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散文 > 哲理散文 > 為政之要在於公

為政之要在於公

手機:M版  分類:哲理散文  編輯:pp958

為政之要在於公 標籤:關鍵在於落實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公就是公道、公正、公平,這是一個政黨的執政之基、為政之本。縱觀歷史,凡得民心、安天下者,無不以“公”為基點。“公則天下平矣”,“平而後清,清而後明”。回顧當前,我黨從建黨八十多年以來,始終是一個以“人民、國家、集體、大局、全局”的“公”論為主導的過程,這也是我黨在國際政治多極化、經濟全球化和價值取向多元化的嚴峻形勢下,不斷鞏固執政地位,永遠立於不敗之地,而國家日益昌盛發達的根本所在。新時期下,作為我黨“立黨為公、執政為民”重要思想的實踐者,我們更應“公”字當頭,以天下為己任,胸懷至公之心,常修為公之德,力行大公之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建設和諧社會。

  胸懷至公之心。古人云:“種樹者必培其根,種德者必養其心”。欲行公義,一定要有一顆公而忘私、國而忘家的至公之心。“當官之訓則曰以公滅私”。諸葛亮先後輔佐劉備、劉禪兩代皇帝,忠心耿耿,最後以身殉職,病死軍中。他輔佑後主,實際上是執一國之政,出帥入相,但後主並不感到他的威脅,群臣並不感到他的僭越,倘非公而忘私、國而忘家,焉能如此!被稱為中國“兩彈元勛”的鄧稼先,當年為了試製祖國的核武器,毅然告別妻兒,來到位於大戈壁的軍事禁區,隱姓埋名達28年。28年春秋過去了,中國有了自己的核武器,但他卻被癌症侵噬了肌體。他一心為人民、一心為革命的崇高精神,就是建立在公而忘私、國而忘家的思想基礎上的。毛主席說,人是要有一點精神的。小平同志說:一靠理想,二靠紀律。我們一定要“消盡自私自利之心,濃敦公己公人之念”,始終堅定共產主義和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想信念,滿懷激情地投身這一偉大事業中,並為之不懈奮鬥。

  常修為公之德。“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修身”是基礎。做一個高尚的人就要有高尚的情操。做一個人民的好公僕,就要常修為公之德。古人云:“政者,正也。子率以正,孰敢不正?”常修為公之德,要做到有骨氣而無傲氣,要正氣而不要霸氣,靠志氣而不靠運氣。“有骨氣”,就是要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事,始終保持“無求於物心常樂,自靜其事品自高”的純正心態;“要正氣”,就是堅持公道正派的做人原則,“善利萬物而不爭”,不為名所累,不為利所移,不為錢所動,不為色所迷;“靠志氣”,就是絕不能有絲毫的僥倖心理,輕視小貪小占,小恩小惠。“一念之欲不能制,而禍流於滔天”,應當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擋得住誘惑,守得住寂寞。常修為公之德,要從學習抓起。求才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學習就是固本之舉,源頭活水。必須把學習放在突出位置。通過學習,加強世界觀的改造,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加強個人的理論修養和思想修養,提高業務素質和工作水平。

  力行大公之事。所謂“大公”,就是把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至大至要的位置,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胡錦濤總書記指出:“群眾在我們心裡的分量有多重,我們在群眾心裡的分量就有多重。”力行大公之事,要牢固樹立“人民”的觀念,一切以有利於人民為準則。我們研究問題,必須自始至終地考慮人民的根本利益;作出決策,必須自始至終地體現人民的根本利益;開展工作,必須自始至終地實現人民的根本利益。要把絕大多數人民利益的實現度,作為衡量工作成效的基本標尺,以更深的感情、更大的力度、更實的措施,把事關絕大多數人民根本利益的事情辦好,讓廣大人民群眾得到實惠。力行大公之事,必須從大處着眼,小處着手,從未來着眼,現在着手。天下之大事,必作於細。現階段,我們要把思想統一到黨中央倡導的“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立黨為公、執政為民”上來,從點滴做起,從自我做起,從一言一行做起,從本職工作做起,只爭朝夕抓工作,埋頭苦幹辦實事,鍥而不捨搞建設,用實幹建功立業,用真干贏得民心,用苦幹加快發展。

您正在瀏覽: 為政之要在於公
網友評論
為政之要在於公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