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何處不缺憾
手機:M版 分類:人生解讀 編輯:pp958
生命何處不缺憾 標籤:傾聽生命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這句膾炙人口的千古名句穿越了千秋百代,世事滄桑之後,為何仍然讓我覺得動人心弦,暗合心意呢?大概這其中多少蘊藏着一些人生哲理吧,也可能這唯美的詩句中有着我們大都難以逃避的事實。
如果以一個純正的心態去看待身邊的自然萬物,我們會發現大凡我們所能感知到的東西都不是以絕對完美的姿態存在的,多少會有些缺憾。有時候抬頭仰望天空,可能會看到白雲朵朵,休閑的遊盪。這種自然的傑作在大多數人看來都是美好的,可是如果以一個處處追求完美的眼光去看待這件事物的話,白雲朵朵也未必是我們心中舞台上的完美主角。因為雲彩是缺憾的,從形態上講它所構成的圖形並不是數學含義上的正規圖形,它的邊緣處有很多不規則的“缺陷”;從存在時間上來看它的生命是非常短暫的,有時候稍微不注意它就悄悄地散去了,不留一點一絲的痕迹。
當然,如果只遵循科學上追求完美的態度去分析雲朵的話,它絕對夠不上稱之為完美的產物。可是,當我們仰望星空的時候很少會有人覺得白白的雲朵是不美的,相反還會有更多的人為其吟詩作畫,讚美不止。究其原因,這其實就是一種缺憾美的呈現。依我看這所謂的缺憾大概就是美的一部分吧,說不好也可能是美的真正價值所在。
記得上中學的時候,有一節課在我記憶里顯得非常的深刻,至今都難以忘懷。記憶中的那節課是語文課,講的是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的歷史。課堂上老師問大家對於圓明園廢墟最大感受是什麼,我當時不知道是怎麼了,第一個就舉起了手。站起來后,說了一句“一種殘缺的美”,結果引得堂下同學一陣唏噓,似乎大多數人都對我的回答感到莫名其妙,不知所云。老師讓我闡釋一下我的回答,可我也沒能給出最好的解釋,結果是興奮而起,卻失落而終。這段記憶一直深深的埋藏在了心裡,一直都未曾忘卻。說真的,真正讓我銘記的並不是因為當時的尷尬氣氛,而是對那句“神來之語”的強烈探索欲。這幾年對這個問題隔三差五的思索也說不上是為什麼,我只是想探究一下歷史與現實,完美與缺憾之間的聯繫,希望有朝一日能夠將自己的所想所感真實的寫不來,給自己一個覺得心安理得的答案。
時隔五年,我的人生閱歷以及知識儲備都超過了以前,這五年中去過了一些地方,也認識了一些天南海北的人,看過了一些書,也似乎略微懂得一些以前未能理解的道理。雖然有時候覺得自己已經達到了一定的高度,能夠開始解讀五年前的那個答案了,可是仍舊有一種聲音於無形之中對我自身的成長做着一系列的否定。現在談起那個答案,雖然早已是成竹在胸,可我仍然覺得需要對於自己所經歷的一些事情做一些簡單的梳理。
記得去年的冬季特意去了一次圓明園,本以為會收穫良多,可是當我真正到了圓明園門口的時候卻沒有進去。不是因為簡單的門票的問題,而是內心之中有一個非常複雜的聲音在悄悄地拒絕着我進入那座讓人無法忘記的園林廢墟,拒絕聆聽那段屈辱的歷史。另一個原因是,我不想讓我心中幻想的那個美過早的消逝。徘徊,再徘徊之後,最終還是沒有進去。臨走時,又瞥了一眼它的面孔,沒有遺憾也沒有失落。因為我知道我和它一定還會再次邂逅的,那時的離去只是我還沒能給自己找到一個見它的理由。我怕我修行太淺,怕會因為它的殘缺而感到一種難以抵禦的傷痛。
在人間和天堂之間過往的人群,如同上帝這個導演安排下的演員,演員們雖然大多都有有自己的靈魂與思想,可總是受時光劇本的操控。我覺得這個劇本中的故事是一個悲劇,是宇宙間最偉大的悲劇。因為演員們不管在舞台上演繹的有多麼的完美,終究逃避不了全皆死去的結局,甚至連謝幕的機會都不會有。這一切似乎還都不太重要,重要的是這部最偉大的悲劇竟然連一個觀眾都沒有,也更不要談什麼美學理論,觀眾心理學理論了。既然如此,這無疑便是一種莫大的悲哀了。我覺得事物越過於完美,缺憾越顯得明顯,因為這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絕對完美的東西。
