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工作體會 > 赴佛山市高明區掛職鍛煉感受

赴佛山市高明區掛職鍛煉感受

手機:M版  分類:工作體會  編輯:pp958

  找准差距抓住機遇

  加快縣域經濟跨越式發展

  ——赴佛山市高明區掛職鍛煉感受

  安圖縣人民政府縣長尹成龍

  (2004年10月25日)

  按照省委組織部的安排,我被分配到佛山市高明區滄江工業園管委會掛職鍛煉三個月。經過三個月的學習了解和親身體會,我感到收穫很大,自己無論是在思想觀念,還是在思維方式、工作思路、工作方法和作風等方面都學到了寶貴的經驗,既解放了思想,開闊了眼界,也認識到了差距和不足,增加了工作壓力和動力。現將學習鍛煉的感受和體會總結如下:

  一、佛山市高明區經濟社會發展基本情況

  佛山市高明區地處廣東省中部,珠江三角洲西北部,緊靠西江,東與南海、三水隔江相望,南臨鶴山,西接新興,北與高要接壤。全區面積960平方公里,下轄荷城、西安、三洲3個街道辦事處和富灣、人和、楊梅、明城、更樓、合水6個鎮,戶籍人口28.85萬,港澳同胞和海外華僑10多萬人,是廣東省僑鄉之一。區政府所在地距廣州68公里,距佛山34公里,有高速公路相通;水路距香港101海里,距澳門74海里,有客貨船直通。高明區2002年在全國百強縣(市)排名中,名列第50位。2003年,全區完成本地生產總值82.97億元,比上年增長18%;三次產業比重分別為13.4:56.6:30;工農業生產總值為209.5億元,比上年增長21.2%。其中工業總產值191.17億元,比上年增長22.1%,成為拉動經濟快速增長的主要動力,這表明高明區經濟己經進入新一輪的增長周期,經濟運行質量穩步提高。2003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8.22億元,比上年增長59.2%,其中基本建設投資3.85億元,比上年增長1.6倍。全年出口總值3.67億元,增長12.5%,實際利用外資1億美元。財稅總收入8.67億元,比上年增長16.2%,其中區本級收入3.02億元。全區在崗職工年人均工資12151元,比上年增長10%;農村年人均純收入4727元,比上年增長5%。

  二、佛山市高明區經濟社會發展方面的成功經驗

  通過學習,我感到高明區最成功的發展經驗就是始終牢固樹立科學的發展觀,堅持以創新為發展動力,以發展工業園區經濟為突破口,全力推進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總結概括之後,我認為主要體現在“放、活、大、上”四個字上。“放”就是思想解放,對外開放,權力下放;“活”就是政策活,機制活,市場活;“大”就是投入大,項目大,產出大;“上”就是上速度,上效益,上台階。這四方面的經驗正是我們最欠缺的,也是最應加強的。他們具體工作中的做法和經驗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靠觀念創新,形成了加快發展的機遇意識和責任意識。

  高明區在珠三角經濟圈和佛山市屬於相對落後的區之一,面對這一落後形勢,他們全面分析本區經濟發展現狀和所面臨的形勢,抓住佛山市行政區劃調整及各種資源整合的有利時機,藉助珠三角經濟圈發達地區產業梯次轉移的東風,動員全區各級幹部解放思想,牢固樹立機遇意識和發展意識,增強發展的危機感和緊迫感,加快經濟社會發展步伐。

  一是注重擺脫束縛,增強各級幹部抓住機遇加快發展的主觀能動性。區委、區政府在全面客觀分析區情后,認為當前制約全區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體制和觀念上的障礙。解決這一問題必須通過不斷的改革,擺脫束縛發展的條條框框,摒棄阻礙發展的等靠思想,敢於突破,善於創新,抓機遇,不斷增強加快發展的主觀能動性,靠各級幹部強烈的自我發展意識,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為此,區委、區政府審時度勢,提出要牢固樹立“三個一切”的思想,即:一切妨礙發展的思想觀念都要堅決突破,一切束縛發展的做法和規定都要堅決改變,一切影響發展的體制弊端都要堅決革除。在開展任何工作時,區里都要求各級幹部按“三個一切”的原則解決問題,推進工作。

  二是樹立科學的發展觀,明確發展目標和發展模式。面對落後形勢,區委、區政府對過去所走過的道路進行了深刻的反思,總結了經驗和不足,並對區情進行了全面、客觀的分析,經過反覆討論研究后,確立了以新型工業化為突破口,以工業園區經濟發展為主要載體的發展思路。同時,根據佛山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建設產業強市、現代化大城市和文化名城等戰略決策,確定了高明未來五年的跨越式發展目標。在發展模式上,突破傳統工業化道路中只單純追求“速度型”增長的短期行為,徹底改變了“單項突進”的發展模式,注重追求一種速度與效益並重,當前發展與長遠發展兼顧,經濟、社會和生態環境協調發展的模式。同時,將能最大限度體現資源優化配置和集聚效應的園區經濟,確定為實現既定目標的載體和重點,積極發展以滄江工業園為龍頭的工業園區,帶動全區經濟的發展。

