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觀后感 > 《12 years a slave》觀后感

《12 years a slave》觀后感

手機:M版  分類:觀后感  編輯:pp958

《12 years a slave》觀后感 標籤:春晚觀后感

  《12 Years A Slave》觀后感—淺談奴隸制

  昨日晚餐時一杯略苦的咖啡果然深深地刺激到了我的腦神經,半夜依舊處於亢奮狀態的我,在補完了《雷神2》之後,驚覺不能再看此類動作片,想找一部略沉悶的片子來催眠,於是乎,又悲劇了……

  《12 Years A Slave》--2013年奧斯卡最佳影片,聽名字其實略顯催眠,查看了相關資料之後,發覺是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發生在美國歷史上對於黑人來說很黑暗的時代。記得之前看過一部《Django Unchained》,也是講那個時代美國黑奴的故事,在南北戰爭之前,在意識覺醒之前。雖然時至今日對於膚色的歧視仍然依稀可見,但畢竟最黑暗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原想着能幫助睡眠,不想看完之後,思緒卻胡亂的散發開來,關於歷史,關於制度,關於人性……

  如果按照西方對於奴隸制度的定義,其實我朝自古以來都算不得有奴隸制的社會,只能說是有奴隸存在的社會,自夏啟建立夏王朝到近代民國,四千年來都有奴隸的影子,只不過和西方那種奴隸是有區別的。

  古羅馬的奴隸制度存在了1000多年,美國的奴隸制度存在了200多年,時代背景與龐大的利益鏈催生了這一制度的誕生,而隨着時代的變化與人性的覺悟,奴隸制必然走向滅亡。

  影片中最揪心的是黑奴的眼淚,那是對命運的絕望。或許生存在每一個階段性時代洪流中的人,都有過麻木不自知、自知而無為的時期,同樣是人類,僅僅因為膚色或者是出生的環境,命運卻截然不同。正如片中的黑奴里,大多數是沒有反抗意識,沒有自我存在的,這屬於麻木,屬於缺乏思考地認可這種制度與自身的身份,也有自知卻不敢反抗的,因為周遭的麻木不仁,這屬於自知而無為。顯然後者,受到的折磨不僅僅限於肉體,還有靈魂。

  對於奴隸主來說,奴隸是自家的貨物,是低賤的勞動力,是發泄的器具,可隨意虐殺,從來不認為奴隸與自己一樣是人類,這種同理心的缺失同樣也是人性的喪失。敢於起義的奴隸是值得尊敬的,例如斯巴達克斯,對整個羅馬共和國甚至歐洲都影響深遠。而我國在斯巴達克斯起義之前的幾百年,也就是春秋戰國時期就基本瓦解了農奴制,雖然那時有隸農制,但是整個朝代卻是世襲君主制,春秋戰國之後則進入君主專制制,設郡縣,中央集權。

  而我認為可悲的並不僅僅是制度,而是思想中遺留下來的奴性,在一個並未有過真正意義上奴隸制時期的國度,在一個諸子百家大放光彩之後的國度,這無疑是一種倒退。摒棄百家,獨尊儒家,實則卻是為了鞏固君王的統治,而斷章取義面目全非的儒家思想,世世代代地延綿,將奴性深深印刻在中國人的靈魂深處,不亦悲乎?

  似乎扯遠了,當今社會,誰都無法獨善其身吧。

  回到影片結尾,主人公是為數不多的恢復自由身的黑人(主人公是一個受過教育,有着自己生活與家庭的自由人,成為黑奴是因為受到欺騙,被迫屈從,而最終得到一個加拿大白人的幫助才回到自己的家庭中)正因為有此悲慘的遭遇,使他真正的醒悟,投入到解放黑奴的事業中,並寫下這部傳記體……

  希望這個世界上所有的奴隸制都消亡,恢復人類最初的平等。

  我記不得昨夜是幾時入睡的,只是今日醒來頭還隱約有些疼痛,看來咖啡這東西還真不適合我,以此為戒!

《12 years a slave》觀后感 範文推薦:

  • ·她是一片雲彩  
  • ·what is 
  • ·no zuo a
  • ·we visited&nb
  • ·2a m3u1 
  • 您正在瀏覽: 《12 years a slave》觀后感
    網友評論
    《12 years a slave》觀后感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