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繡河山之---靈山佛影(一)
手機:M版 分類:經典散文 編輯:得得9
靈山大佛位於無錫太湖之濱的馬山秦履峰南側的靈山地區,與靈山梵宮、五印壇城組合成迄今為止國內最大的佛教建築群。面朝碧波浩瀚的太湖,背靠四季常綠的青山,演繹着佛法世界的宏偉與精妙。
沿着環太湖蜿蜒的公路,遠遠的即能看到聳立在靈山山麓的大佛,光耀四射,萬頃太湖水波光粼粼,四周青山林木蔥鬱。據傳當年玄奘西天取經歸來后前往江南傳法,遊歷東南到此,來到現在太湖邊的小靈山,特往馬山拜會長安舊交杭惲右將軍。杭惲是馬山人,朝中為官數載后解甲歸田於馬山,唐僧來到馬山,感覺層巒叢翠,水波蕩漾,周邊景色非同一般,大為讚賞,曰“無殊西竺國靈鷲之勝也”!於是就給此山起名“小靈山”。 在印度的靈鷲山,就是釋迦牟尼得道成佛的地方,是西方著名的佛教聖地,而篤信佛教的杭惲也捐出這處山田作為寺產,造了小靈山寺,從此香火代傳。最初時是祥符禪寺,始建於唐,傳為玄奘法師賜禪小靈山時初建,歷宋、元、明、清乃至近代,已有千餘年歷史。寺院經歷千年的滄桑變遷,現在的靈山景區規模空前,是經過60餘位全國文化、建築、藝術、文博、工藝美術界知名人士和佛教界大德高僧、佛學專家的慎重研討后完成的結果,擴建成了宏大的佛教道場,成為當今中國佛教界之最。所以這裡就取名“靈山勝境”,而這塊匾額是精通梵文的季羨林先生所寫,同時並以紀念唐僧、杭惲的一段功德,也表示這裡與西天靈山的一脈相承。
呈現在景區門前的照壁,照壁全長39.8米,最高處7.2米,規模亦為全國之最。照壁立於七色蓮花池中,蓮花是佛教的吉祥花木之一,相傳佛祖出生后即會行走,走出七步,每一步都是一朵盛開的蓮花,這就是“七步蓮花”的典故。照壁的南立面為“靈山勝會”大型石雕,取材於佛經上佛祖西方靈鷲山說法,諸佛菩薩秉承聽經的典故,這組石雕上會聚了佛祖、四大菩薩二弟子、五百羅漢等佛教人物。照壁的北面為“唐僧賜禪小靈山圖”,是關於靈山的一段歷史典故。
佛經有云:凡新佛像落成,必得經過開光,其神聖意義方始具備。靈山大佛於1997年11月15日舉行開光盛典,由當今世界三大教派高僧大德共同主持。現場由萬盆鮮花,千米黃絹妝點。五百米朝聖之路遍插佛旗,二百一十八級登雲道滿植金菊,千棵喬木黃布裹身,萬羽信鴿繞佛飛翔。梵音裊裊,鼓樂交鳴,再現佛佗住世之景;信眾雲集,焚香頂禮,盡顯我佛歸心之德。是日,瑞靄低垂,隨着輕風在大佛周圍緩緩舞動,大法師曼妙的經聲,祥雲飄升,霧靄盡散,佛祖慈顏顯現:雙眉半彎,似笑未才智;慈目微閉,欲語可先聞。萬眾虔誠禮拜,默許心愿,法喜盈會,盡顯吉祥時。
在九龍灌浴的大廣場上,水池的中央聳立着巨型的佛壇雕塑。根據佛教典籍《本行經》記載:佛祖釋迦牟尼一誕生就能說話會走路,他向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各走了七步,每走一步,地上就開出一朵蓮花。他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說道:“天上天下,唯吾獨尊”,這時候花園裡忽然出現了兩方池水,天空中出現九條巨龍,吐出水柱,為其沐浴凈身。