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教學反思 > 《因式分解》教學反思

《因式分解》教學反思

手機:M版  分類:教學反思  編輯:得得9

《因式分解》教學反思 標籤:語文教學

  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以學生為主”的思考《因式分解》一節課的反思

  龍杭菊

  素質教育背景下的數學課堂教學要以學生為主體,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關注、關心學生的成長,創設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會學生學會學習,學會思考,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學生是變化的,課堂教學也是變化無窮的,而我們老師在課堂上的角色如何充當,如何處理突發問題,下面以《因式分解》一節課的反思談談“以學生為主”自己的一些感悟:

  這是《因式分解》的第一節課,內容為因式分解的概念和用提取公因式進行分解因式,這一節課的教學目的是讓學生掌握因式分解的概念和學會用提公因式法進行因式分解,在學生對因式分解概念有了初步的了解后,我例舉了5a+5b,5a-20b,5am+5bm,4am2+8bm,5am3-25bm2等進行因式分解,一直例舉了5a(x+y)+5b(x+y),a(x-y)+b(x-y),到這裡學生還勉強接受,再例舉下去,對於a(x-y)+b(y-x)與a(x-y)2-b(y-x)2等就模糊了,這連續的例舉讓學生們有點招架不住了。自己認為這樣做感覺不錯,但課後我認真總結與反思這一節課,覺得有以下不足:

  一。“以學生為主,老師為導”的理念

  落實得不夠。特別是在老師出題這一環節上,我想在學生自己自學理解了公因式后,應讓學生自己探究,將全班分為若干個小組,在各個小組中要求學生自己編出能用提公因式法分解的題目,再根據學生所編的題目讓別的同學說出公因式,分解因式,然後各小組選出最有代表的一題參加小組競賽活動,看看哪個小組出的題能難倒對方。我想這樣做既改變了教的方式,又能促進學生學習,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不但增加學生學習的興趣,而且培養學生的競爭能力,這樣學生學習才不會感到枯燥,學習才有味。

  二。這節課我對學生的實際情況研究不夠,應針對學生進行備課。對我們農村學校的學生,他們學習的積極性不高,基礎不是很好,在剛剛接觸因式分解這個概念后,學生還理解不夠,基礎也不夠紮實,對於公因式是單項式的容易接受,但提出了多項式是公因式的分解,對於部分的學生來說是有點接受不了,所以這節課的效果不是很好。我想應在課前根據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備課,從學生的學習接受知識和樂於學習的角度去備好每一節課。

  三。課堂上不能“過於求全”。我們總認為每一節課都要按一定的步驟和程序進行,這樣才覺得完美,其實不然,關鍵是如何讓學生更好的學會每一個知識點,老師講清每一個知識點,而一節課的時間是有限的,我們再根據學生、課堂的實際情況去處理好問題與時間,這節課完成不了的內容下節課再講,可以讓學生帶着問題走出教室,讓學生多思考、多動手、多動口,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這也充分體現出以學生為主的思想。

  我們老師應走出演講者、唱主角的角色,成為全體學生學習的組織者、激勵者、引導者、協調者和合作者。學生能自己做的事教師不要代勞,我們教師應在學生的學習的過程中,在恰當的時候給予恰當的幫助與引導,讓學生在不斷的探索過程中獲得知識,體驗獲取知識的樂趣。

  (作者通聯:445035湖北省恩施市盛家壩民族中學)

您正在瀏覽: 《因式分解》教學反思
網友評論
《因式分解》教學反思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