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散文 > 抒情散文 > 城市系列散文之龍行諸城

城市系列散文之龍行諸城

手機:M版  分類:抒情散文  編輯:pp958

城市系列散文之龍行諸城 標籤:平安城市

  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

  數千萬年前,恐龍是這個星球的統治者,一如今天地球上的人類。無以計數的恐龍行走在今天叫做諸城的這片土地上,它們或追逐奔跑,或尋覓食物,或棲息於水草豐美之地,總而言之,他們在這裡生活。

  某年某月某一時刻,地球突然的變故把大量恐龍瞬間掩埋,恐龍群體性殞命於此,累累白骨變成今天蔚為壯觀的化石群。諸城恐龍化石數量之多、品類之繁、形體之高大,國內乃至世界上都無出其右者,諸城因此被稱為中國龍城。恐龍遺迹不僅有龍骨,還有成規模的恐龍足跡,行走或奔跑之恐龍留下的印跡竟然歷經數千萬年流傳至今,實在是匪夷所思的事情。

  史前的故事如此之神奇,有史以來的諸城也是齊魯大地上一顆熠熠生輝的明珠,它傲立於山陰濰水之畔,光芒穿透歷史塵埃,盛名散播古今中外。

  諸城歷史文化名人輩出,從三皇五帝的大舜到孔子學生公冶長,從中國最偉大的文學家蘇東坡到《清明上河圖》的作者張擇端,宋人趙明誠、清人劉墉、近代王盡美、臧克家、王願堅等等,無數大方之家從這裡走向全國或者在這片土地上工作生活,完成不朽的功業。

  青年好書,涵養人文沃土;名家垂範,世代薪火相傳。對諸城的名人現象思考良久,我想這應該是比較合理的答案。

  西漢置東武縣,始開諸城城市建制之源,“至今東武遺風在,十萬人家盡讀書。”——千年之前“好讀書”在這裡就已蔚然成風,這種風氣遺留至今,被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傳承、發揚。今天,諸城市區的學區房總是供不應求,價格高企,就是人們重視子女教育使然。這種尊師重教的文化基因造就了諸城輝煌的歷史,也必將成就一個燦爛的未來。

  在市場化、全球化浪潮席捲下,今日諸城的名家屬於企業。福田汽車、得利斯食品、希努爾西服、諸城外貿等大型品牌企業帶領下的諸城企業群異軍突起,創造了諸城一個新的時代。改革開放后的諸城興起了山東縣級城市最多的品牌企業,名牌產品數量甚至超過很多地級城市,人們把產業界這一影響深遠的“諸城現象”歸功於鐵腕改革者陳光書記。我想陳光在諸城的成功不是偶然事件,這與諸城人們勤勞好學的地域文化和勇踏潮頭的創業精神是分不開的,這種文化土壤和民眾精神是企業家成長的沃土。

  與商業文化浸淫的南方企業不同,山東各地的企業家和企業品牌是從深厚的傳統人文沃土中生長起來的,由於人們對文化和教育的熱情不減,經濟發展與文化進步并行不悖。近年來,傳統字畫作為裝飾品大行其道,國畫和書法藝術品成為企事業單位辦公室、酒店以及家庭裝飾的重要物品。不論心有靈犀還是附庸風雅,這種風氣對傳承和發展傳統文化是有很大益處的,它培養了一個很大的藝術品市場,諸城所在的濰坊地區就是中國最大的名家字畫消費市場。文人字畫在這裡不僅有市場,也有創作,眾多書法家、美術家在這裡生活、創作,諸城美術類、藝術類高考生源在山東一直遙遙領先。夏夜的諸城,街頭巷尾都聚集着休閑納涼的人群,膠東地方戲——茂腔是人們喜聞樂見的戲曲,在街頭逛一逛,到處都可以聽到咿呀的二胡聲和婉轉的茂腔——根植於民間的文化藝術最有生命力。

  諸城蔚為大觀的自然風光哺育了源遠流長的地域文化。諸城南部是五蓮山區,古隸屬諸城,濰河從南部山區蜿蜒而下,穿過廣袤的昌濰平原入海,諸城彙集了高山、河流、平原、濕地等多種自然風貌,景象萬千。蘇東坡在《超然台記》中如此描述諸城的四方形勝:“南望馬耳、常山,出沒隱見,若近若遠,庶幾有隱君子乎!而其東則廬山,秦人盧敖之所從遁也。西望穆陵,隱然如城郭,師尚父、齊桓公之遺烈,猶有存者。北俯濰水,慨然太息,思淮陰之功,而吊其不終。”在高樓大廈的包圍之下,今日之超然台雖高,但已不能望遠,可惜!如果蘇東坡在今天的諸城當政,必定會於明月夜攜眾登上恐龍公園的電視塔,在觥籌交錯之後賦一首《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或于晴天朗日里登高遠望,慨嘆天際之觀,感懷人生百態。

  龍行諸城而永葬於此,人行諸城而志存高遠,在歷史的長流中,無論龍也好人也罷,皆如白駒過隙而已。立志者求得畢生價值,碌碌者求得溫飽生活,皆是人生常態,不必苛求。

  觀當世之時,教育普及,民智全開,公平正義之聲高漲而貪污腐化之勢日甚,民主民權民生在紅與黑的夾縫中掙扎,社會亂象叢生,信仰缺失、價值尺度混亂,如此種種,不一而足。仁者民心,傳統價值必將復興,當時者應戒貪慎獨,而民眾亦應積極訴求,新網絡時代,讓我們共同努力創造一個新的時代!

  2011年8月於諸城

您正在瀏覽: 城市系列散文之龍行諸城
網友評論
城市系列散文之龍行諸城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