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散文 > 優秀散文 > 給書籍一點時間

給書籍一點時間

手機:M版  分類:優秀散文  編輯:小景

  給書籍一點時間

  1、

  得找時間靜下來,認真讀一點書了。

  總是這樣想着,一邊放不下匆匆的腳步,即便有了一點閑暇的時間,也會習慣地坐在電腦前,將大好時光一點點耗盡。直到有一天,病了,躺在病床上,拿起書本,認認真真地進入了閱讀狀態。

  初冬的陽光很暖,透過窗子照進來,明亮清澈。家裡人上班的上班,上學的上學,很靜。樓道有人進進出出,腳步很輕。我一個人,斜倚床頭,順手拿起一本書,在滿室的陽光里,暖暖地走進了作者的世界里。

  很久沒有這樣安靜地閱讀過,似乎已經忘記了閱讀所帶來的愉悅,幾乎消失了那種讀書之後的頓悟與深思。今天,一個安靜而明媚的早晨,似乎回到了些以書為伴的歲月,回到了,為我一生提供精神營養的讀書年代。

  用心讀書的收穫,是任何東西都無法代替的。

  2、

  書架上有許多書籍,不知是什麼時候購置或者是什麼人贈送的,雖然每天都會清掃整理,但上一次是什麼時候拿起書本,認真閱讀,的確是忘記了。我不是什麼名流學者,也不是什麼富有的收藏家,購置的書籍都是用來閱讀的。每次看到心儀的書籍,總是愛不釋手,不管是食不果腹也好,囊中羞澀也好,都會把書買回來,放在書架上,順手翻一翻,摩挲一會,然後放在一邊。時間久了,新書變成了舊書,舊書又被新書所代替,書籍不斷被放置在書架上,卻總是沒有時間認真讀完一本書。就這樣,書籍竟然擺滿了整整一個偌大的書架,可謂是一室書房半壁詩書啊。可是,究竟哪一本書仔細閱讀過?站在書架前面,感覺都很陌生。

  當然,那些不被擺在書架上的唐詩宋詞的典籍,是放在床頭、案邊的。幾部已經封面磨損,書頁發黃的關於唐詩宋詞的書籍,陪伴了幾乎大半生,那些唐詩宋詞已經烙印在我的腦海里,這些書籍似乎永遠不會陌生了。

  3、

  用心讀書的階段,大約是在上學期間和剛剛參加工作的時候。那個時候,經濟比較拮据,資源匱乏,書籍自然也不多,自己購置書籍,簡直是一種奢望。所以,只能是借書來讀。只要是能夠尋找到的書籍,都會如饑似渴地讀,廢寢忘食地讀,以至於很多精彩的段落都達到了倒背如流的程度,更不要說那些經典的唐詩宋詞了。或許,真如清代著名作家袁枚在《黃生借書說》所說的那樣“書非借不能讀也”。想想那個時候,讀書就是最快樂的時光。

  剛剛參加工作是在農村的一所學校,吃住在學校,基本沒有什麼業餘生活,唯有讀書。農村的時光很慢,也很快。特別是冬天,好像剛剛過了中午,天就黑了。教師們大都是本地人,下班后,回家的回家,出去的出去,經常是只有我一個人,伴一盞孤燈,捧一冊詩書,苦讀到深夜。不是我讀得苦,是那時的日子很清苦。一個人讀書,沒有感到寂寞,只是感覺到了時光的漫長。

  古今中外,人文藝術,但凡能尋找找到的,不會去挑剔,去選擇,都會拿來讀。不一定能讀懂,但一定會認真,全身心投入的去讀。也沒有多什麼明確的閱讀目標,就是喜歡。那個時候,不讀書,還能做什麼呢?沒有電視,沒有網絡,沒有什麼其他的娛樂,沒有那麼多的課業負擔,沒有那麼重的生活壓力。有的是的慢時光,都可以用來閱讀,把所有快樂的時光都給了書籍。是啊,現在想想,那一段日子真得很快樂。常常和同事打賭,拿出一本唐詩或者宋詞,他們隨便說出作者,標題或者詞牌名,我就能將詩詞的內容背誦下來。他們總是很驚奇,我也因此很得意,很快樂。