但見圓形的大理石水池的四周,九條飛龍昂首向上,八個形態各異的供養人環繞而立,中心一座巨大的蓮花銅雕有四個威武的大力士托起,蓮花銅雕的底部四邊精美的浮雕是佛祖弟子,整座雕像莊嚴而雄偉。當《佛之誕》的音樂聲漸漸響起,動態群雕“九龍灌浴,花開見佛”則再現了故事中的絢麗景象。四周的噴泉徐徐的隨着音樂噴射出水柱,水霧瀰漫在四周,一座含苞待放的巨大蓮花銅雕的上端,一朵巨大的蓮花瓣徐徐綻開,顯現出一尊高達7.2米全身鎏金的金身太子佛像,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從蓮花中緩緩升起。這時,九龍口中一齊噴射出數十米高的水柱,為太子佛像沐浴。頃刻間,廣場四方鼓樂齊鳴,噴泉百態千姿。太子佛像在巨幅水幕中順時針環繞一周,象徵著“花開見佛”、“佛光普照”。隨着樂聲漸弱,蓮花花瓣包裹着太子佛像緩緩合攏。整個過程給身臨其境者以無比的震撼,領略了佛法世界的精妙與偉大。
位於佛手廣場行道左側的巨掌,是號稱“天下第一掌”的佛手。是按靈山大佛右手複製,且形狀大小完全一樣的銅質手掌,它的總高度為11.7米,寬5.5米,手指直徑一米,總重量達13噸,掌心的千輻輪,直徑達2米。在此處設置這隻巨掌,可以更直觀地感受88米靈山大佛的宏偉,將右手獨立,供大家瞻仰、撫摸以沾靈氣。還因為這隻右手的印上是“施無畏印”,佛教的說法是寓意除卻眾生痛苦,撫慰眾生心靈,佛掌心的千輻輪,是佛的三十二相之一,喻示法輪長轉之意,佛手指之間,有膜相連,象水禽足趾的蹼一樣,稱為手足縵網相,也是佛的三十二相之一。撫摸親吻一下佛手,接受佛性的熏陶,表達對佛的崇敬,在寧靜、祥和、清心中,予以領悟禪機。
在廣場右側是“百子戲彌勒”的大型青銅浮雕像。“容天下難容之事,笑世間可笑之人”的笑口彌勒的形象,斜倚而卧的彌勒神情和藹,笑容可掬。彌勒是佛教中的八大菩薩之一,又稱阿逸多菩薩,是佛祖的繼承者,後人尊稱為“彌勒佛”。在中國則認做是“布袋和尚”,相傳是五代後梁時期(即現在的寧波奉化)的僧人,不知名氏,來歷不詳,笑口常開,蹙額大腹,經常佯狂瘋顛,常挎着布袋,所以後人稱之為“布袋和尚”。在廣場上的彌勒碩大的身體上,塑有整整一百個正在嬉戲耍鬧的小頑童,各個形神各異,栩栩如生。他們有的在疊羅漢,有的在拔河,有的在拿小樹枝捅彌勒的肚臍,在玩着各種各樣的孩童遊戲。但彌勒一點也不為所動,依舊樂呵呵。這是放下一切煩惱,樂觀安度人生的象徵。
在通往大佛的山巔前面有一條小河,小河上架有五座橋,稱為“五明橋”,五明橋是仿造天安門的金水橋而建,橋欄十分精美、光滑,它們是用北京房山的漢白玉雕刻而成的,橋下潺潺的流水被稱之為“玉帶河”。佛教把人類文明分為五類,即:聲明、因明、內明、醫方明、工巧明。“明”是智慧的意思,”“五明”即五種智慧,中間這座橋代表“內明”,是佛教中的精髓,也是最高境界,代表“大徹大悟”。遊人可以根據自己在某一方面的能力和水平,選擇其中的一座橋走過。
