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雜文隨筆 > 文化隨筆 > 滿川風雨看潮生

滿川風雨看潮生

手機:M版  分類:文化隨筆  編輯:小景

滿川風雨看潮生 標籤:風雨哈佛路

  滿川風雨看潮生

  第一次讀到蘇舜欽的“滿川風雨看潮生”時,心中突然湧起一股莫名的感動,似乎一下的理解了以前一直覺得懵懂的所謂的文人的曠達。過去的感覺就是他們一邊寫詩追求樂觀豪邁,一方面又透出些壯志未酬的不甘心,現在才發現我是多麼的狹隘。詩人不是聖人,我們不無需苛責。文人的心其實最敏感和脆弱的,因為內心承載了太多愁苦,能挺的過滿川風雨已是不易,更能用一顆傷痕纍纍的心不斷追求人生的希翼,兌現一個對自己的承諾,不求萬世流芳,只求造福社稷,這正是博愛的最好印證。

  年逾古稀的陸放翁在臨終時仍囑咐“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發出了人生的最後感慨。“心在天山身老滄州”他曾經憤而怒吼“隻身合為詩人未,細雨騎驢入劍門”。然而他的長嘯換來的只有自己的迴音,一生不得志的境遇似乎從未使他頹廢,滿川風雨使他越挫越勇,儘管只有那麼一點點微弱的光,他卻緊緊追尋不曾放棄,即使再多荊棘坎坷也未使他放棄。嘗盡了人間風雨,他便拍一拍衣袖,重新開始新的疾呼。他是中國產量最豐的詩人,除了幾首《沈園》和描寫景緻的作品,其餘全是愛國題材,能支持他的信念就是對這片土地和生活與其人民的熱愛“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的深"現在詩人艾青詮釋了這種境界。

  願做一隻漂渺孤鴻,在寂寞沙洲中獨享孤寂。東坡的落寞讓人痛心,“烏台詩案”把他推入深淵,然而卻在靈魂上給了一次救贖,他更深刻的自我反省,也許滿川風雨也是磨礪,若是這之後還有看潮生的氣度,必然能迸發出更多的文藝光輝和對人格的更好淬鍊。“蘇堤”一直造福百姓,他的詩詞一直為人稱頌,這正是風雨之後的彩虹。

  一個人若是經歷滿川風雨還有看潮的氣度必將有更大的作為,所以我們要能經受住風雨,尋找一個信念支撐自己的靈魂。走過風雨,尋找彩虹,這是蘇軾和陸遊教會我的,也是詩歌教會我的。

您正在瀏覽: 滿川風雨看潮生
網友評論
滿川風雨看潮生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