  4、

  如今,手頭逐漸寬裕了,遇見自己喜歡的書籍,可以毫不猶豫地買來,卻沒有了時間,不能靜下心來,走進書的世界。我們的時間都到哪裡去了呢?是工作太忙碌,生活壓力過大,還是我們的業餘生活太豐富,衝擊了本該屬於書籍的時間?我們總是有各種各樣的理由,拒絕捧書而讀。即便拿起了書本,目光停留在書頁上,卻難以走進心裡,無法達到身心俱融,樂而忘我的境界。

  生活節奏加快了,不應該成為我們不讀書的理由。而是我們變得懶惰了。我們的選擇更加多樣化,那些簡單刺激的,只需瘋狂不用思考的各種各樣的消遣方式,擠佔了本該屬於讀書的時間。

  學生不喜歡讀書。這話聽起來似乎有些不通。學生的主業就是學習,怎會不喜歡讀書呢?是的,學生在校時間過長,所學的東西統統是為了應付考試,與閱讀無關。他們一旦有了一些閑暇的時間,相信他們所做的第一選擇不是讀書。我們經常看見很多學生課餘時間呆在網吧里,或者遊樂場所,而不是圖書館或閱覽室。把大量的時間消磨在網絡上,與機器對話,不用交流,不用思考,只需瀏覽,接受。在這些過程中,他們所獲得的信息,有多少是有益的東西,恐怕只有他們自己清楚。

  教師應該有大量時間來閱讀,其實不然。就像一位廚師,有了空閑時間,第一選擇恐怕就是離開廚房。一旦有了屬於自己的時間,又有哪一位教師拿起另外的書本呢?他們大都會選擇放下書本,去做那些與閱讀無關的事情。學校的人,無論學生也好,教師也好,有了閑暇時間,選擇放下書本,或許還可以理解。畢竟他們終日與書相伴,利用閑暇時間換一換環境,改變一下生活的方式,無可厚非。可是那些遠離書籍,終日與書籍無緣的人,卻不能選擇給書籍一點時間,不能利用一點點空閑時間讀一讀有用的書籍,不能不令人憂慮了。

  普通人或許是因為生計所迫,無法找一個安靜的時間讀書,或者是因為忙碌的生活,使他們無暇停下匆匆的腳步,或許因為生活拮据,無法承擔購買那些昂貴書籍的費用,在書籍面前望而卻步了。而那些富有的人,那些權貴的人呢?他們是有錢有閑的人,他們是否選擇讀書呢?恐怕不會。那些高檔場所,他們是常客,你不會在書店,圖書館里看見他們的身影。為了那些可有可無的東西,為了那些沽名釣譽的事情,他們可以千金一擲,他們不會為了書籍而花費一文錢。他們寧可求神拜鬼,也不肯讀一讀那些經典名著,讀一讀那些文學的,哲學的,藝術的,科學的書籍。他們把大好的時光消磨在高爾夫球場,消磨在高檔的樓堂會館,也不會坐在一個安靜的角落裡,捧書而讀。

  在它們看來,什麼都很重要,只有讀書不重要。什麼都是真實的,只有讀書是虛幻。什麼都充滿誘惑,只有書籍是蒼白的。所以,才會有那麼多富有的人為富不仁。才會有那麼多權貴寡言廉恥為非作歹。商場、官場才會那麼骯髒、醜陋。毛澤東曾經說過“沒有文化的軍隊,是一個愚蠢的軍隊。”那麼,不讀書的官場,不讀書的社會,是一個什麼樣子呢?