再美的東西也會有缺憾,這是不可否認的,但我卻認為生活中所遇見的缺憾也並非都是一無是處,相反卻能給人帶來種種源源不斷地靈感。這種靈感不但能激發我們對於美好生活的嚮往,還可以幫助我們看到別人難以看到的風景。換種思維方式的話,缺憾或許就是生命送給我們最為珍貴的禮物。那麼,什麼又是靈感呢?其實,我心中也沒有一個很好的解釋,我只是覺得靈感來源我們記憶,來自於我們對於生活的親身體驗。而記憶就如同我們自己親手編織的童話,其中有着太多太多我們難以忘懷的故事。
我就悄悄地敘說一段簡短的故事吧。一個月前,我和一位胖胖的師哥去了鄭州的二七塔,一是為了追憶緬懷一下先烈的光榮事迹,其次是為了登塔遠眺,排解一下那段時間裡的種種憂愁。說實話我還是比較喜歡一個人去看風景,不是因為我青睞於孤獨,而是我覺得一個人旅行能看到一些不一樣的東西,得到一些不一樣感受。記得那次看的很快,沒有來的及細細的觀賞就已經爬到了塔的頂端了。沒有多大的欣喜,只是一張照片引起了我的遐想與沉思。
我好像忘記了是在第幾層了,只記得在一個拐角處看到了一張大大的圖片,上面赫然的寫着“殘缺等於美”的字樣。一瞬間,我驚呆了。關於中學課堂上那個答案的回憶一股腦的湧上心頭,一時間竟不知道該怎樣的去梳理,更不知道我是否能夠找到了一些解釋“一種殘缺的美”的話語。我也忘記了究竟懷着一種什麼樣的心情站在二七的塔最高處去俯視着四周的美景,只記得在那一刻我覺察到了生命脆弱。當一個人於天塔之間,於熙熙攘攘的人群之中的時候,不禁的感嘆生命的渺小。我默默的看着走來走去的人群,我好像一下子明白了一切,明白了五年前無意間說的那句“一種殘缺的美”的真正的意義。
火燒圓明園毫無疑問是一段屈辱的歷史,不管承認還是不承認,滿地的建築殘骸都在真實的訴說著晚晴政府的懦弱,真實的吐露着英法聯軍的野蠻與殘忍。這一段歷史對國人來說是一段毫無光彩意義可言的歷史,是每一個有志向的國人都為感到無比惋惜的歷史。有很多事件的經驗告訴我們,記住歷史一個民族興旺發達的開始,是一個國家重新走向強大的重要前提。當然記住火燒圓明園的這段歷史並不是要激發我們這個民族對於其他的民族的仇恨,也不是要等到有朝一日我們強大瞭然后拿起槍炮衝進他們的領土,毀掉他們的一個宮,血染他們的一條河。中國有句古話,叫做“冤冤相報何時了”。我覺得這簡單的話語,足以說明中華民族的核心文化的內涵,足以映襯出一個民族的心胸與氣魄,足以證明中國是一個偉大的民族。
毋庸置疑,中華民族自古以來都是一個愛好和平的民族。雖然在一段歷史之內戰亂不斷,但那都是局部的內部戰爭,很少出現過像凱撒大帝,拿破崙那樣的遠征將帥。或許我們的歷史中有很多很多的缺憾,可是我們一直有一個足夠稱的上完美的民族底線,正是這個底線掩蓋了無數的缺憾。當然這種掩蓋並不是一種不知羞恥的遮掩,如同一隻神奇的畫筆,將傷痕描繪成了一個燦爛的笑臉。我覺得缺憾有時候就是一種美,一種能夠發人深思的別樣美景。我想,這就是我對那個答案的闡釋吧。
答案雖然可以解釋了,可是我仍然沒能給自己找一個足以釋放情懷的理由。也許我還在後悔做過的一些東西,也許我想讓我的生命變得更加趨向於完美。
世界上最難以完成的事情是什麼?我想了想覺得心滿意足恰恰是最難以做到的事情。如果將心滿意足當做內心對於自身的肯定的話,那麼這就在某種意義上達到了一種完美的境界。然而,缺憾也是完美的一部分,承認完美便意味着是對於缺憾的理解與肯定。可是,知足常樂,事事心滿意足的人究竟有多少呢?為什麼承認缺憾的人很難得,因為有太多的人為了不斷追求完美,卻離完美越來越遠。
大千世界,茫茫人海,一定會有一些人在抱怨着這個社會的不公平,抱怨着生活的不夠完美,甚至於抱怨着自身有太多太多的缺憾存在。可是,仔細的想想這個世界真的可以達到一種絕對完美的狀態嗎?假如若干年之後全世界都進入社會主義階段,沒有了國界,也沒有了種族歧視,即使這樣真的就能保證所有的人都能認為一切的一切都是完美的嗎?其實追求完美無可厚非,關鍵在於是否有一顆能夠將完美的看透的強大內心。
常聽人說,“有些人一生追求的就是一些人與生俱來的”。這句話雖然說的很現實,也很有道理,但卻不能真正的道出生命最為本質的含義。如果將這句話涵蓋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的話,他所能解釋的未免也太過於局限性了。
