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 不能錯過的英語啟蒙讀後感

不能錯過的英語啟蒙讀後感

手機:M版  分類:讀後感  編輯:小景

不能錯過的英語啟蒙讀後感 標籤:春晚觀后感

  《不能錯過的英語啟蒙》讀後感

  -----中國孩子的英語路線圖

  王潔

  對於語法,中國人一直特別重視,甚至把它和背單詞一樣,作為英語學得好不好的標誌。也因此,很多人認為,英語就是要靠背單詞記語法才能學好的。而事實上以英語為母語的孩子是不學語法的。ESL(英語作為第二語言)的學生學語法,正常課程裡面是不講語法的。那外國的小孩是怎麼學語言的呢?英語不教語法也能學好的嗎?

  英語啟蒙從phonics開始,此書揭開了自然拼讀法的神秘面紗。在類似搭積木、組合替換的遊戲中輕鬆地讀出、聽清、記憶英語單詞和句子,進而全面提升英語聽說讀寫能力,這就是phonics的意義所在,即我們時常說的“見詞能拼。聽音能寫”!關於Phonics其實在日常的教學中早就有滲入了,不過從來沒有接觸過一套理論專門解析我的這一教學行為罷了。很偶然的得到了這麼一本書頓時覺得茅塞頓開,受益匪淺。在書上圈圈點點成了習慣,讀後做個整理小結也是自己的一個小習慣。

  英語教學中,常常會發現學生們是各種聽不清,記不住,讀不對。學生們筋疲力盡,老師們也在絞盡腦汁。Phonics能夠幫孩子的耳朵辨別音節和韻律;能夠幫孩子搭建起詞音和詞形的聯繫。;Phonics還能幫孩子體驗字母與字母組合的發音規律。

  咱們在中文環境下學英語跟本書的作者女兒在國外學英語那又是兩種情況。“安妮”是本書作者的女兒,她正在加拿大讀幼兒園。通過觀察安妮在國內外英語啟蒙的經歷,編寫了這一本書。

  咱們中國的英語教育出品的多是“啞巴英語”,而造成啞巴英語的原因,絕不僅僅是“輸出環節”的問題,造成啞巴英語真正的原因在於輸入環節中原汁原味的英語聽力輸入量不夠,中英互譯的思維模式以及死背單詞語法所造成的情境對應能力的不足。

  雖然平時教學中我常常我說某某兩個字母組合發什麼的音,但就是還沒有一套理論支持,也沒有一些專用的術語。通過閱讀這本書,現在有了。英文字母有兩個屬性。一個是LetterName(字母本身的名字),一個是LetterSound(字母的發音)。而後者是學前班一年的啟蒙學習內容。音和字母的對應,音和單詞的對應,音和實物的對應,都靠音來連接。音才是英語啟蒙的重點。

  外國的語言教育,真的是更注重“語言”兩字。而我們,當然本人觀點不能代表廣大的教育工作者,還是暫且說自己個兒吧。我的日常教學更偏向“工具性”,朝着考試目標而定的“訓練”。想來真是個落後分子了,這以後一定得洗心革面,跟國際接軌。

  背誦,這是大部分中國學生的拿手絕活。但是,為什麼背下來的巨型為啥不管用呢?死背單詞和句型就好比學游泳的人在陸地上做模擬動作,不下水永遠學不會游泳的道理一樣。單詞也好,句型也好,都要在情境中才能學會運用。背下來100個句型不如通過動畫片和閱讀積累100個情境管用。這一片斷深得我心啊,舉雙手支持。

  就是承認學英語,聽原汁原味的歌曲,看美劇等都是在磨耳朵。磨耳朵的關鍵不在於聽懂每一個單詞,而在於熟悉英語的韻律節奏,培養語感。這使我突然想起中央台的一套動畫片,可以布置給孩子們當特別的作業就是“觀看英語動畫節目”。

  中國孩子從小就開始聽各種中文兒歌童謠,英語國家的孩子也是如此訓練語感的。我們的英語啟蒙完全應該走同樣的路,首先得讓孩子大腦中儲存足夠多的語音信號,他們才能區分各種信號的不同,所謂的辨音能力就是這樣形成的。

  聽力辨音能力和情境對應能力是輸出的基礎。輸出是輸入積累到一定程度的結果,是水到渠成的事。輸入一點點就開始關注輸出,極有可能引發孩子的逆反和厭學。只要輸入的資源正確、方法科學、時間足夠。剩下的就只有等待。

  本書提供了安妮在加拿大幼兒園三年下來的一些,原汁原味的學習資料。有很多都可以截取出來使用,真是受益頗多。

您正在瀏覽: 不能錯過的英語啟蒙讀後感
網友評論
不能錯過的英語啟蒙讀後感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