  2.靠體制創新,解決制約發展的體制問題。

  為掃清阻礙經濟發展的體制弊端,區委、區政府在“三個一切”中明確提出,一切影響發展的體制弊端都要堅決改變,並以此原則為指導,進行了一系列深層次的體制改革,解決了管理體制上的弊端。一方面,建立新的園區管理體制,進一步理順了管理關係。成立了滄江工業園管理委員會,內設規劃、建設和土地開發等六個局,行使區一級經濟管理權。在園區建設與管理工作中,嚴格堅持“四個統”的原則,即統一規劃、統籌開發、統樹形象和統協管理,使各鎮(街道)在園區建設工作中步調一致,為各項工作順利開展提供了保障。另一方面,對教育、衛生、城市管理等社會事業進行了體制性、政策性改革,使之逐步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更好地為群眾服務。經過大膽的改革和實踐,區委、區政府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只有不斷地深化體制改革,才能跟上經濟社會發展步伐,才能使生產力得到最大限度的解放和發展。

  3.靠所有制結構創新,帶動全民創業。

  高明人不斷完善發展民營經濟的各項政策及配套措施,鼓勵全民創業,構築了一批規模大、起點高、實力強、在國際國內有一定知名度的外向型民營企業集團和企業群體。在高明,民營經濟從最初的異軍突起到佔有半壁江山,再到鋪天蓋地,進而頂天立地,在經濟發展中發揮了主導作用。目前,高明的民營經濟已佔到經濟總量的84%,發展勢頭十分強勁。他們提出“人人有工作,個個有技能,家家有實業”的奮鬥目標已基本實現。近幾年高明新登記註冊的民營企業已達3800多戶,新增註冊資金超過了50億元人民幣,個體私營企業產品遠銷世界各地。湧現出了“派”、“波頓”、“威鵬”等名牌服裝系列,正野電器、松本電工、萬和家電等一大批明星企業和名牌產品,這些大企業和企業集團已經主導了高明地方經濟的發展。

  4.靠工作方法創新,使各項工作體現出了勃勃生機與活力。

  在解決思想觀念和體制創新問題后,區委、區政府更加註重解決工作措施和方法的創新,不斷採取超常規的措施和招法,解決發展中遇到的難題。

  一是區委、區政府緊緊圍繞中心工作,將重點工作任務層層分解,落實責任。通過責任制的實施,使每個幹部都有工作目標、有責任、有壓力,有不幹好工作無法向組織和人民交待的責任意識,“逼”着各級幹部抓經濟,促發展。

  二是突出抓工業園區建設,以此帶動全區經濟發展。堅持把工業園區建設作為加快發展的主要載體,採取強有力措施,全力予以推進。目前在高明,以滄江工業園為載體的園區建設和招商引資的快速推進,已成為加快高明經濟跨越式發展的主要平台。滄江工業園2002年7月掛牌,隨着形勢的變化和對新型工業化認識的不斷深化,區里對鎮(街道)級工業園進行充分整合,重新進行了規劃,並憑藉對國家政策動態的敏感性,在國家出台政策清理整頓開發區的前20天,拿到了國家火炬計劃佛山新材料產業基地的批文,新建了110多平方公里的滄江工業園,使之一步升為“國家火炬計劃佛山新材料基地”,並成為廣東省第二個新材料產業基地和全國第36個特色產業基地,形成了“一園八鎮(街道)”的園鎮互動格局。目前,在該園區內已有400餘家大小企業,而且日本、台灣、韓國、香港、澳大利亞等地企業也正紛至踏來,為工業園區的發展壯大,為高明經濟實力的擴張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三是堅持規劃先行,不斷調整優化經濟結構,形成了“一鎮一品”的格局。在加快發展的過程中,區里始終注重規劃先行。無論是在工業園區建設上,還是在農業產業化和城鎮化建設上,注重突出各自特色,突出主導產業的拉動作用,科學合理制定發展規劃,用規劃指導具體工作,避免了發展的盲目性。現在高明三次產業的比重是15:54:31。預計到2007年,農業在經濟總量中的份額要佔到10以下。這樣的結構已經不亞於西方發達國家。此外,高明的主導產業非常突出,拉動作用十分明顯。高明區下轄9個鎮街,現在已形成了一鎮一品的產業格局。荷城的三產、西安的紡織、人和的金屬加工、合水的不鏽鋼、富灣的石化、明城的機械製造、更樓的家電、楊梅的電子均已形成了一定規模。這些主導產業的培育,降低了開發成本,避免了重複建設,產生了巨大的效益,拉動了區域經濟快速發展。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您正在瀏覽: 赴佛山市高明區掛職鍛煉感受
網友評論
赴佛山市高明區掛職鍛煉感受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