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散文 > 經典散文 > 千佛山佛跡

千佛山佛跡

手機:M版  分類:經典散文  編輯:得得9

  佛教自2000多年前從印度國傳入后,便在這片大地上遍地開花,之後在梁朝達摩祖師隻身來到中國,傳授佛法,止於六祖慧能,自此創立了禪宗五大派。期間雖歷經多次卻難,可從未因此而終止求法的過程,最終發揚成了與儒、道齊名的三教之一,而最終與“儒、道、佛”的三教合流。同樣在齊魯大地上,濟南的千佛山正是佛教石窟雕像藝術的匯聚之地,集數千年佛教文化的傳承,演繹着佛法的精妙。

  千佛山位於濟南市區的南部,海拔高度258米,古時稱靡笄山、歷山,又稱舜耕山,在隋代於此開鑿佛像后,岩石鐫佛,遍布山崖,逐改稱“千佛山”,沿襲至今。千佛山歷史悠久,有着深厚的佛教文化底蘊,記載着眾多的歷史典故和民間美麗的傳說故事。唐朝段成式在《酉陽雜久且》中記載了歷山的來歷:“齊都接歷山,上有古鐵鎖,大如人臂。繞其峰兩浹。相傳,本海中山,山神好移,故海神鎖之,鎖斷,飛來此矣。”現在登上山頂,有一把大鐵鎖,穿在手腕粗的鐵鏈中間,盤繞在山石上,演繹了這段離奇的傳說。山中的每一處古迹大多有着相關的歷史傳說,為遊人所津津樂道。

  以“千佛”命名的山自然是遍布着無數的佛像石刻和寺院,隨意的觀望即可見到佛像立於道旁或刻在山崖的石壁上,寺院在樹叢中隱現,耳邊均是佛樂聲聲,完全置身於廣博的佛法世界,感受到佛所帶來的清凈與祥和。佛像石雕大多集中在興國寺后的千佛崖上,最早造像為隋代的六十餘尊石佛。在千佛崖下還有極樂洞、黔婁洞和龍泉洞,其中極樂洞中十六尊佛像最高達三米。隋開皇年間,依山勢鑿窟,雕佛像多尊,並建“千佛寺”,漸有千佛山之稱。至唐貞觀年間,重新修葺,將“千佛寺”改為了“興國禪寺”。

  千佛山風景絕佳,東西橫列如屏,林木茂盛,登山路盤旋而上,蜿蜒迴環,有松柏夾道,濃蔭蔽日。楓樹還是千佛山一大特點,從山下到山上,種植了各種各樣的楓樹,當地居民叫它們菩提樹。這些楓樹不僅栽植年代久遠,長勢繁茂,而且樹姿優美,葉形秀麗。每當秋季來臨之際,葉片逐漸變為紅色或黃色,飄落於路旁,分外引人眼目。自古以來,秋楓之美,楓葉之態均是文人們詩興迸發之時,紛紛賦詩吟詠加以描繪,此時正是“染得千秋林一色,還家只當是春天”的感覺。沿途還有唐槐亭、雲徑禪關坊。自半山北望,可見卧牛山、華不注山、鵲山、鳳凰山、標山、葯山、北馬鞍山、粟山、匡山,九峰峭立,借用李賀“遙望齊州九點煙”詩句,建“齊煙九點”牌坊於盤路中。站立坊內遍觀四處,樹木繁密,佛雕寺院隱沒其間。

  沿登山道拾級而上,夾道兩旁林立佛像無數,姿態各異,巨大的卧佛神態安詳。途中有一唐槐亭,亭旁古槐一株,相傳唐朝名將秦瓊曾拴馬於此。登上半山間的一覽亭,憑欄北望,若是氣候適宜,近處大明湖水面如鏡,遠處黃河奔騰如帶,泉城景色可一覽無遺。建於清乾隆年間的雲徑禪關坊,正面刻有“雲徑禪關”四個字,它是由濟南書法家黃立孫所題寫。其意是:寺院高聳,雲霧繚繞,人們至此進入佛門聖地。反面刻有“峰迴路轉“藉以形容此處之險峻。往前走還有乾隆御碑,碑上刻着乾隆皇帝下江南遊覽千佛山時題寫的一首有關風光的詩,詩中主要描繪了千佛山的秀麗景色和千姿百態的石佛雕像。如此名人古迹處處可見,極盡讚美山中的景色和佛法的博大精深。

