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 鄉村教師突圍讀後感

鄉村教師突圍讀後感

手機:M版  分類:讀後感  編輯:得得9

  鄉村教師突圍讀後感(一)

  從昨天拿到書到今天,兩個半天完成了閱讀!

  有些快,這種感覺也許就像自己弄飯:花了一個小時,可吃的人只用了5分鐘!於是頗有些抱怨,怎能不好好享受?得到的回答是,好吃才會食慾大增呀!仔細想想,我讀書也是這樣:好看的書,就會一直撇開日常瑣事,一個勁兒鑽進去!三天內解決四五百頁的書不在話下!如果不幸遇到有些個,那麼,有可能一兩年它都會始終在那裡,不論我在哪裡,而它就在那裡!

  這樣想着,喔,我的弄飯煩惱一併交由這本書的閱讀感受解決了!

  購買這本書,時間段剛剛好!此時,我處於無書可讀的狀態,就像熱鍋上的螞蟻,做什麼事情都失去了興緻!在噹噹閑逛的時候,突然看到了書名中的"突圍",而且是鄉村教師,於是火速購入!

  曾經,我因了這兩個詞,"想入非非"!鄉村教師的境地,怎樣突圍?

  一、"明師"!

  太喜歡這樣的註解!"也許,我們大多數人無法成為‘名師’,但一定可成為‘明師’:明白自己的優勢與不足,明晰學生的需要與困惑,明確教育的旨歸與起點……"

  我無數次的為自己的將來幻想過,可是眼下的境況是的確不可能成為自己想象的那樣的老師:舌燦蓮花、思想深刻、板書精緻、學識淵博……就這樣等待着,等待着自我的消逝!如果用這樣的標準來衡量一個人工作的價值的話,真是太令人絕望而停滯了!

  吳老師的"明師"的標準,甚是讓我歡欣,這樣慢慢地走,一路向著陽光,一路收穫花香,多好!

  二、"理念"

  "診斷-假設-論證",一直在尋覓着教學的真諦!

  在教了四年小學一二年級后,我調入了中學工作。工作中要面對的窘境實在太多,回想起來,那第一本中學教材上被我寫滿的備課筆記密密麻麻就可見我內心的苦悶,當然更多的就像是無頭蒼蠅似的亂撞!

  怎麼辦?

  遇到了新課改,培訓,遇到了網絡各家論壇的興起!最初接觸到的人教社語文論壇和k12,讓我走進了一個嶄新的世界,於是,"亮了"!

  其間做過太多"傻事",有幸的是,那時學校的教研的氛圍也同時濃濃地燃燒着我!

  吳老師的總結真是精闢至極!

  套用書中他引用的餘映潮老師送給他的話:"磨練的深度決定你的高度!"正因為沒有經受多少磨練,所以不要在工作之餘埋怨自己的膚淺!這應該是對我的鞭策!

  三、"貼地而行"!

  "貼地而行者,是首先有着對這個世界獨特的理解,有着改造這個世界的決心,還有着把內在的思想與外在的世界進行有機結合的策略,也即是說,他們能夠讓思想接地氣,感地溫。"

  如果老是覺得自己的工作條件糟糕,幻想着教育的"桃花源",而不對現實工作中的細小問題一一研究,可想而知,所有的未來不過是空想而已!

  有了這樣的前提,所有的目標不再開始要求"高大上",而轉而的低姿態說不定會讓自己一點一點累積,至少可以讓自己找到現實中的成就感和生活的幸福感,成為真正的自己!

  一本好書,讓人有了新的憧憬,它曾帶給我的愉悅體驗也必將激勵自己繼續前進:也許執著,會讓荊棘中花香滿徑!

  成為自己!

  鄉村教師突圍讀後感(二)

  我是駝峰中學的一名教師,對於縣城的教師來說,我們這樣的群體就是屬於鄉村教師,但是對於許多偏遠地區的教師來說,我們又是很不純粹的鄉村教師,畢竟我們學校離縣城僅有六七公里的路程。

  在暑假中看到一本書,是吳再柱 老師著作《鄉村教師突圍》,剛一看書籍名的時候,感覺很有意思,"突圍" 鄉村教師需要"突圍",為什麼"突圍" 怎樣"突圍" 也正是帶着這些疑問,我認真研讀了這本書。

  從全書的整體來看,"突圍"是這本著作靈魂之所在。在這本書寫的序言中是這樣寫道的:"吳校長的突圍,可謂窮盡了一個教育人所有困囿;但從‘明心見性,直指人心’的情懷來說,這其中的關鍵,還是直抵內心的。"

  在我所理解的鄉村教師的"突圍",無非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從鄉村教育的"圍城"中走出,調到縣城中去,改變自己的教育空間;還有一種努力專研自身教育教學水平,突破鄉村教師的局限,讓自己的從自身"突圍",成為鄉村教師的佼佼者,改變自己的教育思想。

  對於後者我是格外起敬的。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這也就意味着在很長一段時間我國的人口數量以農業人口為主,而這部分龐大群體的教育在很大方面依賴於我們的鄉村教師,甚至可以說,我們的農村發展需要鄉村教師,我們的鄉村教師決定整個國家發展的命脈。

  在仔細研讀《鄉村教師突圍》的時候,你可以很淺顯的讀懂書中所表達的意思。因為這本書所書寫的是思想,而不是一些文字性的東西,是吳再柱 老師日積月累的思想沉澱:每天有所思,天天踐行自己做鄉村教師理想,天天有所得,樂在其中。

  每年我們學校都有 老師通過考試調到縣城工作,同事們在談到的時候都是用羨慕的語氣,而同樣每年有一些偏遠鄉鎮的老師調入到我們學校,所以我們學校就像河流一樣,下游的水流出,上游的水流入,很自然的保持了平衡,可是更上游的河流如果光是流失,沒有流入,是否會陷入乾枯中。這在書中沒有看到答案,或許吳再柱 老師認為,對於一個鄉村教師來說,做最好的自己,努力改變自己對別人的影響就是一種"突圍".