有些人一生都在追求財富,可是畢生的金錢總和卻遠遠不如一個不做任何努力的富二代一輛車的價錢。看到這些我們能都想些什麼,又能夠做些什麼呢?即使是聖人在世想必也會發些牢騷,抱怨一下社會的不完美吧?抱怨或許是一種發泄的方式,但是人卻不能一直的抱怨下去。因為生命還有很多精彩的地方,稍不留神有些東西將永遠都不會再次出現。
換個角度我們不妨將眼光放在自身的學識與修養上面,我覺得只有這些無形的東西才會真正的使人看到世界的不同與精彩。學習進取的權利對於每一個人都是平等的,只是有太多的人忘卻了這些本該記住的東西,太注重於金錢與權利了,失去了對於生命本質的認知與理解。
太過於追求完美的性格不見得就會得到快樂,有時候他們就如同一隻不知天高地厚的青蛙,總想着跳過一顆百米的高的大樹,為它的觀眾們獻上一個完美的驚世一跳。可是青蛙畢竟不是神仙,無法做出那完美的一跳。其實青蛙不妨重新的認知一下自己,在追求完美的過程中多給自己留下一個保留缺憾的理由,這樣才不至於讓自己受傷,惹他人發笑。
對於缺憾與完美的探討對我而言只是一個微不足道的線索,我只是想藉此來找尋一個關於生命的意義。我不知道我是否已經得出了結論,正如我無法留住過去看到未來一樣,依舊是迷迷糊糊,依舊是難以回答。有時候對於某一個問題本以為已經找到了一個正確的答案,可是又有了新的疑問站了出來對原先的那個答案做出了近似於殘酷的否定。總以為自己懂得太多,可是越去探索越去創造就越覺得自己懂得太少太少。
周國平先生說,“我們只有一個人生,去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吧。”只有一個人生不假,無法改變更無法逃避,可是怎樣才能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呢?我知道做事情必須有一個底線,可是即使在底線之下的事情又有哪些是自己心甘情願的呢?大多受到了生活中種種因素的壓迫,去做着一些自己不願意去做的事情。我覺得我這二十年的生命中就做了太多違背自己意願的事情了,不是不敢反抗,而是別人都在那麼做,沒有了反抗的意識。比如說上學期間的種種考試。我雖然不厭惡考試卻從來也沒有喜歡過,只是被逼的太深,無法逃避只能面對。我覺得考試並不是偉大人物的真正改造者,真正創造偉大的是內心自覺地追求與探索。不管我們承認不承認,世界上很少有因為考試作文而名垂千古的大作家。如果不贊同我的話,不妨仔細的想想,我們究竟能想起幾篇科舉狀元所做的文章呢?
考試固然有弊端,可我也並非是在一味的批判考試。我認為考試對於人類的發展當然有着不可磨滅的貢獻,也為一個民族的歷史選出了眾多優秀的人物。可是我想說,一個拿到滿分的考生不見得就意味着得到了完美,相反得到也可能是缺憾。一個偉大的人物想必是一個容易理解和接受缺憾的人吧,只有這樣他才能走的更高,更遠。
記憶中的某個夜晚,我又騎行於校園秋月塘旁邊的那條路上,迎面撲來的晚風帶給了我一些莫名的感動。或許那就是我想要的生活吧,忘卻了一切,只留下了簡單的夢想。我知道我已經漸入佳境了,一切的一切都如同回歸到了生命最初的本質。
其實我還想說,那晚月色正濃,我沒有看到青蛙的跳躍,卻聽到了滿塘青蛙的動情鳴唱。說真的,那聲音很美妙,也很動人。那晚,內心的安靜告訴或許大自然才是我們心靈最終的歸宿。
相關範文
- ·活法讀後感---生命何處不精彩
- ·生命何處不精彩
- ·我身何處?鄉關何處?魂歸何處?(一)
- ·幹部隊伍從來不缺正能量
- ·我們,永遠不缺的是愛
- ·心若桃花園,何處不是雲水間
- ·貴州何處不生態
- ·心如箏,人生何處不圍城?
- ·人生何處不精彩
- ·【原創】人生何處不朦朧?
- ·天地何處不春光
- ·何處不相逢
- ·人生何處不相逢
- ·人生何處不相逢
- ·心若桃花園,何處不是雲水間
- ·人生何處不相逢四海之內皆朋友
- ·青春何處不飛揚
- ·心有桃花源,何處不陶然
- ·人生何處不轉身
- ·人生何處不相逢
- ·你是我生命里美麗的缺憾
- ·原創歌詞;有音樂,生命就沒有缺憾
- ·純白記憶,生命里沒有缺憾
- ·癌症樓讀後感---有缺憾的愛情
- ·正確的觀點、缺憾的論證——評郝鐵川先
- ·缺憾的美麗
- ·缺憾鑄造完美
- ·總有一種缺憾的情
- ·缺憾的美
- ·《將軍逃逸》的藝術特色及缺憾
- ·沒有人煙的風景,再美也是一種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