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達,靈魂的旗幟
手機:M版 分類:優美散文 編輯:得得9
哈達,靈魂的旗幟 標籤:光輝的旗幟
東永學(土族)
走進土族村莊里的一所人家,首先迎接我們的是一條潔白的哈達,這是主客雙方尊貴的象徵;之後是三杯青稞酒,酒香溫暖你的勞頓,美酒此時成了搭在主客之間的心橋。
哈達,美酒,土族人禮儀中最具代表性的兩種物品。
我喜歡研究本民族——土族的禮俗文化,也關注兄弟民族的禮俗。優秀的禮儀折射的是一個民族對自身的一種認同,禮儀同時也是展示一個民族優秀文化的動態窗口。
禮儀之花,折射的是一個民族深層的文化心理,綻放的是一種濃郁的民族情感;各種場合的禮規禮儀,展示着一個民族代代承襲的優秀傳統,因此一些禮儀不能隨意篡改和變味。
然而,拜金主義的衝擊,商業運作的歪曲,禮俗之花扭曲、誤導、變異嚴重,總給人一種把蒼蠅加工成美味佳肴的噁心。
陪同幾個外地朋友到土族民俗村採風,走向一所農家院進門之時,我又一次要接受一種金錢驅使和無知下的商業侮辱。
幾個穿着土族服飾的姑娘小伙唱着一曲似是而非的敬酒歌,手捧哈達迎接客人的到來,但是手拿的哈達不知用過了多少次,白色的哈達幾近灰色,皺皺巴巴不成樣子。
一條哈達,是用聖潔和尊貴編製的,哈達不能反覆使用,這是捧起哈達之時應該知道的最基本的常識。
重複敬獻哈達,一條哈達反覆使用,這是對客人的不敬,更是對聖潔的哈達的褻瀆。然而,不懂民族文化的盲區里,金錢驅使的圈子裡,哈達成了甩來甩去的抹布,一條哈達在同一天就能搭到十幾個人的脖子上,這種鬧劇天天上演在大部分民俗接待點門口。
我退回一個角落裡,我不願領受別人已經領受過的一條何無價值的髒兮兮的哈達,我只能用這種躲避的方式躲開我和一條哈達同時被傷害、被侮辱的尷尬境地。
哈達是信仰的旗幟。
青藏高原,蒙古草原,雲貴高原上,凡是信仰神佛的子民的心空,哈達就是一面旗幟在飄搖。
哈達也是誠摯心意的象徵,猶如聖潔的如意寶珠,代表着敬獻者如水晶般透明的尊敬,如青蓮般崇高的問候。
所有的佛弟子心中,金錢、財富、地位都沒有哈達一樣的份量。藏族朋友有一句諺語:家裡可以沒有酥油和磚茶,但是一定要有上乘的哈達。這種根深蒂固的信念也不只是藏民族有,蒙古族、土族、裕固族等民族都有類似的諺語流傳。
你聽,白鬍子的阿爹說:柜子里沒有白面可以,茶碗里少了茶葉也成,中堂里不掛一條哈達不是土民。一句話表明了哈達在我們的生活中的尊貴和神聖,以及人們用哈達對三寶供養、獻敬、祈禱的虔誠。
十六世紀中葉,藏傳佛教傳入青海大地、蒙古地區,蒙古語族的子民們接受了藏傳佛教僧侶手中的哈達,作為敬獻神佛的尊貴物品,慢慢演變成了日常禮儀不可缺少的物品,白色或者藍色的哈達代代相傳,飄搖在我們信仰的高山之巔,敬傳於我們大大小小的禮節當中。
青藏高原和蒙古草原上的不同民族因為地域的差異,還有對色彩的偏好,對三種顏色的哈達做出了帶有民族特色的選擇。
雪域高原上白雪皚皚,一個人出生在青藏高原,睜眼就看到了白雪覆蓋的一座座神山,還有放在山上的白色羊群,山上山下的一堆堆白石。
