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與印象讀後感
手機:M版 分類:讀後感 編輯:得得9
記憶與印象讀後感(一)
作者單位:慈溪市鳳湖初級中學
作者姓名:鄭一欣
指導教師:朱麗群
當一顆距離我們數十萬光年的星星實際已經熄滅,他卻正在我們的視野里度着他的青年時光。
史鐵生便是如此。
翻過《記憶與印象》的最後一頁,於重重文字中回望——他給我一個寂寞的側影,一頂有黑色遮沿的白帽子,一副遮住他深邃思考的墨鏡,臃腫的棉襖中仍能猜測出他寬闊的腰背。他將雙手插在袖袋裡,只一雙殘缺的病腿將他死死地固定在輪椅上。他神色平靜地望着白雪皚皚的前方……
在他最茁壯的時候,像當時大多數知青一樣到陝北延安去插隊。我從奶奶那裡知道他們一輩人經歷的折騰,大躍進、自然災害、上山下鄉、文化大革命……
自然的人為的,那是愚妄無知的時代,也是純真純情的時代。我不知道他當時怎樣意氣風發地奔赴延安,怎樣熱情似火地趕着牛車。命運總是以出乎意料的方式出現。十九歲的劫難塞給他一個殘花敗絮般的身體。兩條腿殘廢的最初幾年,他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間什麼都找不到了! 黑暗像無底洞一樣將風華正茂的他裹挾而去。他也不想睜開眼睛去尋找一隙亮光。人在最脆弱的時候不止傷害自己,因為我不止一次地看到母親為我的固執與不爭氣流的眼淚。然而我理解他同情他,因為誰也不能斷定自己可以理直氣壯地承受那樣的厄運,像聖人一樣撫琴高歌、笑傲江湖! 當他的母親大口大口地吐着鮮血被抬走他不知道母親得病已久,母親臨走時昏迷前的最後一句話:"我那個有病的兒子和我那個還未成年的女兒"他還是聽人轉述的……當鐵生拿身邊的東西發泄,狠狠地砸向對面的牆壁。當他死命地敲打自己的殘褪歇斯底里地喊着活着有什麼意思……母親只看到一個痛苦掙扎的兒子,她是帶着多少擔心和無力離開這人世的。那個在黑暗中掙扎的孩子不知道,他沉浸在自己的痛苦中,看不到旁邊的人。當他闖出一條路來,痛苦地追悔:在我的小說第一次獲獎的那些日子裡,我真是多麼希望我的母親還活着!上帝為什麼早早地找母親回去呢?她心裡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招她回去。這麼大一座園子,要在其中找到兒子,母親走過了多少焦灼的路,這園中不單單是處處都有過我的車轍,有過我車轍的地方也都有過母親的腳印。他是在惴惴不安地懷念,愧疚吧?讀過這些文字,我便問自己,我是否可以努力地少走些一些這樣的彎路?少一些這樣的遺憾呢?
他常常一個人搖着輪椅到地壇去,於雜草荒蕪的園子,坍圮的高牆的某個角落,一連幾個小時專心致志地想關於死的事。這樣寂寞的好幾年,他終於說服自己,死是一件不必急於求成的事,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日。
結束生命對我們每個人都是最簡單不過的事,相比之下怎樣活確實會更艱難,更值得思考。他去園子里老樹下荒草邊頹牆旁,去默坐去獃想,去推開耳邊的嘈雜理一理紛亂的思緒。他走上了寫作的道路,成了我現在閱讀的史鐵生。他平靜地回憶,寂寞地思考。我從那些坦白的文字中,從他絮叨的往事中看到了另一個鐵生,他關切地走近那個困頓中的自己,對他勸說和開導。他靜靜地思考着他的生與死,苦難與信仰,寫作與藝術這些我這個年紀還無法理解的深邃的問題。但我發現身體被固定在輪椅上,心可以無比自由地飛翔;肉體被折騰得殘缺不全,精神還可以縱橫馳騁!