  千佛山上的石佛雕刻集中在興國寺后的千佛崖上。興國寺是濟南最大的佛教寺院。在寺門外西南上方的山崖上刻有"第一彌化"四個篆體字,每字約有4米見方。千佛崖上歷代刻有石佛無數,年代悠久,具有很高的古代雕刻的藝術價值。東側的佛慧山上也有雕刻石佛,其中主峰山麓有一佛龕,內有一尊頭部佛像,高7米,寬4米多,俗稱“大佛頭”,這是一種十分罕見的石雕。

  興國禪寺居於千佛山山腰,是千佛山的主體建築。依山勢地形,鑿壁建屋,高低有分,錯落有致,背靠岩石,面開大門,側邊岩石均鑿佛像,羅列在前後左右。寺內有大雄寶殿、觀音堂、彌勒殿、對華亭。山門朝西,兩側鐫有楹聯:“暮鼓晨鐘驚醒世間名利客,經聲佛號喚回苦海夢迷人”。 是由清末秀才楊兆慶所寫。儘管遊人無數,可又有幾人能真正驚醒而迷途知返呢。南側千佛崖上,存有隋開皇年間的佛像130餘尊佛像,均依山壁凹凸其形,雕琢出大小不一,神態姿勢各不相同的佛像。無論你行走在哪個位置,眼前總能見到佛像,隱現於山體間的樹木叢林。

  在觀音園內,一尊巨大的觀音塑像站立於蓮花壇上,右手持柳枝,左手托凈瓶,安祥的面容透出對萬千世界的慈愛。水池裡眾多菩薩端坐在蓮花座上,神色凝重,姿式端莊,清澈的池水,翠綠的樹木,牌坊門楣上的“慈航普渡”、“普施甘露”等題字,園內石碑上有“眾善奉行,諸惡莫作”以此告誡世人,牆壁青石板上是線條優美的佛法圖畫,無處不是佛法文化的體現。

  在寺的后側邊就是千佛崖,其中有隋朝鐫刻的佛像,還有唐貞觀年間建造浮雕群。石窟造像源於印度,自隋朝始傳入中國,之後在中國的各大名山崖壁上開鑿出了具有極高藝術的佛像,是佛教文化在這片大地上得到發揚光大,進入佛文化的鼎盛時期,融合於中國的故土文化,與儒道並駕齊驅。

  在千佛山還能找到儒教與道教的蹤跡。歷山院是融合儒、道、佛三教合一的大雜院。內有舜祠、魯班祠、文昌閣、一覽亭。門額上“歷山院”三個大字是集乾隆的字而成。舜祠就是祭祀大舜的祠堂。在千佛山所有的建築中,舜祠的年代最為久遠的,祠堂中,舜帝的雕像就在正當中,旁邊是他的兩個妻子:俄皇和女英。後面是他四位家臣。三聖殿內正中所供奉的三座雕像就是三聖——堯、舜、禹。堯在中間,舜左禹右。殿內的四周刻有壁畫,南壁上是大禹治水,北壁上后稷耕作,東壁是治理九州。

  文昌閣中供奉着折文昌帝君,他的兩側分居者魁星和朱衣。他們都是中國神話中主管文運的神靈。文昌又名梓潼帝君,道家聲稱玉皇大地命其掌管文昌及人間的功名利祿。魯班祠里供奉着的是木匠的祖師爺魯班的塑像,他發明了鉅,曲尺,墨斗,攻城的雲梯等工具,有許多工具現在還尚在使用。