如此,藏族喜愛象徵純潔、高貴的白色哈達。白色象徵著純潔、美好、吉祥、善良,藏族人特別珍視潔白的顏色,白色崇拜或尚白是藏民族深刻的文化心理的一種直接反映。打開《格薩爾王傳》,所有的故事情節中,白人、白馬、白雲、白鶴等白色事物來象徵和代表正義、善良、高尚的人、軍隊或事情,而黑人、黑馬、烏雲等黑色事物則是象徵和代表邪魔、罪惡、不幸和不祥之兆。
走進藏族村落,房屋牆壁刷白灰,過新年時門窗和木製傢具上用白面點上白點或畫上白線,給酒壺、茶壺繫上哈達或羊毛,為壺嘴、碗口貼酥油,在要道山口的石堆頂端放上白石等等,只要留意就會發現無處不見白色崇拜的印記。
民族交融,藏民族尚白的習俗融合到了我們土族人的信仰和日常生活之中,這是一種民族融合的見證。我們土黃色的院牆上也喜歡鑲上白石圖案,婚禮喜慶之時酒壺、茶壺上土族人也會繫上白羊毛;一場婚慶中,哈達無數次端上來,一次次敬獻,一次次禮讓。是的,一條哈達不值錢,但是哈達的身份是尊貴的,賓客們心裡都有這樣的一桿秤,所以土族的婚禮中,吃吃喝喝的一些物品和禮儀可以忽略,哈達需要出場的時候,誰都不敢馬虎。
土族婚禮中,喜客來到門口,有一條哈達要獻給喜客中的年長者,有個專門的名字叫“芭日丹”,喜客們接受了“芭日丹”才會下馬,現在是下車。宴席中間,有個互表心意、情誼的儀式,此時的哈達又叫“嘎偉嘎什黨”,喜客接受了它,表明對今天的婚禮,對喜客的招待都很滿意。婚宴結束,主人有肉份子、饃饃份子給每一位喜客,這些都可以禮讓留下,唯獨當天得到的幾條哈達每個人都會裝在左胸口的口袋裡帶回家。這一切都表明了哈達的尊貴。
藏族人歷來認為潔白、無瑕最能表達和象徵人們真誠、純凈的心愿,所以人們自古以來在社會交往中使用潔白的哈達,以表達自己真誠、純凈的心愿。土族人也一樣,出門辦事,路途再遙遠,行程再不方便,一條哈達一定要準備好,到了主人家門口,如果你手上捧着哈達,主人就會感覺得到了最貴重的禮物,得到了來客的尊重,一切事情就好辦得多。
千里大草原,出門之時眼前就是一望無際的藍天,因此蒙古人喜愛象徵藍天,寓意吉祥的藍色哈達。這種哈達適合求增益法,吉祥喜慶時使用,在蒙古草原,藍色哈達滲透於宗教、日常生活、節慶禮儀。
象徵懷愛、自在的黃色哈達,亦是佛教中最尊貴的顏色。所有信仰佛教的民族都視黃色哈達為神佛的供物。
土族人對哈達的顏色沒有一種偏好,不管是藍色、白色、黃色,也不論長短,每一條哈達都是尊貴的,所有的場合都不可褻瀆,所有的禮節中可以缺少一些物品,比如土族婚禮中,作為尊貴禮物的一隻羊可以用一包茶代替,但哈達是萬萬不能缺少的,更不能用別的物品替代。所有禮儀當中忘記了哈達,主人是不能尋找任何借口搪塞的,一定要及時補上,還要用一大堆吉祥話自圓其說缺失的過錯。
近年出現了吉祥哈達,分為五種顏色,藍、白、黃、綠、紅,吉祥哈達中繪製八吉祥圖案或者供物圖案,因不同顏色的哈達,預示不同的緣起而珍貴,成了無數求法者虔誠供養佛法僧三寶的必備物。
聽說過這樣的一句話嗎?——您在接受賜福的時候,可以不準備供品,一定要準備好一條哈達。這句話表明了哈達無上的功德。
