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觀后感 > 大火種心得體會

大火種心得體會

手機:M版  分類:觀后感  編輯:得得9

大火種心得體會 標籤:軍訓心得

  大火種心得體會(一)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觀《大火種》點滴感悟

  ◎賈緒康

  25日晚,和妻子去劇院觀看了主旋律電影《大火種》,客觀講這是一部很不錯的影片。

  該故事片由苗月執導、陳瑾主演,以1926年發生在山東省廣饒縣的一個真實的故事改編,再現了風雨飄搖的舊社會,處於水深火熱之中的人民群眾對舊制度的痛恨和對新世界的渴盼。一部《共產黨宣言》如火苗般點燃了人民心中的火焰,殘酷的鎮壓和血腥的屠殺無法阻擋它的傳遞,一個可歌可泣的故事就這樣發生了。

  ——一個饅頭,一份樸素的願望

  影片中,廣大受苦的農民兄弟始終被地主階級所壓榨,終年從事繁重的勞動,卻受到地主的百般剝削,祖傳的田地被低價強制購買,賣個風箱也要交很高的稅,工錢被剋扣也是常有的事情。家中孩子多,每天面對這些飢腸轆轆的娃娃,農民兄弟們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好日子就是讓孩子們能吃上饃饃。這也是他們最大的心愿,但即使這樣一個小小的心愿也是很難實現的,因為當時所處的舊社會性質和現狀不允許的,警察局作為偽政府的工具對農民進行嚴酷的控制和鎮壓,地主階級為了維護自身利益,與警察局狼狽為奸,置農民性命與生計於不顧。

  試想一下,在一個特殊的時代背景下,底層農民如果連最基本的溫飽問題都無法解決,這必定是一個黑暗的社會。嬰兒手中的小塊干饃成為幾個孩子爭搶的珍品時,一個被高高吊在房樑上的空筐子在影片中反覆出現時,一個小小的饅頭,在當時對於孩子而言,這是他們最大的嚮往,也是最樸素的願望。

  ——一本冊子,一種堅定的信仰

  如果說讓孩子們吃上白面饃饃是當時底層農民最大的願望的話,這時一本書的出現讓他們彷彿於黑暗之處看到一絲光明,這就是令當時統治階級為之驚慌的《共產黨宣言》,而他們口中的"很遠很遠的外國"、"一萬個國家的人團結起來"、"姓馬的大鬍子"等粗淺的認識,也漸漸讓自己認識到:對舊社會妥協退讓、逆來順受是不可能解決問題的,只有團結起來進行武裝暴動徹底推翻現有社會建立新的世界才是最根本的出路,於是他們把大鬍子視為聖人,將《共產黨宣言》看作比自己生命還要重要。

  村裡的老少爺們迅速團結起來,在先進共產黨員劉雨心的帶領下進行學習,進行自我思想改造,隨着認識的不斷深入,他們漸漸意識到革命才是走進新生活的唯一途徑。為了能夠讓共產主義思想能夠惠及更多的人,他們爭先奮勇保護這本小冊子,即使有再多的人為之犧牲,這絲毫沒有動搖他們堅定的信仰。

  影片中兩個細節讓我印象深刻,為了保護這本能解放思想、帶來光明的小冊子,主人公的婆娘為表忠心,非要在自家丈夫面前起誓,不讓她保管這本冊子為此還鬧起了情緒,畫面很是感人。第二個場景就是日軍實行三光政策,將村裡的房子都付之一炬,憨厚老實的石厚冒着生命危險將其搶回,直到1975年上交國家,終於完成了使命。

  ——一種職業,一份艱巨的責任

  故事片中,反覆出現學堂中孩子們的身影,這是有深刻寓意的。孩子就是祖國和民族的未來,革命和建設後繼有人,這是拋頭顱灑熱血的革命先烈最大的欣慰,讓孩子們過上美好幸福的生活也是他們最大的心愿。寫到這裡,我想到另一部電影《嘎達梅林》中主人公台詞:草原上只要有女人和孩子,就有希望!

  我是一名教師,肩負着倍有價值的教育任務,我時刻在想,怎樣才能對得起家長的信任?對得起孩子們的喜愛?對得起自己肩上的責任?唯有堅定職業理想,腳踏實地奮進!

  種子成長需要土壤和水分,做土壤,好!

  【作者簡介】

  賈緒康,職業教師,山東省散文學會會員、煙台市作家協會會員,在《中國幼教雜誌》、《中國教育報》、《煙台日報》、《教學研究》、《今日萊州》、《膠東文學》、《煙台散文》、《大眾休閑文化》等刊物發表文章90餘篇;2016年3月,參與編寫的《幼兒園的問題小孩》由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在自媒體平台"人民網"、"大眾網"、"中幼網"、"山東省教師教育網"、"科學啟智"、"好老師"、"膠東文化圈"、"煙台散文"、"煙台漫步"、"今日頭條"等微信公眾號發表文章140餘篇。崇尚向日葵、狼,讀寫是一種非常享受的生活與生命狀態。

  大火種心得體會(二)

  為迎接中國共產黨建黨95周年,深入開展黨的革命傳統和愛國主義教育,更為貫徹落實"兩學一做"教育實踐活動。響應黨組織的號召,周四,我校全體黨員幹部觀看了根據鐵流、徐錦庚長篇報告文學《國家記憶》改編的大型史詩性故事片《大火種》。"種子生長需要泥土,能成為泥土,好。"這是電影《大火種》中革命戰士魯真英勇就義時,用盡最後一絲力氣留下的話。至今這就話還清晰的在我眼前,他視死如歸,從容就義,是那樣平靜,那樣淡然。