八角井在杏壇廣場東側,上有八角井亭。此井亭全部由經過雕刻的縉雲石柱、石板鑲砌而成,下面由八根刻有神龍的石柱支撐。亭頂呈八角形,中間透空,由石板拼裝鑲嵌而成,石板內側刻有八仙的形象和其他花鳥的圖案。亭頂八條屋脊上刻有八條龍,龍頭向外,朝向八個方向,體現了八角井裡隱龍之說。“八角井亭”四字,系茗山長老所題。亭側立碑鐫有《八角井記》,記載了關於八角井的傳說:“八角井,一名龍井,八角乃狀其形。原為寺中香積廚汲水之源,深不可測。四眾弟子皆謂其通太湖,無論洪旱,水平如鏡,不溢不涸。傳井中隱鎮湖之神青龍君,為完寺中老僧所願,懲東海黃龍塗炭生靈之惡,遂飛身而出,與黃龍決一死戰,大勝而還,居於井。井沿已崩壞,往昔之勝跡也。後人感念龍君,呼曰龍井”。其年代久遠,已為陳跡,近觀其井,感嘆於斯。
在八角井亭的東南側,有一口已逾千年的形如葫蘆的水池,名為“白蓮池”。顧名思義,白蓮池內應有白蓮盛開,但由於滄桑變遷,白蓮已悄然絕跡,至留此池,其水清澈見底。在池旁立有一碑,其文即《白蓮池》碑文:“相傳蓬萊八仙,好賞月祥符寺,年年仲秋,相約於寺中蓮池。清風皓月,白蓮田田,如此良夜何!呂仙洞賓,泛扁舟過太湖,必以螺螄佐酒,斟酒獨樂。某中秋夜,呂仙酩酊,隨波逐流,不辨東西。遇窈窕淑女,駕一首大尾小之輕舟,為之前導,忽泫然而泣,求仙側隱。呂仙恍悟,此女螺螄精也。遂大袖一揮,所煮去尾螺螄,悉數擲於白蓮池內,放生活命,自此飲酒不食螺螄。信夫!白蓮池內螄螺皆無尾也”。清代秉岱和尚曾有詩描述白蓮池,詩云:“荒地欣一浚,寒蔓剪藤蘿。擬種重台藕,難尋無尾螺。雨占漪觳好,晴印月痕多。移取莓苔石,閑來便藉莎”。
大佛則坐落於靈山是半山崖,背倚靈山,左挽青龍山,右牽白虎山,地靈形勝,風水佳絕,為難得之佛國寶地。沿台階拾級而上,面前即是宏大的主體建築,大雄寶殿內佛祖慈祥端莊,眾弟子恭立兩旁。再進入即為岩石山體,分層挖空成為博覽館,充分展示了以神州五方五佛、中華四大佛山、藏傳、南傳、漢傳三大佛教語系等博大精深的佛教義理和文化藝術。館內還有各種佛教法器,書畫雕塑應有盡有。往上一層是大佛足部,即靈山萬佛殿,殿內供奉着近萬尊靈山大佛之真身小佛像,其形態姿勢各不相同,或坐或卧,斜依背靠,展示出千姿百態的佛眾群像。自此乘電梯可到達大佛之巔。
靈山大佛通高88米,佛體79米,座下蓮花瓣高9米。是迄今為止我國最高大的巨型佛像。如果加上三層座基,總高度達101.5米。靈山大佛佛體(不含蓮花瓣)由1560塊銅壁板構成,焊縫長達30餘公里。靈山大佛鑄銅約700噸,銅板面積達9000多平方米。靈山大佛的塑造,是依據佛經如來三十二形相的記載完成。靈山大佛雙目垂視,眼神睿智慈祥,嘴角似笑而未笑,欲言而未語,感悟佛法在於心靈智慧,並非一切外相。大佛的慈顏微笑,廣視眾生,右手“施無畏印”代表除卻痛苦,左手“與願印”代表給予快樂,均為祝福之相,整個佛像形態莊嚴圓滿,安詳凝重而細緻,顯現佛陀慈悲的法相。
趙朴初提出了神州“五方五佛”的理念,得以圓滿了東方靈山大佛、南方天壇大佛、西方樂山大佛、北方雲岡大佛、中原龍門大佛之“五方五佛”的格局。而作為世界上最高大的露天青銅釋迦牟尼立像,靈山大佛比四川樂山大佛還要高17米。站在靈山大佛之上,登高望遠,憑欄臨風,近可觀靈山景區全貌,青山環繞;遠可觀太湖湖光山色,碧波萬頃。在大佛的腳下感受到了佛祖對於大眾無私的慈愛,證得大千世界的感悟,達到人生的圓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