如果不想把自己永遠關在黑洞洞的屋子內,總要找尋一些亮光,總要走出門去。面對恐怕是唯一也是最好的解決辦法!
夕陽也都是旭日。當他熄滅着走下山去收盡蒼涼殘照之際,正是他在另一面燃燒着爬上山巔布散烈烈朝暉之時
《我的遙遠的清平灣》,這片古老而貧瘠的土地給他病殘的雙腿,他卻如此平靜甚至詼諧地講述那裡古老的文化,勞苦的生活,樸實的漢子……就好像我回憶老屋——青磚灰瓦,屋頂上長着瓦楞草,看上去像一張黑白的藝術照,卻活躍着我風鈴一樣的童年,我的總也端着個塑料飯碗,拿着個銀白色勺子追着我喂飯的外婆,還有每天坐在河沿拿着根能自由伸縮的釣魚竿,總顯得愜意自在的外公……"幹活歇下的時候我們就請老鄉唱,一唱起來,人就快活了。有時候趕着牛出村,破老漢憋細了嗓子唱《走西口》‘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也難留,手拉着哥哥的手,送哥到大門口。走路你走大路,再不要走小路,大路上人馬多,來回解憂愁’"……他無比眷戀地感慨—— 我的白老漢,我的牛群,我的遙遠的清平灣……這句話像夜裡聽mp3,曲子旋律會勾起我的心底里的思緒,我的老屋!我的外婆!我的墊着尿布就一起玩耍的夥伴!
在他坐上輪椅的三十個年頭,新的災難降臨。雙腎功能衰竭,他必須靠血液透析維持生命。當喝水都成了一種奢望 ,當他昏昏沉沉,無法思索,手無力支撐上床上車的時候,他撥開縫隙,寫下碎筆——《務虛筆記》《我的丁一之旅》……
這樣寂寞的鐵生值得我敬重——失去了健康的腿,卻歷練了堅強的心!
回望鐵生,殘缺與寂寞成就了他睿智的思考!
凡是堅持走在路上的人,行走的堅定就已經是信仰的成立。我想,他真誠溫暖厚重的文字能喚醒我,喚醒很多讀他文字的人。我想,很多時候,我也需要一個地壇,推開繁雜浮躁和喧囂,去靜靜地思考,去努力地說服自己,完成一次次人生的蛻變!
祭壇石門中的落日,寂靜的光輝平鋪的一刻,地上的每一個坎坷都被照得燦爛!
鐵生已經走了,但他並不寂寞!
記憶與印象讀後感(二)
死神就坐在門外的過道里,坐在幽暗處,凡人看不到的地方,一夜一夜耐心的等待着我。
生命的開端最為玄妙,完全的無中生有。好沒影兒得忽然,你就進入一種情況,一種情況引出另一種情況,順理成章,天衣無縫,一來二去邊連接出一個現實世界。
——《記憶與印象》
對於人生的叩問,對生死的探索,對日夜的把握,史鐵生作為導遊引領我們接觸人生的真諦,以其獨到的眼光將人生解剖。
有時,我會感覺他是一個老子學者,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是老子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而這兩位大家不經意的交集,是真理的匯聚,抑或是如同我起初的猜想呢?無法深究,但我們卻瞭然史鐵生對人生的一種整體的把握!
生如夏花之絢爛,死若秋葉之靜美,似乎成為我們對生死的普遍看法,而史老卻告知我們,生與死不過取決於觀察的距離與角度,如同已暗淡的星星在幾千萬光年之外的我們眼中仍是璀璨的一顆一樣,這不是對於死亡的漠然,不是對生存的藐視,更不是對生與死的嘲弄,而是一種豁達,無論生死!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生又何歡,死有何懼!並且從史老中領略到一種,歡死畏生的獨特獨到的剖析,直面死亡時,是嘴角的微微上揚,面對生存,更多的是一種敬畏,一種對生命存在的虔誠,一種對生命最為純真的態度。試想,要是即將離開人世的人如若不笑,何時再笑呢?