  《大火種》的故事發生在1926年的廣饒縣劉集村,一位叫劉雨心的姑娘帶着一本薄薄的小冊子從濟南來到了這裡。她不僅僅是回鄉探親這麼簡單,還有一個更重要的任務就是傳播馬克思主義思想,讓這裡的人們認識和了解《共產黨宣言》。電影以劉忠良為主人公,展現了當時勞動人民的思想變化。從最初為了"吃飽饃饃"開始接觸這本書,到後來在這本書的引導下,真正認識到自己飽受地主階級的剝削,"萬國勞動者團結起來"才能推翻舊世界,迎來新生活。在"馬大鬍子"思想的引領和支撐下,劉忠良帶領受盡壓迫和屈辱的農民與地主階級作鬥爭,先後組織了覓漢增資、紅槍會砸木行等農民運動。看到地主老財面對團結起來的無產階級手足無措,跪地求饒時,觀眾們大快人心!可地主們聯合報復,夥同反動政府軍警對村內進行搜查,黨組織處於即將暴露的邊緣。終於在最後一次行動中,劉忠良、劉雨心不幸被捕,在嚴刑拷打逼問不出半句關於黨組織的秘密后,劉雨心被槍決,劉忠良被釘死在了十字架上。當儈子手將長而粗的鐵釘鎚入劉忠良心臟時,同樣深深刺痛了每一位觀眾的心…… 我留下了眼淚,以至於一個個殘忍的鏡頭讓我不忍去看。

  與大家交流的過程中,大家都覺得《大火種》其實是一場關於信仰與堅持的洗禮,信仰的傳播又是需要種子和土壤的。影片對進一步激勵新一代年輕人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和社會主義信念具有重要教育意義。所以不光黨員幹部需要它,我想所有的人都應該去欣賞它。因為95年後的今天,無論角色、崗位,每一名黨員每一個中國人都應該是共產主義火炬的接力者。火種,代表着光明與溫暖,是全人類的福祉;信仰,是方向與力量,是成就一切的基石。

  "影片中‘萬國勞動人民團結起來’、‘人在書在,人不在書也在 ’、‘俺跟着共產黨,不回頭,一條路走到底’"等一句句鏗鏘有力的話語深深地烙在了我的心上。作為一名教師,除了教書外更重要的還是育人,面對一個個祖國未來的接班人,更知道自己責任擔肩,任重而道遠。在今後的工作生活中,我將努力工作,繼續傳承這種堅定愛黨、信黨的精神,把老一輩革命家用生命換來的共產主義事業傳下去。

  大火種心得體會(三)

  昨天上午學校黨支部組織全體黨員觀看了電影《大火種》,《大火種》根據鐵流、徐錦庚榮獲的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長篇報告文學《國家記憶》改編,以1926年發生在山東省廣饒縣的一個真實的故事改編,再現了風雨飄搖的舊社會,處於水深火熱之中的人民群眾對舊制度的痛恨和對新世界的渴盼。

  陳瑾飾演的女主角劉雨心帶着由陳望道翻譯的中國首版《共產黨宣言》來到廣饒,她不知道風聲早已走漏,省警察廳馬廳長糾集一班人等在廣饒只等瓮中抓鱉。敵人抓緊圍剿,共產黨員卻依舊在各個農村活動,向群眾宣講《共產黨宣言》的真義。一個又一個的愛國群眾為了保護《共產黨宣言》不惜獻出自己寶貴的生命,但革命的種子也終於在這片土地生根發芽。

  起初感覺電影平鋪直敘沒有什麼出奇之處,隨着情節的循序展開,我開始被深深地吸引。

  首先吸引我的是劇中人物樸實無華的追求。他們過着極其窮苦的日子,土地掌握在地主手裡,老百姓只有給地主當苦工下苦力,微不足道的工錢不能養活妻兒老小,個個飢腸轆轆。僅僅為了能夠吃上饃,填飽肚子而去反抗地主的壓迫,為此他們寧願付出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從最初的"吃上饃"的生命需求開始,由中國首版《共產黨宣言》如火種般在中國共產黨黨員和人民群眾之間傳遞,慢慢地接觸到馬克思主義思想,他們逐漸明白了只有"萬國人民團結起來""以武裝革命的手段推翻資產階級",才能建立無產階級專政,才能讓廣大貧苦人民吃上"饃",過上好日子。

  其次吸引我的是他們堅定不移的"共產主義"信仰。他們把"共產黨"視為神聖,把為人民謀利益作為畢生的追求。這些和當代的"目標感缺乏"、"職業倦怠"、"信仰缺失"等現象相比是多麼的可貴!那個時代的思想單純和執着追求的精神成了我們現代人的奢求。

  《大火種》再現了大王鎮的百姓為了保護《共產黨宣言》不惜獻出自己寶貴的生命,但革命的種子也終於在這片土地生根發芽。五十年後,當年負責保管《共產黨宣言》的群眾將這歷史的信物交給政府。現代人望着展覽館里陳列的《共產黨宣言》感慨萬千,今昔對比讓人對革命先輩更添崇敬。

  觀看的過程中我多次激動得熱淚盈眶。看到劇中一個個鮮活的人物,回顧自己祖輩們所經歷的風風雨雨,他們也走過了"從全村人都要飯"的艱難歷程,尤其是自己目睹過自己的母親帶領鄰家婦女到處討飯,一家人圍坐鍋台等米下鍋的

  情景……自己故去的親人亦有經歷過戰爭……,此情此景,觸動心靈。

  作為一部建黨九十五周年獻禮之作,《大火種》回溯過去、展望未來,可謂正能量滿滿。我們沒有理由抱怨這抱怨那,應該義不容辭地履行黨員的職責,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立足本職崗位,敢立潮頭為學校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您正在瀏覽: 大火種心得體會
網友評論
大火種心得體會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