  其實,鄉村教師中也有很多願意留在上游的 老師,而這樣的群體中還是有很多人存在的。2014 年江蘇省最美鄉村教師李坤,是連雲港教育博客的管理員,我們很多博友都習慣性的叫他"坤哥".李坤 老師2000 年畢業,紮根海州區浦南鎮草舍小學十餘年,默默地堅守在農村做一名村小的語文教師,或許他認為,金子在哪裡都會發光,只要想干,認真干,總能幹出些名堂來。他確實做到了,連續多年從事高年級語文教學且教學成績突出,他以校園、農村為創作題材的多篇作品在國家、省市報刊雜誌發表。在許多人抱怨"鄉村教師"在惡劣環境中的苦與淚之時,他卻在這種環境中演繹並享受着他的精彩人生。

  改變鄉村教師的生存與工作環境是政府的義務,義不容辭。而默默的堅守在農村也是我們鄉村教師的使命,是值得所有人敬重一生的光榮,因為鄉村教師,需要我們。

  最後,謝謝吳再柱 老師的書,向所有默默堅守的鄉村教師致敬!

  鄉村教師突圍讀後感(三)

  像" 戰馬" 一樣的" 突圍"

  2014 年4 月,鄉村教師吳再柱的新書《鄉村教師突圍》出版了。循着書的目錄,我們不難看到一個鄉村教師在自我救贖與突圍中的艱辛付出。同為鄉村教師的我,自然更能深刻地感受到,在充斥浮躁與物慾的當下,與許多光鮮和多金的職業相比,教書只是一份勉強糊口的工作;而在這樣一種清貧的生活中,不僅能不忘教育的初心,且以自己的方式不斷催逼自我發展的行為,是何等的難能可貴與不易!  或許是受着" 突圍" 二字的影響,我想起了英國最受歡迎的兒童文學作家邁克爾· 莫波格寫的童書《戰馬》。該書講述了一個男孩與一匹馬的分離與團聚,通過戰馬喬伊的視角,展示了現實的無奈與人性的美好。跟隨這匹小馬,我們彷彿目睹了喬伊怎樣撫慰那些受傷的心靈,喚起似乎麻木的人性。  在我看來,吳再柱就是這樣的一匹戰馬。他突破種種的" 包圍" ,向我們展現了一個有着愛和智慧的鄉村教師的形象。  從書中,我們可以端倪當前中國教育尤其是農村教育存在的詬病。比如,農村學生受條件的限制,既沒有課外書籍的來源,也難以享受到" 少年宮" 和" 活動中心" 提供的校外教育服務,面對留守和安全的現實,假期中學生們最可能的去處是各種補習班,但吳老師疾呼着" 讓孩子過自己的暑假" .  又比如,當看到因為布局調整而撤併一些" 村小" 時,吳老師發出既無奈又憂思的嘆息:" 孩童們是否還擁有玩耍泥土、親近自然的機會?"" 課堂上是否經常性地給學生們滲透着一種認識鄉村、反哺鄉土的人文情懷?" 這樣的疑問,也一定能引起鄉村教師的思考:學校教育在保持本有特性的同時,簡單地" 刪除" 、" 複製" 與" 粘貼" ,是不是也是喪失個性的一種方式?我們又該如何整合有效的鄉村文化資源呢?  面對現實中的教育弊端,吳老師用" 突圍" 的方式告訴我們:" 用‘ 個體行為’ 把握幸福" ,同時也要" 常給自己心靈雞湯" .他用自己的腳步丈量着農村學校與" 名校之距離" ,得出這樣一個觀點:" 普通學校與知名學校的距離,不是物與屋的距離,而是人和仁的距離;不是時間和空間的距離,而是理念和信念的距離;不是教育質量的距離,而是與教育規律的距離。" 他時常用充滿愛意的眼神打量着" 這群少男少女" ,讓我們不禁反省自己有沒有善待那些不怎麼優秀的學生;他還用無比睿智的眼光衡量課堂教學的標準,認為只有促進了" 人的發展" ,才能算是有效課堂…… 而讓他真正有所" 突圍" 的,除了廣泛的閱讀之外,還有勤奮的筆耕。這也讓我悟出了,從教書匠走向名師的唯一途徑,便是一邊閱讀,一邊寫作。  戰馬喬伊讓我們感受到人性的美好,心懷希望地生活着。同樣,在教育這場" 靜悄悄的革命" 中,我們需要更多像吳再柱老師這樣的戰馬,在窘迫與希望並存的現實中,披荊斬棘、一往無前,共同實現鄉村教師的突圍、進而推動鄉村教育的突圍。

您正在瀏覽: 鄉村教師突圍讀後感
網友評論
鄉村教師突圍讀後感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