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登寶塔山
手機:M版 分類:遊記隨筆 編輯:pp958
雨中登寶塔山 標籤:雨中的樹
凌晨兩點,特快列車離西安還有一站、三個半小時路程的時候,我臨時決定下車拜訪革命搖籃延安。
夜,幔一樣罩在頭頂。幾位敦厚的西北妹,在站前廣場白熾燈下招攬生意。沒有哈爾濱攬客女生拉硬扯的忽悠與蠻橫,也沒有合肥攬客女擠眉弄眼的煽情與勾引,我就拖着手提箱和疲憊的身心,任由她領到哪裡都成了……
睜眼醒來,已是八點多鐘。窗外的雨,濃霧一般細碎飄零。問了寶塔山的大約位置及乘車路線,我就急匆匆鑽進了雨霧的深處。
寶塔山上只有烽火台、摘星樓等三四個景點,一圈轉下來只需個把小時。見我冒着西北少有的涼風冷雨,年逾六十精神可嘉,售票員不僅半價優惠,還借給我一把遮風擋雨的傘。
沿着蜿蜒的石蹬拾級而上,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風粘着雨撲面而來,我和手中的傘都顯得孱弱而孤單。經過大約二十幾分鐘的攀登,一座憨直粗笨的古塔就大煙囪般,兀然矗立在風雨飄搖的我眼前了——心中不禁有些失落,這和電影里、圖片上大氣、雋永、挺秀的寶塔差遠了。
塔建於唐代,高44米,共9層。經歷代N次維修改造,現已能通過塔內旋梯登臨塔頂,一覽陝北高原風光及延安全貌。可惜風雨纏綿,如膠似漆,登高亦不可望遠,何況還要收費10元,也就罷了。
寶塔山原名嘉嶺山、摩崖嶺。因為長征后紅軍在陝北建立了紅色根據地,黨中央就設在延安的緣故,山上這座“俯視紅塵”千年的古塔也就隨着領袖們的身影和革命的勝利,日益深入人心並巍然屹立。寶塔山也成了革命的象徵、紅色的象徵、勝利的象徵。而嘉嶺山、摩崖嶺反而像孩子的乳名一樣鮮為人知了。
寶塔下一口大鐵鐘,與人齊高,鑄於明末,陽字為證。戰爭時期,延安人撞鐘示警,躲避或打擊敵人,以求安身立命。革命勝利后,這口大鐵鐘無故裂一縫,再也不能鏗鏘而鳴。當地人說古鐘有靈,從此天下永享太平。
此刻,我彷彿看見毛澤東閑庭信步走上山來,風雨不時翻動起他寬大的衣袂。若無其事點燃一支煙,主席極目遠眺,然後習慣性揮動起彷彿敲定了乾坤的巨手,指點江山,激揚文字,規劃新中國朝霞般旖旎的未來……
烽火台、摘星樓孤零零蜷縮在風雨中,彷彿專候我來點狼煙、摘星星。佇立樓台之巔,透過漫漫風雨,我尋覓楊家嶺的窯洞、棗園的燈光,聆聽大生產運動“吱扭吱扭”紡線聲,還有悠遠綿長的南泥灣“花籃的花兒香”——那是一個多麼值得追思與懷念,和諧向上、希望葳蕤的年代啊!
風吟雨泣,忽然想起中學時教過的《揮手之間》。課文描述的是抗日戰爭勝利后,中國命運又一次走到了抉擇的關頭,毛澤東置個人安危於不顧去重慶談判,人民群眾湧向機場送行的情景:
“毛主席偉岸的身形,站在飛機艙口;堅定的目光,望着送行的人群;寬大的手掌,握住那頂深灰色的盔式帽;慢慢的舉起,舉起,然後有力的一揮,停止在空中……在他面前,是無數的戰士,正朝着他所指引的方向,奮勇前進。”
——歷史選擇了延安,延安鑄就了輝煌。延安精神,永放光芒!我櫛風沐雨,脈脈地、默默地,向寶塔山致敬,向革命聖地延安致敬!
(歡迎進入我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u/)
相關範文
- ·山東之旅——雨中登泰山感悟
- ·雨中登黃山
- ·雨中登旗峰山
- ·雨中登黃山
- ·雨中登泰山
- ·絕句:九日登家鄉文華塔山
- ·一盒“紅塔山”
- ·游塔山
- ·《土塔山》
- ·塔山遊記
- ·寶塔紅了
- ·《方水寶塔村的故事》作者:三川賢夫
- ·寶塔詩
- ·八級寶塔---廣州印象之八十三
- ·延安寶塔頌
- ·妖(寶塔詩)
- ·寶塔詩兩首
- ·寶塔詩(一七令)風花雪月
- ·寶塔詩--相見難
- ·寶塔詩·日月星
- ·春【寶塔體】
- ·電影《雨中的樹》觀后感
- ·雨中的樹觀后感
- ·《雨中的樹》觀后感:做一個怎樣的人?
- ·電影雨中的樹觀后感:紮根基層,迎戰“
- ·十八大獻禮影片《雨中的樹》觀后感
- ·醫務工作者《雨中的樹》觀后感
- ·觀《雨中的樹》有感
- ·電影《雨中的樹》觀后感:橡樹一樣,扎
- ·電影《雨中的樹》觀后感
- ·雨中的樹觀后感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