  在千佛崖下石洞匯聚了許多的佛像,組成了一個佛像群體。龍泉洞內有20餘尊佛像,洞上樹木繁茂,山風吹來時,洞口發出的聲音猶如龍吼,所以人們將此洞叫做“龍泉洞”。此洞是半天然半人工形式,洞深2米。洞內有泉水經石縫過濾后滴下來。極樂洞內有20餘尊佛像,是千佛山上保存最完整的一組佛像,洞內正中的這三尊佛像,中間是阿彌陀佛,左邊是觀世音菩薩,右邊是大勢至菩薩。阿彌陀佛是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也是佛祖,因為這個原因,此洞便稱“極樂洞”。黔婁洞中的石刻記載了隱士黔婁在此隱居的傳奇故事。他是一位著名的隱士,崇尚道家思想,一生安貧樂道,修身養性,不事王侯,早年在這裡鑿石為洞,終生不肯下山。這些洞內的人物造型奇特,他們都代表了一個時代人們的信仰,從他們身上了解到更多的經典文化,為他們造像立傳,也是當時的精神寄託,由此傳承至今,形成了各家文化的象徵。

  在千佛山北麓的萬佛洞,是集我國莫高集錦、龍門精華、麥積廳觀、雲崗薈萃等著名四大石窟之精華於一洞,經過精湛的藝術濃縮、重構,塑造佛主、菩薩、弟子、天王、力士28888尊,整個洞深達600餘米,其中最大的卧佛長28米,最小的僅20多厘米。分別集中展現了北魏、唐、宋各時期的造像藝術之風彩,是佛像雕塑藝術最集中的展現。洞壁上的佛像,千姿百態。有寫實圓雕者,有頭斷者,有殘臂者,有風化者,有肢體健美者,有雍容爾雅者,有高鼻深目者,有曲眉豐頰者,有發絡垂肩者,可謂景象萬千。由萬千彩塑和壁畫構成一座思接千載、視通萬里的石窟藝術博物館,頗為壯觀神秘。入口的“萬佛洞”是由趙朴初題名的。

  萬佛洞完成於唐代永隆元年。洞窟呈前後室結構,前室造二力士、二獅子,后室造一佛二弟子二菩薩二天王,是龍門石窟造像組合最完整的洞窟。窟頂有一朵精美的蓮花,環繞蓮花周圍有碑刻題記。正壁主尊阿彌陀佛高約4米,端坐於八角形束腰須彌蓮花座上,面相豐滿圓潤,兩肩寬厚,神情安詳肅穆。主佛施“無畏印”,表示在天地之間無所畏懼,唯我獨尊。還在束腰部位雕刻了四位金剛大力士,其奮力向上的雄姿與主佛的沉穩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更加襯托出主佛面容的慈詳。後壁刻着五十四枝蓮花,每枝蓮花上各坐一尊供養菩薩,或坐或站,或斜倚,或背靠,有的手持蓮花,有的凝神靜思,姿態萬千,構思新穎奇特。南北佛像壁畫雕各有多尊伎樂人和舞者。伎樂人手持各種樂器,形象生動傳神,似乎已陶醉在自己奏出的天籟中。舞者體態輕盈,姿勢優美,衣袂飄飄,彷彿正在精心演繹最曼妙的舞蹈。洞外南壁雕有觀世音菩薩像,右手執麈尾,左手提凈瓶,表現了“萬法皆空歸南海,一塵不染靜禪心”的佛家至高境界。

  走在萬佛洞內,沿着彎曲不一的幽深通道,石壁上布滿了各種神態各異的佛像,或刻或雕,或凹或凸,一種萬眾成佛的氣氛撲面而來,幽暗的光線下,浮雕效果特別富有靈感,這些佛像彷彿顯得靈動而具有生命的動態,是石窟浮雕造像藝術最完美的體現,薈萃了眾多佛像雕刻藝術的精華,是佛教文化最高成就的象徵,無以倫比的浮雕群像也是世界宗教信仰的在這片土地上的展現。

  走出洞外,感覺到千佛山就是佛教文化的匯聚之地,隨處可見的浮雕群像演繹着大千世界的精妙。不遠處一尊金燦燦的大佛盤坐在山崖邊的廣場上,巨大的蓮花座壇,這是仿樂山大佛的造像,佛像高15米,面容慈祥的注視着世間萬物,迎來送往着每一位遊人到來或離開,芸芸眾生或許會在佛的感召下會有所醒悟,以博大的胸懷接納人間的所有生靈,營造祥和的家園。

您正在瀏覽: 千佛山佛跡
網友評論
千佛山佛跡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