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過懷卡托
手機:M版 分類:優秀散文 編輯:pp958
懷卡托(Waikato)是新西蘭十二個大區之一,位於北島的中部,是世界著名的農牧地區。域內有懷卡托河流過,懷卡托就是因河而得名的。
我們驅車從奧克蘭出發去羅托魯阿,一路在懷卡托地區行駛。車窗外懷卡托的迷人風光引人入勝,我們不得不時時停車欣賞美景並攝影留念。據介紹,在懷卡托地區,無論是地上還是地下都有壯觀的景色值得欣賞。在地表下面,水在石灰岩結構的地層創造了奇迹,水營造了龐大的洞穴體系,吸引着人們去觀賞,去探險。但是我們卻無法親身實踐,只能一聽了之。但是我們可以想象,在地下溶洞里,美麗天然的形象逼真情態生動的多姿多彩的鐘乳石和石筍,在螢光的映襯下,熠熠生輝,引人入勝。在地面上,由於懷卡托在19世紀中期是毛利土地戰爭時期的重要戰場,所以有許多紀念碑和博物館也可供參觀,通過參觀可以進一步了解這個地區的慘烈歷史。然而我們也沒有時間去體驗。當然我們也可以想象,歐洲的殖民者是如何戰勝毛利人而成為新西蘭的主宰者的,這過程中自然充滿了血染懷卡托河,白骨堆成山的慘烈。因此,我們只能隨興停車看看,當然懷卡托省的首府漢(哈)密爾頓(Hamilton)是必需用多些時間去看的。
漢密爾頓位於懷卡托地區的中心,也是新西蘭的第四大城市。乘游輪在懷卡托河上看漢密爾頓顯然是一大快事,但是我們也沒有時間去。我們只能去觀賞漢密爾頓花園。漢密爾頓花園佔地58公頃。這個花園最初是沿着庫伯漢姆街較高的地方進行開發的,現在所呈現的花園實際上則是20世紀50年代初開創的維多利亞花園,然而這個花園的大部分地區是在20世紀80年代才開發起來的。漢密爾頓花園是圍繞着人與花園的緊密關係這一主題來開發的。整個主題由五種不同風格的花園植物構成,它們是天堂花園、景觀花園、多產花園、神奇花園與培育花園。
我們首先來到一個綠草茵茵的小山包上,小山包的旁邊有一水池,池水澄碧,池的四周全是高大的闊葉樹,高樹倒映在池水中,可見魚兒在樹枝間遊動。藍天白雲也沉入了水底,魚兒游在雲邊。這裡的水特別清澈,所以水中的景象非常分明真切。我們在小山包上閒遊了好一會後才走下山包,去公園觀賞。
進入公園,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是大片大片草地,草地四周是高樹,有不少遊人坐在草地上歇息。在其中的一塊草地上豎著好像英國巨石陣那樣的石柱,當然與巨石陣不同。草地與草地之間是寬闊的通道,通道上遊人較多,有些夫婦還推着嬰兒車來公園。在通道的十字交叉口,會有圓形的圖案,與中國的八卦圖案有點相似。有好幾處草地上安放着多層石塔,正好像中國古寺里的石塔。然後我們被引入集錦花園(Paradise garden Collection)。我們首先進入漢密爾頓風格的小院。走過通道,我們來到半月形走廊,半月形走廊抱着一個圓形的水池,水池中央有水管不斷地噴水,好像泉水噴涌。走過這半月形長廊,前面有一對雕像有趣得很,是人身牛頭或人身馬頭,手裡握着長矛之類的武器立着,像一對忠於職守的衛士。牛和馬都是人的親密朋友,人很需要牛和馬所具有的一些精神,或許這就是這雕像的寓意所在吧。同時我們還可以看到用木板圍着的一座建築物,基座是白色的石頭砌成的,像開口向上的喇叭形,基座上面安着鋼構的大球。大球上放着一座好像是小亭的建築。接着我們進了英國花園(Engish Flour Garden),這是一座英國風格的花園,花園裡有一架六角形的建築,就是六組梯形的柱子支起上方六邊形的架,很通透,不知道其中的寓意。花園裡全是茂盛的灌木。