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演講稿 > 公眾演講 > 課前演講稿:(不)相信

課前演講稿:(不)相信

手機:M版  分類:公眾演講  編輯:小景

課前演講稿:(不)相信 標籤:奧巴馬開學演講

  課前演講稿:(不)相信

  幾年前看過龍應台的一篇文章,很喜歡,題目叫《不相信》。

  很想和大家分享這篇文章,只好借用這個題目,來談談我的一些幼稚的(不)相信。

  曾經相信的很多東西,後來慢慢變成不相信。

  曾經相信國家是超越所有國人的愛與信念的存在,是可以讓人赴湯蹈火的不可動搖的精神實體,可是當看到烏克蘭危機中克里米亞全民公投95.7%的公民支持離開烏克蘭加入俄羅斯聯邦,突然變得不相信;曾經相信人道主義是全人類善良的結晶,是愛與溫暖的拂面春風,可後來漸漸發現,人道主義往往並不是人道主義,還可以是政客們玩弄的縹緲名詞,是霸權主義的遮羞布,是堂而皇之出兵干涉他國內政的借口。當大國提出人道主義,往往是要掀起腥風血雨;曾經相信記憶永不過期,事件只發生在當下,但留存在記憶中的定格可以隨時拿出來與人一同回味,可當你興緻勃勃地提前起某件往事時,卻常會看到另一當事人的神情有些許茫然。於是你悵然若失地發現,原來別人早已走了好遠,而你仍在原地四顧。記憶的結局,往往是被流水沖刷乾淨;曾經相信過學生時代的愛情,可是看過很多分分合合后,發現年輕的孩子們在一起和不在一起的理由常常非常很奇怪,開花有時不是因為相愛,僅僅是出於好奇、性萌動和叛逆。是誰說過,初戀的我們不懂愛情;曾經相信過友情,可是後來發現,再親密的朋友,到了一個新的地方,過一段不長的時間,就不可避免地疏遠,你會關注她的qq說說,人人動態,發現她在看某一部小說,在追某一部美劇,又喜歡上了某一個明星……這些都是在長郡做山頂洞人的你無力了解的。有時想起她,你會很懷念與她一起度過的快樂時光。可讓你立刻和現在的她見面,你又會有些遲疑,因為你和她,早已是最熟悉的陌生人;曾經相信過理科實驗班的巨大光環,以為傳說中的理實是一個天才滿地走,精英賤如狗的地方。親自待了三年後,明白理實也只是千千萬萬平凡班級中的一個,有缺點也有毛病。光環,並不是優秀的證明;曾經相信過毅哥的無所不能,可是越來越頻繁地看到毅哥的無奈。其實他能做的,也只是做好自己。我們的部分,他只能引導,不能代勞;曾經相信北大的錄取通知書是我高中憋住一口氣奮鬥所為的全部,後來發現,其實也不是。

  曾經相信的很多東西,有些其實到今天也還相信。

  比如國家雖然可能被背棄,但土地可以信,流動在血脈里的民族精魂依然生生不息。克里米亞人民是烏克蘭公民,也是俄羅斯族人,流着俄羅斯先民的血;比如大國口中的人道主義雖然常常極為可疑,但在地球的每一個貧窮落後,忍受着苦難的角落,人道主義的終端實施者是人道主義者,而不是大國政客和軍隊。只要還有人相信,有人踐行,真正的人道主義就不會死。比如刻骨銘心的記憶其實不會敗給時間,時間只是濾紙,濾去了平淡如水,濾去了碌碌無為,濾去了不堪回首,最珍貴最美好的,一定會留下。不必擔心只有你一人維持着記憶的保質期,如果有人和你一樣甚至比你更珍惜那段記憶,在相視一笑的瞬間,你會知道,他也記得。而這樣的人,並不需要太多。比如學生時代的愛情或許不夠堅固持久,沒有自由成熟的基礎,走不了多遠,被風一吹就散了,但單純可以相信,美好可以相信。多年以後回想起曾經的飛揚青春時,依然會淚流滿面。比如理科實驗班的優秀依然相信,每個人的缺點並不會匯合起來成一個班的缺點,因為缺點各不相同,但每個人的優點可以疊加成為一個班的優點,因為大家一直在彼此學習。比如毅哥的無所不能,但只要我們聽他的話跟着他一步一步來,毅哥就依然無所不能。比如北大的夢想,雖然它對我而言已不完全是當初的意義,但我依然相信,三年高中因北大而無悔。

  那麼,有沒有什麼是我曾經不相信而現在卻信了的呢?

  有的,都是一些最經典的老生常談:曾經不相信“性格決定命運”,現在信了;曾經不相信“優秀是一種習慣”,現在信了;曾經不相信“快即是慢,慢即是快”,現在信了;曾經不相信“回歸基礎回歸教材是高考制勝的關鍵”,現在信了;曾經不相信“心嚮往之,雖千萬人,吾亦往矣”,現在信了;曾經不相信“船到橋頭自然直”,現在也信了。

  相信與不相信之間,令人沉吟,同學們,你們又在相信和不相信着什麼呢?

  楊老師評:黃琬怡終於長大了!

您正在瀏覽: 課前演講稿:(不)相信
網友評論
課前演講稿:(不)相信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