認真得多了,不僅語氣、語調,就連我連朗讀時的表情神態也開始注重起來了。現在的我,只怕是不想先“背”課,後備課都不行了。 

  “看老師讀”,還能激發起學生的朗讀興趣,調動起他們朗讀的積極性。當老師在有聲有色地范讀時,對學生朗讀的引導是潛移默化的。有效的讀,能讓學生動口、動眼、動腦、動耳,全身心地投入,提高學習效率。只有認認真真地朗讀課文,才可能真正學好語文,並發展為一種責任感和事業感。可見,老師在備課前能“讀”課,如若能 “背”課,對學生的影響是多麼重要啊! 

  正如上海著名專家吳忠豪教授所說,多讀、多背,是古今中外一致公認的學習語言的基本規律。漢語言文字固有的音韻美、意境美、形象美以及文章思路的邏輯美,文章結構的嚴謹美,我們只有通過反覆吟誦,才能品嘗“文中味”,悟出“文外味”,回味出語言文字的餘音、餘韻和余意來。背誦,則是在反覆吟誦的基礎上,熟讀成誦,把文字讀“活”,誦讀出“老師自已帶有鮮明個性的理解”,讓課文呈現“令人同喜同悲、同歌同泣的有生命氣息的世界”,才能將淺顯簡易的課文“演繹成豐富而生動的課堂世界”,進而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與感受,為說話和寫作積累豐富的語言材料。 

  聆聽於永正老師執教的《第一次抱母親》一課,真是極大的享受,嘆為聽止!可是,誰能想到執教前一天的晚上11點鐘多,於老師還在房間里捧着書,一遍又一遍地朗讀。於是,第二天的課堂響起了經久不息的掌聲,甚至有的學生感動得熱淚盈眶。 

  誰又曾知道?王崧舟老師在備《草船借箭》時,一口氣讀了13遍,才終於有了自己的感覺,精妙的教學設計才呼之欲出。 

  儘管如此,據了解多數語文老師備課時很少會將課文讀七八遍的,有的甚至是沒有出聲“讀”一遍。一上課,多數老師總是急着去看參考資料,急着去看名家教案,急着去寫教案。甚至少數老師將備課簡單地等同於寫教案,以為教案寫好了課就備好了。教案是一定要寫的,但寫教案絕對不等於備課!寫教案是備課,而鑽研教材、朗讀課文、思考教法等也是備課,是隱性備課,“隱性備課最重要”。我們在備課時要在理解作品思想感情的基礎上能夠聲情並茂地把課文朗讀出來——要感知性的讀,初讀時,必須把課文讀正確,不能添字,不能漏字,不讀破句子;知道課文主要內容;要理解性的讀,通過反覆的朗讀,把課文重點片段讀懂、讀暢、讀出節奏感來;要品味性的讀,在理解的基礎上,把課文內在情感讀出來,把課文味道讀出來。接着才是寫教案(寫教案只不過是備課的最後一個環節)。 

  試想自己都沒有將課文讀懂,我們又怎麼能引導學生去讀懂課文呢?在這方面,我們真的應該好好向賈老師、盛老師和於老師等各位前輩好好地學習才對啊! 

  如果,希望明天的課堂能夠精彩紛呈?那麼,就讓我們從今天開始——先“背”課,後備課吧! 

參考文獻: 

  1、課堂節奏的修辭化解讀《國小學語文教學論壇》2007(3) 

  2、課文背出來了再備課《小學語文教師》2008(1) 

  3、案例評析《江蘇教育》2007(11) 

  4、《語文課程標準》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您正在瀏覽: 先“背”課後備課3000字作文
網友評論
先“背”課後備課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