然後就進了中國的學者花園(Chinese Scholar’s Garden)。花園裡的格局全是中國的風格,其中的“逸暢園”就顯現了蘇州園林的風格,這裡有粉白的圍牆,圍牆上置有半月洞形、圓形或者梅花形的通道門,當然還有方形或圓形的小窗;這裡有翹角的小亭,葫蘆形的人工湖,卷洞小橋,迴廊曲徑。門前當然還有石獅子。這個小院里,遊人特多,尤其有許多小孩子們在盡情地玩耍。而且還堆着不少好像太湖石之類的石頭,其中的一塊石頭上刻着“西花院”字樣。還有“太湖神龜”(The Celestial Yuan of Taihu)的鑄像,看上去很精緻。然後,我們進入美國現代花園(American Modernist Garden)。這花園具有美國西海岸風格。花園裡有一方別緻的湖,湖邊放着一些白色的飾物,我孤陋寡聞,不知其中的奧妙。湖邊還有幾張躺椅和凳子,這是為方便遊人歇息而設置的。接着,我們進了意大利文藝復興花園(Italian Renaissance Garden)。這個花園造得很氣派,在通道上安放鋼筋水泥澆鑄的花架,造型美觀,如果紫藤花開滿花架,那就是情侶們的天堂。穿過通道可以看見一座弧形的高牆,高牆前面有一與高牆連在一起的半圓形的水池,水池中央立着銅鑄的狼,在我看來好像是銅牛,可見我的眼光真不行。接着我們來到場面較大的一處,這裡有一棟小樓,正面三間通透,呈放大的小寫的M形,小樓前面有一水池,水池中從大到小疊着三個圓盤,水會從這三個圓盤裡溢出,最上面的小盤子里立着一個人像。四方各立着一隻獅子。從意大利花園出來,我們就沒有再觀賞了,因為我們急着趕路。
出了漢密爾頓花園,我們又上了公路。過了漢密爾頓,我們的巴士就駛入山中了。一路上山巒重重。我們的車時而在山脊背上行駛,時而在半山腰行駛。公路所通的山不高,比較平緩,遠處的山就要高得多,而且也有些險峻。公路所通的山滿山都是綠草,整座山就是大草坪,隔一段路就有一群牛在吃草,看來這裡應該是牧場了。而遠處高山的上半部長的是樹木,下半部也是草地。凡是有牛群的地方,我們大多會停下來看一看。因為我們大多很喜歡牛,牛很忠厚老實,而且對待遠方的客人很和善很友好。當我們停下來走近它們時,它們就會一齊舉首,它們好像在向我們表示歡迎,又好像在向我們致意,向我們問好。這裡的牛大多是黃牛,也有花牛,而且幾乎都是母牛。記得有偉人說過,牛吃的是草,擠的是奶。其實在我們的家鄉,舊時的牛還是主要勞動力,它們吃的是草,付出的是苦力,是耕田勞作。當然耕牛大多是公牛。牛是人類的朋友,是不可或缺的朋友。然而,人類太殘忍,太無情,因為人類還要吃牛肉。我想人類吃牛奶就好了,為什麼還要剝奪牛的生命而吃它們的肉呢?啊,人這種動物實在有點可惡!什麼時候人類會變得仁慈善良些呢?
這裡的牧場地面很廣大,然而看到的牛群卻並不密集。據介紹,因為這裡有立法規定牛的數量必須與草地面積相適應,決不允許為了一時圖利而隨意增加牛的數量,而且放牧和休牧必須輪換,一塊草地不允許沒有休牧期,其實這就是可持續發展的最好註解。記得我曾經去過內蒙的草原,那裡的草地上草長得稀稀拉拉,毫無“風吹草低見牛羊”的景象,據說是因為過度放牧引起的,我想中國人為什麼就那麼近視呢?中國人本不該是這樣的。車過牧場的這一路,幾乎看不到人家,也看不到人。好像這些牛是無需人去管理的。我猜想,人是聚集在一起居住的。其實,即使在聚集地,也很少看到人,我們所能看到的只有場地上停着的許多小車,也會有直升飛機停着。我想要是沒有良好的管理,就不可能出現這種高效率。我認為,要說各行各業的效益來源於管理是一點都不過分的。
下午四時許,我們到達了懷卡托省的邊緣地區羅托魯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