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散文 > 經典散文 > 端午節的雨

端午節的雨

手機:M版  分類:經典散文  編輯:pp958

  心靈小語:好的作者永遠不會對真實的生活感到厭煩,他們喜歡捕捉生活的細節,把自己的情感及時述諸筆端,與人共享或共鳴。《端午節的雨》,如剛出爐的麵包,新鮮的讓讀者大飽眼福和口福。

  不知怎的,這會兒坐在案椅上隔着玻璃窗向外看去,不見雨影,惟有雨聲。沒有廊橋聽雨那般如羯鼓陣陣,也沒有檐下垂雨,雨花飛濺,亦點亦線的淅瀝淋漓。

  尤記去年的端午已是在夏至之後,那時的雨連着斷斷續續下了近有一周。歲月匆匆流轉不停,而對端午的印象——細雨垂簾,粽葉飄香,彷彿千古依舊。

  雨,在這幾天一如既往地一直下個不停。淅淅瀝瀝的雨點滴落在混黃的江面上,泛起了大大小小的水泡。一個浪花過後,江水嗚咽着向北而去。遠處的山,無語地眺望着遠方,千百年了,孤獨的任憑着風雨侵蝕。

  這雨也好像格外的浪漫,嘩啦啦從一大片闊葉箬竹上滑越而過,帶着那一抹竹的清香,又一股腦的撞進了艾草里,惹了一身的艾香,便撲騰的在空氣里打滾,最後看見人來了,擠似的鑽進心房裡,沁人心脾。

  包裹那端午粽子的竹葉,用了這端午的雨洗過也是格外的清香,還未熬煮便已散發誘人竹香,另人食指大動,恨不得就生吃了。小時候,我格外愛吃粽子,撥開被水煮的微微有些帶黃的粽葉,看着裡面白白亮亮猶如水晶一般的粽子,香滑但絕不膩口,感受着每一粒糯米粘住的竹葉的清香,慢慢的隨着輕咬散發開來,便是滿口清香,滿身清香,滿室清香。端午節后的幾日,我便從來不吃飯,就着端午時節的雨,我要把粽子吃個飽,飽到年後還能嗝出粽子的清香來。

  青青艾草,幽幽粽香。糾結着我的思緒,我不知如何去解釋,我在這裡只有遐想。端午節的雨,可是,雨,住了。幾桿修竹上仍然綴滿斑斑的淚痕。身旁的浩浩江水載着裊裊而落的竹葉,日夜兼程地趕向浩淼的歸宿。我詫異,為何要如此不辭辛勞的趕路?問風,風不語;問草,它說難道你沒有聽見——山麓間悠揚的笛聲已經吹響。

  流水畔相思的音符在浪花上跳躍,那是對詩人的深情呼喚。召喚着一種文化的回歸,一個節日的回歸。她不就是一種傳承,一個民族的見證嗎?我的曾祖,我的爺爺,我的父母,還有我將來的子女,我的孫輩……都在這片土地上,世世代代地將要在這片土地上吃着粽子,划著龍舟,掛着艾草,大人么則拿着雄黃酒推杯置盞,小孩則配着香囊奔跑于田壟阡陌。為了這一個期待,在一個又一個的轉身後,歲月蒼老了昔日的紅顏,但手中的詩篇穿越歷史的甬道再次浮現在我眼前,感覺仍是那麼滾燙那麼撞擊人的胸懷。

  透過詩篇,我佇立凝望,那滿池碧波涌動的雲夢,鷗鷺為之絕響,煙雲共水天一色。風欲來,雷欲來。天幕的另一端,雲中那華麗的龍車急促而來。顧盼間,燦爛的光芒讓群山為之顫抖。嘆息中,雖有痴心但無力將前塵往事挽起。車轉逝即過,裝着千古詩人的悠悠情懷又將回到夢中的宮殿,帶着追求,帶着誓言,奔向遙遠的天際。

  回首,長長的嘆息聲已不再可聞。江面上,漁歌打斷了我的思緒。在飄渺的歌聲中,世間的善惡在這裡都已淡然,滿是釣者的閑適。聆聽良久,突然感覺這怡人的歌聲中,竟有幾許憂思隱於其中,渾濁的江水還能將布滿灰塵的帽冠洗凈?渾濁的江水還能將已是滿身的疲憊洗去?在醒、醉之間,我無言以對。緘默中,漁舟唱晚,暮色將至。遙望着日漸上漲的江水,冥冥中祭奠的人們早已蘊足力量與信心……

  鼓聲悅耳,龍舟競發。當年嗜血的斧鉞刀槍,早已埋進了厚厚的黃土,落寞與傷神此時如一柄鋒利的短刃慢慢剖開赤子的肌膚,讓點點鄉愁一滴滴地滴落下來,濺起江河萬丈波瀾。

  一片葦葉,青而變黃,如何也包裹不住千年的敬重。糯米的粘度讓不老的傳說,凝結成堅牢的記憶。詩人縱身一躍的美麗弧線,劃過歷史的天空。從此,汨羅江沒有停止過嗚咽,為詩人汩汩流淌。所有這個被稱為端午的日子,便成了華夏一年一度朝聖的圖騰,而那用江畔葦葉捆紮的粽子,衍生為我們民族咀嚼經年的精神貢品……崎嶇的路上,一個婀娜身影在婆娑樹葉下依舊那麼曼妙,璀璨的新衣在迷濛煙雨中散發著蘭草迷人的芳香。

  端午節的雨,滴落千古的弦音。耳邊鼓聲歇,有的只是粽子飄香,笑語嘻聲。

  我,釋卷。

  湖州,吳興

  2014,端午

您正在瀏覽: 端午節的雨
網友評論
端午節的雨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