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成於隨而毀於思
手機:M版 分類:思想鉤沉 編輯:pp958
“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笑。”這是身邊的天主教徒對我說的最多的一句話。起初,我不以為然,還高聲反駁。於是他做了一個實驗。找到一根木棍,然後捉住一隻螞蟻放在木棍的一頭,將木棍懸空。驚慌的螞蟻匆匆向木棍的一端跑去,發現找不到出路“思忖”片刻又旋即跑向另一端,仍然未找到出口又會原路返回。如此這般,四次三番,可憐的螞蟻終於納悶了,它佇立在木棍中央,彷徨四顧,考慮將來,不知何去何從……這時在場的所有人都笑了。這證明了,思考常常使自己走入誤區,徒勞無功,隨後會質疑和躊躇曾經的付出和努力。
C。道森所言,真正的文明實質上是一種精神秩序,因而其準則並非物質財富,而是精神洞見。而任何精神洞見的前提皆為思考。思想在中國任何時期都被奉為至上財富,更可以說成是才華。而西方先哲卻道,思考使人遁入理想主義,理想主義者在經受失敗或是輕微挫折之後便極容易轉變為虛無主義。其義便是思考的越多,人便越脆弱,思想會使人喪失堅強的性格。
據很權威的MBTI性格推論,理想主義者=直覺情感。換言之,只依賴過度的思考而不參照現實,只能變得自負或自卑。自大者思前想後,越發覺得自己與眾不同,不屑與他人為伍,存活在自己構建的烏托邦中,自取滅亡;自卑者患得患失,否定自身價值,悲觀的情緒無限擴大,自暴自棄。
人大抵都是理想化的,而且是一段必經路程。總在最好年華思考未來,思考人生,思考夢想。年輕時我將生活理想化,桀驁不馴,彼時年少,心高氣傲,誓不與眾人同流。與幾位摯友退學追求夢想,以為金子總會發光,名馬必遇伯樂。殊不知社會險惡,荊棘遍地,漫天驚雷,如湍流急進,無人能逆之獨行。這世界太擁擠,容不下一個與眾不同的思想。進而不甘於淪為平庸的友人一個個失敗,又一個個放棄。如今在各行各業依舊過着隨波逐流的生活,日子並不優越。只有一位朋友以謙虛的姿態,同大多數人一樣努力的做平凡的工作,如今已經名利雙收,家喻戶曉,此時的他也終於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完成夢想了。
市儈即是世間法,成熟就意味着隨波逐流。人生無非是一個漸漸庸俗的過程。我既無力思考,何不且先與日隨流?若是當初沒有那麼多思考,只是按部就班的隨眾人願,既不懷疑自己,也不狂妄自大,人生原本有很多種可能。
“行成於隨而毀於思”並非捨棄思想,甘做榆木。而是認清現實,正視生活,遠離空想。夢總是絢爛,而現實大抵是殘忍而無奈。凡事皆有代價,退一步海闊天空,而今社會人生倥傯,萬事婆娑,思未必是財富,隨未必不可取。大多時候,隨才是是思有價值的前提,也是走向成功的必經之路和最為重要的基礎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