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散文 > 經典散文 > 去女兒家

去女兒家

手機:M版  分類:經典散文  編輯:小景

  女兒出嫁了,從此她有了自己的家。寶寶出生一個月後,女兒回娘家小住了一些時日。女兒和孫女的到來,給我和丈夫帶來了許多的歡樂。寶寶笑了,那種純粹的舒適讓我們再次看見了嬰兒的純真;寶寶哭了,她可能餓了,可能要拉了,也有可能身體不舒服。她一個人躺着的時候,先把一隻小拳頭向她的嘴靠近,那小嘴也向她舉起的小手撇去。我們一家人看着她那認真樣,開心地笑了。寶寶的這次吮手嘗試沒有成功,因為她出生只有三十多天。此事過了兩天的一個上午,我和女兒去房間看寶寶睡醒了沒有。推開門,只見寶寶把兩隻小拳頭換着向她的小嘴靠近,雖然她的頭努力地向她伸過來的小拳頭移動,但每次都只差那麼一點。女兒笑着走過去,幫助寶寶把小拳頭塞進她的嘴巴吮吸起來。

  女兒和孫女在家,我和愛人牽手一路走來的點滴不時浮現,女兒打趣說:我和秒渺(寶寶乳名)住在家裡,你們兩個總是想起我小時候的事了。

  女兒和孫女回武漢已兩個星期了,我和愛人開着自家車去漢陽看女兒和秒渺。汽車在高速公路上疾馳,太陽被雲氣包圍,和煦的陽光充塞着天地。連綿的青山,山坳里的樓房,翠竹,雜樹,池塘,還有一片藤黃搶入眼帘。那片艷艷的黃被澄褐的稻茬包圍,汽車在越過那片黃時,我們才覺出那是一片晚稻,是農人遺落在深秋里的一枚琥珀。

  我們的身邊不時有汽車以風的速度躥過,柏樹綠籬泛起了波浪。我用手機狂拍:燦爛的樹葉、如駝背的竹梢、藍天、白雲、金日、公路、樓林。有一些圖片可以用來做PPT的背景。一個小時的功夫,我們已進入武漢市了。潔凈寬廣的路面、高高低低的樓房遠遠近近地溶在藍色里金色里。銀杏的黃在空間開闢出了一條金黃的路,紅紅的幾片樹葉如旗幟在指引方向,大朵的夾竹桃壓低了枝條。。。。。。

  到了目的地,女兒一家剛散步回來。寶寶的臉光潔了,逗她,她也“哦哦”地與你交談。兩隻小手能準確地放入口中吮吸。吃完中飯,女兒一家邀我到小區逛逛。

  女兒家的樓有五十多層,與另兩幢三足鼎立。周圍是早期開發的樓盤,大多只有六七層。女兒家的樓房周圍有修剪的觀賞樹、白色廊柱及藤蘿、石桌、藤椅。坐在家裡,可以眺望一片湖。那湖原是曠野里的一枚明珠,是周圍大大小小村莊村姑們浣紗的地方,是人們夏日農忙后納涼的佳處。是大姑娘小夥子相約看柳影的地方。如今,它已被建築群包圍。樓盤因它的比鄰而熱銷,如今它的野性被現代建築圈住了,此時的它寧靜如閨閣里待嫁的女子。在繁華的現代城市裡有一片湖為人們消去夏日的炎熱,為繁忙一天後的人們減壓、怡情這不能不說這是一塊寶地。

  我們沿着一條卵石鋪就的小路到了湖邊,湖水粼粼,湖邊菖蒲的劍葉森森,棧橋在湖水裡靜靜回憶着夏日的垂釣。路的右邊是一幢幢別墅,別墅的庭院里栽種着樹木,一樹樹的橘子金黃。透過樹梢,看見人家客廳的燈飾,人家側屋裡的乒乓球台。路的兩邊樹影婆娑,垂柳依依,桂樹的花已謝,團結樹如江南人的斗笠,迎春的枝條好像被大雨梳洗過,因為是深秋,好多樹已過花期,所以夾道皆綠色。湖對面的江漢大學面容潔凈,它的喧囂被這深邃的湖水消聲,寂靜如冬水。

  上一個小台階,進入第三期開發區,正午的陽光與小區撞了一個滿懷。樓前有曠地,曠地里有美竹、萱草、體育器材、球場、千秋、小池。小池裡錦魚點點,悠然自樂。陽光熱烈,滿眼是溫暖的金色。拐角是孩子們的一個小小遊樂場,休閑時,這裡是老人孩子們聚集地。

  小區里有幼兒園、超市、地下停車場。這裡有的是喧鬧、寂靜。

  秒渺在小車裡醒了,她爸爸抱着她輕輕地盪千秋。沒幾下,她就厭倦了,於是我們決定回家。秒渺和我們“哦哦”地交談了幾句,就在她爸爸的懷裡睡著了。

  汽車不一會兒就出了城,在咸寧境內有一大片湖,湖面被魚人用漁網竹竿圈成一個個格子似的區域。

  “那是不是向陽湖!”我驚呼。

  愛人不語,也許他也不知是還是不是。

  咸寧市曾有一所“五七”幹校,共有6000多位文化人攜家眷從北京下放至此勞動改造。幹校由“軍宣隊”全面領導,“軍宣隊”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毛澤東思想宣傳隊的簡稱。下放至此的文化人被編入軍隊,實行軍事化管理,以接受思想改造。他們一方面要開展艱苦的生產勞動,夜晚或白天休息時還要參加批鬥大會。咸寧的向陽湖“五七”幹校初期是北京軍區駐校軍宣隊主管,1970年6月,改由湖北軍區(武漢)軍宣隊接管。著名作家沈從文、馮雪峰、冰心、樓適夷、張天翼、孟超、陳白塵、蕭乾、郭小川、李季、臧克家、張光年、嚴文井、韋君宜、牛漢、綠原等曾在向陽湖勞作。有人說這是”國家不幸詩家幸,文化不幸咸寧幸“。

  6000多位文化人在咸寧,他們把他們汗水、智慧、靈動、精神與咸寧的土地緊緊地攥在一起。從此,咸寧兒女的文思泉湧,搦管臨書不停息。

  從泉口下高速公路,汽車在山腳蜿蜒前行。竹林蔚然,人家門前的竹子堆成小山,不時有平疇幾十畝在秋陽里靜躺,只剎那,又一座山佇立眼前。驀地,一列火車和我們“並肩漫步“,它渾身漆黑,像一位踽踽獨行的老人,它滿載着貨物向南方行駛。火車在竹林里隱沒穿行,汽車轉過一個山腳,那火車無影無蹤,好像它從未出現過似的。

  汽車駛過火車站北站,空曠的廣場寂寞得沒有一絲風。一條條街道風景各異,一路而過,我給它們命名:桂樹街、銀杏街、樟樹街、燈籠街、茗茶街、TV街、步行街。

  秋風挾着夕陽而來的時候,我回到了溫暖的家。想着女兒和孫女,心裡的蜜兒如花兒開放!

您正在瀏覽: 去女兒家
網友評論
去女兒家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