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觀后感 > 觀《伊麗莎白2:黃金時代》有感

觀《伊麗莎白2:黃金時代》有感

手機:M版  分類:觀后感  編輯:小景

  伊麗莎白和她的黃金時代

  ——觀《伊麗莎白2:黃金時代》有感

  文:郁文斌(student)

  評:郭火火(teacher)

  當我看完這部電影,我的心底湧起一股對伊麗莎白一世的崇敬之情。

  電影主要講述的是:在1585年,已經52歲的伊麗莎白一世仍然單身未嫁,但她的政治手腕已經非常成熟,處理國家大事比年輕時更加得心應手,她雖為新教徒,但她思想較為開明,允許民眾信仰天主教,可她卻受到了瑪麗一世(伊麗莎白同父異母的姐姐)的種種對抗,甚至派人暗殺她。後來勁敵西班牙來了,她親自衝鋒陷陣,帶領士兵們捍衛自己的國家和子民們,在她的帶領下,英格蘭和蘇格蘭步入了黃金時代。

  (評:人到中年的伊麗莎白一世褪去青澀,政治手腕嫻熟,面對政治勁敵、宗教問題、國家戰爭,她指揮若定,從容不迫。關於伊麗莎白登基的故事感興趣的同學可以去觀看98年的第一部《伊麗莎白》,同樣有凱特布蘭切特主演。)

  伊麗莎白一世為人謹慎,她的座右銘是:我觀看,而且我沉默。她喜歡投資於昂貴的珠寶的衣服,華美的衣服凸顯了的她的高貴和美麗。"光彩奪目的四輪馬車閃着金光,揚起了一片塵埃。裡面的她穿着一身華麗的錦衣,珠寶垂在她的頸上,裝飾在她美麗的金髮上,她……彷彿就是畫筆下的一尊莊嚴女神。"這是加羅利·埃里克森對她的描述。在我看來在她的一生中,褪下華服的莊嚴形象后,她的內心柔軟與堅強永遠並存。

  (評:從伊麗莎白一世的人生信條中不難看出她的謹慎性格,因她一舉一動都牽涉國家。她也有女性愛美的天性,似乎向我們揭開了女政治家這一身份下的人性柔軟部分。)

  她的柔軟在於:她一生未嫁,有時她的內心特別希望能被愛。關於這點,不妨借鑒《英國通史》里的評價。"時代的輝煌伴隨着個人的輝煌,伊麗莎白女王一世是英國歷史上最輝煌的君主之一,她的時代也躋身於英國最輝煌的時代之列,但公眾生活的輝煌卻以個人生活的黯淡為代價、伊麗莎白一世終生不嫁,其中的原因,就是只有她終身不嫁,才能維護國家的統一、民族的和諧,從而保證都鐸王朝的繁榮昌盛。"

  (評:呼應上段伊麗莎白輝煌的公眾生活,揭示出這是犧牲黯然的個人生活為代價。國家-個人維度的取捨既有令人惋惜之處,更不乏令人敬佩之處。)

  當大臣們勸她在鄰國的王子中挑選合適的人來作為丈夫時,她拒絕了,因為與外國聯姻會讓英國無法保持中立的外交政策。因此她被後人著稱為"The Virgin Queen"("童貞女王")。可這又怎樣呢,她從小受到教育與藝術的熏陶,會說六國語言,在凱瑟琳·帕爾和教師的幫助與循循善誘下,她成為一名知性優雅、高貴美麗的女子,愛慕她的人比比皆是。

  她的堅強在於:在1558年,她繼位成為愛爾蘭和英格蘭的統治者。她即位時,英格蘭處於內部分裂的混亂狀態,為了鞏固統治,緩和國內外壓力,她採取了天主教和新教兼容的政策,穩定統治基礎,成功保持了英格蘭的統一。此後,在她的統治下,英格蘭越發強大,經濟繁榮,文化更是達到了頂峰,著名劇作家威廉?莎士比亞在此期間出現了。除了文學家,還有許多航海家出現,這極大力度的促進了航海業的發展,使英國國力更加強大。

  (評:開始着墨伊麗莎白身為女政治家的堅強一面:"既能一笑泯恩仇,又能一擲決生死".)

  更令我佩服的是,在敵國從海上入侵時,她也未曾慌亂不已,在她的指揮下,西班牙落敗,人民都安全了。她臨危不亂的想辦法解決這場戰事,從中國人的角度來看,就是巾幗不讓鬚眉,即使是男子又有多少人能在這種兵臨城下的情況中機智應對敵人。羅馬教皇西克斯圖斯曾說"她誠然是一位偉大的女王……是她使得西班牙、法蘭西、神聖羅馬帝國和一切國家都畏懼她。"

  撇開別的都不說,她是我所知道的統治者中最有智慧的女王。因為在國家和人民遇到危難時,她都用她聰慧的頭腦解決了這些難題。她所實行的政策是人文藝術大力發展,而她自己更是親自翻譯了霍勒斯的

您正在瀏覽: 觀《伊麗莎白2:黃金時代》有感
網友評論
觀《伊麗莎白2:黃金時代》有感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