話題又回到開頭的場景,我們應該銘記——哈達只可以運用一次,不管是對人,還是對神佛,只能是一次,重複運用,這是對自己,對對方的褻瀆,更是為自己的心靈蒙上污濁。
敬獻哈達的禮儀也是很重要的,敬獻時要用雙手捧哈達,高舉與肩平,然後再平伸向前,彎腰給對方。這時,哈達正好與頭頂平面,這表示對對方尊敬和最大的祝福——吉祥如意。
接受者也要以恭敬的姿態,用雙手平接。對尊者、長輩獻哈達時要雙手舉過頭頂,身體略向前傾,將哈達捧到座前或足下;對平輩或下屬,則可以搭在他們的脖子上。
哈達,雖無黃金有價,但卻比黃金尊貴,受到有佛光普照、桑煙繚繞的所有少數民族的敬愛。
民俗接待,應該弘揚民俗文化的優秀和精華,所以期待民俗接待者學會民族禮儀接待規格,尊重民俗習慣。
隨着旅遊事業的發展,民俗接待的大門口,盼望哈達能回到自己尊貴的位置上,不再會出現一條哈達抹布一樣重複使用,因為哈達象徵著一片金子般的心,它在神佛與人、人與人之間代表着最真誠的感情,在心靈與精神中間寄託着最美好的祝願,標誌着最崇高的敬意。所以,土族人買來了新哈達,如果要敬獻給神佛,還會用柏香薰一下,害怕擺放在商鋪里已經污染。
哈達,雙手捧起之時,要心懷虔敬,她是聖物。
低頭,領受哈達之時,我們得到了最尊貴的祝福。
如此,你才有資格捧起一條哈達或者接受一條哈達。
作者簡介:
東永學,男,土族,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縣人,系中國少數民族作家學會會員,中國散文家協會會員,中國西部散文家學會會員,青海省作家協會會員,魯迅文學院第十二屆少數民族作家高研班學員。
作品發表在《人民日報》、《中國散文家》、《文藝報》、《芳草》、《時代文學》、《西藏文學》、《西部散文家》、《青海湖》、《雪蓮》等20多種省內外報刊雜誌上,有多篇小說、散文、詩歌入選各種選集。
相關範文
- ·文字,靈魂的花朵
- ·夢想的世外桃源,靈魂的天堂
- ·生命的反思,靈魂的對話
- ·文字,靈魂的半畝花田
- ·(書評)生命的歌唱,靈魂的舞蹈
- ·空靈,靈魂的呼吸
- ·《光輝的旗幟》讀後感
- ·永遠的旗幟讀後感
- ·光輝的旗幟讀後感
- ·2016年開學第一課先輩的旗幟觀后感
- ·《光輝的旗幟》讀後感
- ·永遠飄揚的旗幟心得體會
- ·《光輝的旗幟》讀後感--我愛我的祖國
- ·初中生《光輝的旗幟》讀後感
- ·開學第一課先輩的旗幟演講稿
- ·小學生開學第一課先輩的旗幟觀后感
- ·高揚尊重學生的旗幟演講稿
- ·團結在共青團的旗幟下(詩歌)
- ·高揚的旗幟 (紀念建黨85周年)
- ·開學第一課先輩的旗幟觀后感
- ·把生命寫在奉獻的旗幟上
- ·讓理想信念的旗幟高高飄揚演講稿
- ·積極達觀:人生航程上飄揚的旗幟
- ·愛的旗幟
- ·將責任寫在生命的旗幟上
- ·心若豁達,殤又何妨?
- ·生命在紅塵,靈魂在凈土
- ·如若我離去,靈魂何所依
- ·心嚮往之的地方,靈魂安息的所在
- ·鑽入地底,靈魂開花
- ·紅顏、藍顏,靈魂伴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