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散文 > 優秀散文 > 鼓樓印象

鼓樓印象

手機:M版  分類:優秀散文  編輯:得得9

  煙雨四月,草長鶯飛,信步於小城的街頭,晚春的細雨將街道兩旁的樹葉洗得油亮而翠綠,彷彿把人的心也洗清凈了。耳邊忽然鑽進一絲古箏的悠唱,和着淅瀝的雨聲,使人感覺錯入了江南小鎮一般。遮一把傘,呼吸着春天的味道,你會忘記你漫步的是一個古老的西部小城。駐足在小城中央,看到一座鼓樓聳立於朦朧的雨紗之中,神秘,莊嚴。這便是著名的靖遠鐘鼓樓。

  據史料記載:靖遠鐘鼓樓始建於明正統二年(1437)年,為靖虜衛城的一小部分,明邢玠詠靖遠詩《譙樓》中寫道:層樓高聳逼青空,獨憑危欄四望雄。可見它的雄偉壯觀。清康熙《重纂靖遠衛志》記載,樓基高3丈5尺,方周40丈,樓體3層7楹,高5丈5尺,正統三年都指揮使房貴建成,弘治三年守備曹雄增修。。。歷經560餘年歷史變遷,鼓樓幾經磨難又幾經修繕,如今散發出迷人的神韻。

  登上鼓樓,兒時的情景浮現腦海。記得小時候,父親在縣城供職,我比其他同齡朋友有一種優越條件:那就是有機會進城裡見世面。那時候的鼓樓,牆體破舊,彩漆掉落,如同我斑駁的孩童記憶。街道是不平整的坑坑窪窪,商鋪里的玩具,對我來說新鮮又好奇,吃一碗臊子面喝瓶汽水便是極好的奢侈品。到了晚上,鼓樓前便成了熱鬧的夜市,昏暗的燈光下嘈雜的吆喝聲,孩子的叫喊聲,叮噹的鍋勺碰撞聲,傳得很遠很遠。鼓樓後面是衣料市場,下雨時泥濘路滑。過年過節便在裡面的戲台前看秦腔。

  憑欄遠眺,已經難以看到縣城的全貌。舊時低矮的平房和小樓,被拔地而起的高樓所替代。東、西、南街的街道被拓寬,琳琅滿目的商品前是精心挑選的鄉下人,時尚、前衛。而東側的小吃城,早已面目全非。三層食府,本地的外來的小吃名吃,只要你是吃貨,一定讓你流連其中。而西側影院旁邊是讓人垂涎三尺的小夜市,夜幕降臨的時候,各個燒烤攤前人頭攢動,小年輕們吃着羊肉串,串串香,酸辣粉,嘴裡飄出的歌聲里彷彿也是青春的味道。戲台還在,而兩側的居民房已被拆遷,兩條商業街盡顯繁華,衣料市場,如今建成群眾健身休閑的鹿鳴園,草坪,畫廊,晨練的老人,嬉戲的孩童,一片和諧景象。

  撫摸着被雨沖刷的欄杆,飛檐上的風鈴隨風發出叮叮噹噹的清脆之音,仰面而視,雕樑畫棟,古樸典雅的鼓樓如一位勇士,日夜守護着這座小城,風雨無阻。 而淳樸的人們,用勤勞與智慧,日益改變着她的容顏 。。。

  一街,一景。

  一城。一樓。

  寫盡滄桑,寫不盡繁華。。。

您正在瀏覽: 鼓樓印象
網友評論
鼓樓印象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