輕輕地走,輕輕地來,讓我又喚起在心底對徐老的記憶,哦,錯了,徐志摩從未衰老,並永遠浪漫年輕,即使離開人世,他都是選擇一種最為浪漫的方式,他青春永駐!也許輕輕地走,輕輕地來在徐志摩筆下的時候無關生死,但無心插柳柳成蔭,這難道不是生與死的最為浪漫的方式嗎?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空雲捲雲舒,曾記得,這是自己記事以來所鍾愛並且從未遺落的一句話!它在我心中就是一種最高的精神追求,一種閑逸與淡泊,足以媲美萬貫家財。而在書中看到了一個真實史鐵生,一個真真正正淡泊生死與寵辱的史鐵生,一個看破生死的哲人!
生命在每一天中循環,更新,消逝又重生,而每一天又在日與夜的輪迴中奔跑,一天中有日夜之分,要是世上有上帝,這大概就是上帝的特意的安排吧!要是人生在世都只是白天那是多麼無趣啊!神秘,讓人充滿遐想的月夜會讓多少人因無處寄託思緒而失去生的勇氣啊!但是一旦人生僅為黑夜,那大概也不會有我們的存在了吧!生與死如同每日的更替,我們似乎並不察覺今天的朝陽和今晚的月亮與昨天的有哪些區別!但我們呢,卻瞭然每天的我們都是新生的我們!每一天就是我們的生命的縮放的生與死,每一天我們都在告別與迎接!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我們不禁驚嘆中國國人的智慧與直覺,因為我們有了一種規律,一種充滿詩意的規律,陽剛的白讓人充滿力量,從而更好的投入生產;神秘的黑,給予了人們遐想的空間,從而更好的休憩。在這中間,我更覺得要是日出而作,月生而息更為浪漫!規律固然讓人們在迷茫中找到前進的方向,並為之遵守執行,然而,規律規範了生活,生活也就規範了人,所以人的天性讓人類鍾愛黑夜,似乎白晝的任何規則都無法在黑夜中奏效,風花雪月,夜夜笙歌,燈紅酒綠都無法在白天駐足,一切一切要等到黑夜的降臨才能重獲自由,入脫韁之馬,坦然而自由,相信每一個喜愛黑夜的人都能在黑夜中找到內心秉持的寄託。
相關範文
- ·最後一頭戰象讀後感5篇
- ·最後一頭戰象讀後感
- ·最後一頭戰象讀後感500字
- ·〈記憶與愛情〉--組詩
- ·坐在記憶與秋雨之間(短文)
- ·記憶與月色
- ·遺憾,回憶與執着
- ·難以磨滅的回憶與牽挂
- ·致值得記憶的記憶
- ·關於記憶的記憶
- ·記憶閃過一瞬間——掛在記憶的最邊緣
- ·記憶銀行讀後感
- ·追尋記憶的痕迹讀後感
- ·因為我們沒有共同的歷史記憶讀後感
- ·怎樣在面試過程中給招聘官留下深刻的印
- ·簡歷:15秒內給人留下印象
- ·五招給外企面試官留下好印象
- ·面試印象妙用肢體語言
- ·畢業生面試4印象“社會人”火候還不夠
- ·面試“第一印象”影響大
- ·面試印象50%來自肢體語言
- ·第一印象與面試裝
- ·qq炫舞印象句子
- ·qq炫舞姐妹印象句子
- ·qq炫舞情侶印象句子
- ·qq炫舞家族印象句子
- ·端午隨筆:印象端午
- ·我印象中的高考
- ·炫舞印象句子
- ·讀《印象筆記留給你的空間》有感
- ·好簡歷15秒給人留下深刻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