  5、

  現在,無論城市鄉村,無論大街小巷,還是機關社區,打撲克,搓麻將,隨處可見。麻將館,網吧,歌廳,到處都是。唯獨少見了充滿書香氣息的圖書館,閱覽室;走在幽靜的公園,還是風光如畫的風景區,到處可見遊樂的人,健身的人,閑逛的人,唯獨看不見讀書的人;在繁華的商業街,各種商鋪鱗次櫛比,各種各樣的商品琳琅滿目,唯獨不見擺放着的那些典籍作品,世界名著。

  讀書的人少了,買書的人少了,賣書的市場逐漸萎縮了。什麼都可以從網上獲得,什麼都可以通過網絡來解決。網絡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改變最大的是人們再也靜不下心來,進入讀書的境界。

  我們已經逐漸習慣了坐在電腦前,敲擊鍵盤,移動鼠標,而不是輕翻書頁,奮筆疾書。我們更喜歡在屏幕前快速瀏覽,而不是沏一杯茶,讓茶香氤氳,在溫暖的陽光底下,全身心地進入書的境界,與作者交流,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6、

  現代生活,一切似乎都是快速的。快節奏的生活,快餐食品,快餐文化等等,充斥着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快餐文化,像一縷輕風吹過一片落葉,像一碧湖水皺起一道漣漪,過了,就過去,不會留下任何的痕迹。讀過的書,很快就忘記了書的名字,而書的內容,更是過眼雲煙,了無痕迹。讀書的人,心中越來越荒蕪了,思想越來越淺薄了。寫書的人,為利益所驅使,為迎合市場,放棄了作家的尊嚴與良知,寫一些庸俗的文字,難以入眼。使得本來就十分荒蕪的文學世界,愈加滿目荒涼。

  沒有時間,寫書的人難出精品,再也看不見“一部紅樓,十年血淚”式的作家作品了。沒有時間,讀書的人難以靜下心來,與書中的人物同憂患,共歡樂。對於我們這個時代而言,不能不說是一個悲哀。

  過去,我們曾經津津樂道於“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的境界,曾經以“學富五車”為榮,曾經把公園裡,車站上,地鐵中那些捧書而讀的身影看做最美的風景,曾經被埋頭燈影苦讀的窗口深深吸引。。。。。。現在,這些似乎已經是很遙遠的記憶了。遙遠的讓人有些悵惘。

  7、

  我又何嘗不是如此呢,每天忙忙碌碌,不知道忙些什麼,就是擠不出讀書的時間。有了時間,就習慣於坐在電腦前面,翻看着網絡上那些膚淺的,無聊的文字。看得眼睛荒蕪了,大腦里長滿了草,人變得膚淺了,越來越浮躁,很多時候對文字產生了一種排斥感。網絡的文字良莠不齊,那些充滿憂患意識,那些具有深刻思想,給人以啟迪、教益的文字,是難得一見的。滿眼風花雪月,到處是無病呻吟,這樣的文字,與我們何益?

  可是,我們習慣了。習慣了從這些現代的傳媒獲取信息,寧可願意將大量的閑暇時間用在現代的網絡上,也不去想找一本書來讀。如果不是偶爾生病,無法像往常那樣坐在電腦跟前,我想我也不會這樣潛心讀書,那種久違了的讀書的樂趣,那種從讀書中收穫的感悟,也難以品嘗。也不會生出這許多的感慨。

  8、

  我們很多人有足夠的時間,只不過我們都毫不吝嗇地消磨掉了。我們有很多的時間可以用來閱讀的,只不過很多人已經失去了讀書的興趣。我們過多的去關注物質需求,忽略了精神上的營養。我們很多人只着眼於當下,很少去思考我們民族的過去與未來,去讀一讀我們民族曾經的興盛與衰亡。我們很多人還沒有或者不去想一個人,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不喜歡讀書,是多麼可悲,多麼危險。

  任何媒介都無法替代對書籍的閱讀,任何思想都不如從書本上來得深刻,任何不讀書的借口都是那麼蒼白與無知。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請給書籍一點時間,讓我們靜坐下來,進入閱讀境界。

  2013-10-25

您正在瀏覽: 給書籍一點時間
網友評論
給書籍一點時間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