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湖邊
手機:M版 分類:散文欣賞 編輯:pp958
涇水西源,崆峒北麓,天鑿一線,神劈二峽。其一,峽中清溪湍急,流水有聲,鏗鏘合音律,似天女彈箏,十里相聞,名曰彈箏峽。古人詩云:“悠悠薄洛水,東出彈箏峽。昔人感秋聲,舞躍中音節。”清溪抱山而走,百轉瀠洄,才出彈箏峽,水勢漸寬漸緩,兩岸多桃樹,三月花開,山谷為之緋紅,青萍之末,有落英繽紛,溪水分外妖嬈,名曰胭脂峽。
山下老嫗曰:“那是涇河龍女在梳妝。”
余信有之。
人類是在傳說中走進文明時代的。傳說是文明之母,是開智明心之始。經水中有龍女,月宮裡有嫦娥。西王母的初戀,是后羿。較之科學真理,遠古傳說留給後來者更多的精神快意。
上朔三千年,有穆天子者,“駕八駿之乘……奔戎為右。馳驅千里,至於巨搜氏之國……遂賓於西王母,觴於瑤池之上,西王母為天子瑤,王和之,其辭哀焉。”此瑤池,當為平涼崆峒之濱。兩情相悅,雖無桂舟蘭棹,卻也青絲為笮,一個天生麗質,情意綿綿,“白雲在天,山陵自出,道里悠遠,山川間之,將子無死,尚能復來。”一個風流倜儻,情深款款,“予歸東土,和治諸夏,萬民平均,吾顧見汝,比及三年,將復而野。”
有專家考證,瑤池應在西域。西域,今之新疆也。此言謬矣,殷周時期,戎狄居於西北黃河流域,大致今隴東平慶、寧夏、晉西北至內蒙古河套一帶。故,西王母瑤池在平涼。
涇水出胭脂峽,東流三千丈,有一湖,謂之柳湖。
史載,宋時蔡挺知渭州,引溪水為湖,環湖植柳,為柳湖之所由肇。明,韓王以柳湖為苑,築亭榭樓閣。清人辟柳湖為“百泉書院”,同治時毀於兵燹。左宗棠總督甘陝,重修書院,題名為“柳湖書院”。左公西出玉門關,戰阿古柏,收復伊犁,氣吞山河,沿途多植柳樹以警後世。左公柳,自平涼始。
平涼有柳湖,猶一人之有魂魄。
柳湖小巧靈秀,似少女小憩,聞其聲見其韻,使人如飲醴泉,神魂俱醉。柳湖四季常清,水波澹澹,柳蔭繞堤,蒼鬱翠雅。柳擁湖佇立,湖瀠柳妖冶。春回之時,便絮飛如雪,湖中縹緲勝似瑤池,人走湖中,煙靄滔滔,天上人間。
公元2008年秋,余赴平涼,車下隴山,途中多見柳樹成林,壯者滿懷一抱,小者雙手可拘。始知平涼人愛柳。“青青一樹傷心色,曾入幾人離恨中。為近都門多送別,長條折盡減春風。”春風不再,秋風漸濃,長條柳枝姑娘腰身般滌盪,婀娜多姿,萬種風情。正為之感嘆,有人說,平涼柳樹,柳湖最美。
平涼老城偏西,依山而建,雖有錯落之美,卻有凌亂之憾。柳湖在老城之北。入門拾級,下百米,湖在谷底,柳樹宜水,林木幽幽,翠色參天。柳湖之柳,可用四字形容,奇妖怪秀。說奇,柳樹喜旱,多長於山嶺之間,柳湖的柳,多植根於湖水中。說妖,柳湖之柳,皆為垂柳,千條拋灑,掠水蕩漾,“風慢日遲遲,拖煙拂水時。惹將千萬恨,系在短長枝。”說怪,千虯百姿,形態各異,有似虯龍,有似奔馬,有如老人撫須,有如孩童淘氣。說秀,在於水波之上,遙指青天,莞爾如處子,雖是人為,不失自然,蒼翠欲滴,有風從湖中起,樹靜而水動,神乎其神。
繞湖而走,漸入柳林深處,清風陣陣,衣袂婆娑。台榭環廊,雕樑畫棟,盆景怡人,綻放的是菊,碧綠的是竹,憨態可掬的是羅漢,矯揉造作的是梔子。溪在腳下流,人在天街走。一處建築當道,忍不住嘆息,人,如何奇思妙想,跟大自然比較,多是畫蛇添足。
和諧,人不可為。
造出來的和諧,便已不是和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