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雜文隨筆 > 遊記隨筆 > 台灣紀行

台灣紀行

手機:M版  分類:遊記隨筆  編輯:小景

  十月二十四日

  今天我們邀請省文聯主席、著名作家熊召政先生,省社科院副院長、著名楚史專家劉玉堂,吳兆麟基金會理事長吳德立等一行九人,前往台灣開展文化交流並進行學術訪問。

  晚七時,我們乘中華航空C1542航班前往台北,於晚九時四十五分到達桃園機場。台灣中華文化經濟交流協會秘書長陳威丞先生等到機場迎接。晚住著名的台灣圓山飯店。

  圓山飯店地處陽明山下,這裡曾是蔣介石、蔣經國父子作為流亡政府接待外國元首和貴賓之地,環境優雅,氣勢不凡。夜幕中,憑欄遠眺,台北燈光燦爛,車流如河。突然想到南宋王朝偏安杭州的歷史往事,心中湧起一陣難言的蒼桑感。

  十月二十五日

  晨八時,應中華神農大帝全國協進會理事長邱煊堂先生的邀請,我們前往台灣苗栗縣公館鄉五穀村,專程拜藹五穀宮。五穀宮是台灣苗族人為紀念炎帝神農而建立。據五穀村村長張辛貴先生介紹,很早以前台灣大旱,當地人看見五穀宮后苦楝樹下坐一白髮老者,手持五穀,閉目祈禱。隨後天降甘露,旱情立解。苗家人認為這是他們的祖先神農顯靈,於是捐資興建五穀宮來祭祀炎帝神農,建廟以來,風調雨順,五穀豐登。香火也為之旺盛。

  五穀宮仿中國亭閣式建築,大殿中供奉神農雕像一尊。殿內金碧輝煌,香煙繚繞。大殿前神農廣場綠樹掩映,鳥語花香。我們參拜完畢后,與神農大帝協進會諸位委員開展了交流座談。

  臨別前,熊召政先生賦詩一首相贈。詩詠如下,神農昔日顯靈處,黎庶興修五穀宮。野老勤培蘭麝土,山川爭供赤須龍。風傳神話埋幽草,俗祈豐年拜祖宗。應解山牆明月下,鄉情不改聽秋蟲。

  中午返回台北,品賞台北小吃雞肉飯。

  下午參觀孫中山紀念館。紀念館為唐代宮殿式建築,黃色屋頂四角翹起,十四根銀灰色石柱環繞四周,看上去莊嚴肅穆。大廳供奉孫中山先生銅像,高約八米多,造型生動。據介紹,這是著名藝術家程千帆大師的作品。大廳內每小時舉行一次儀仗式,引來不少大陸遊客駐足觀賞。紀念館外的中山公園環境很美,令人遺撼的是不少法輪功人士的對外宣傳,讓人生厭。

  前往101大樓途中,順道遠眺台灣蔣氏政府的總統府和台北市政府,雖頗具規模,然王氣已盡,只能讓人徒增嘆息。

  台北著名的101大樓曾經是世界第一高樓,隨着迪拜大廈和中國上海、武漢等地一批高樓的崛起,它只能屈居其次了。不過在台北,它獨立雲天,引來不少遊客登樓遠眺。在大樓的89層觀景台上俯瞰台北,城市街景盡收眼底。我上樓時,正遇上夕陽西下,此時殘陽如血,與華燈初上的城市交相輝映,把台北淹沒在歷史的悲涼之中。

  晚,台北市議員王正德先生設宴招待。王先生是馬英九強力推薦的議員之一,曾為馬英九競選立下汗馬功勞。此君性格開朗,詼諧幽默。我們在交談中頗感愉快。可惜我們要常常避開一些敏感的話題。

  十月二十六日

  早七時在圓山飯店早餐后,赴台北陽明山。此山為蔣介石命名,蔣公一生深愛王陽明心學,特取此意名之。這座山地處台北市北端,中山樓就建在半山腰的溫泉口上。這裡曾是蔣氏父子執政時最高議事之地,如今人去樓空,門庭冷落。山上溫泉散發出濃烈的硫磺味,不禁讓我想起國共相爭的硝煙歲月。蔣公到台灣竟然把這裡作為議政重地,心中莫非對硝煙歲月難以釋懷嗎。想來令人可嘆。

  在山上,熊召政先生大發感慨並賦詩一首。詩曰,暫別楚山飛碧海,重陽節后我重來。眼前龍脈嗟蕭瑟,檻外乾坤誰剪裁。紅葉稀時多殿瓦,青山缺處盡樓台。中原冠蓋傷零落,難覓江湖末老才。

  陽明山下,有一處士林官邸。這是蔣介石與宋美齡在台灣的住所。從1949年流亡台灣,蔣氏夫婦在這裡一住就是二十多年。蔣公在這裡深居簡出,在凄風苦雨中嘆息世事蒼桑。一九七五年他在這裡含恨而逝,至今屍骨仍埋在它鄉。

  離開陽明山後,我們前往台灣著名風景區日月潭。日月潭位於南投縣,是台灣最大最美的高山淡水湖泊。在群巒疊翠的懷抱之中,日月潭如一塊碧王鑲嵌其中。泛舟湖上,綠水蕩漾,白浪翻滾,秋風撫懷,悅目賞心。湖邊有一處蔣介石的別墅,聽說他生前經常來這裡消遣愁悶,一住便是數周。湖對岸上高聳一塔,是蔣公為紀念母親所建。人在天涯,故鄉難返,其思鄉思親之痛孰與誰知,可悲可嘆也。

  晚住南投埔里楓葉台一農莊。該農莊以花卉園藝而聞名,方園一千餘畝地,盡在鮮花掩映中。晚陪熊召政、劉玉堂諸君散步其中,備感愜意。

  十月二十七日

  上午赴阿里山。十時到達后乘小火車進山觀賞原始森林。這裡一株生長2000餘年的大檜樹,被當地人稱之為神木。早在日本侵佔台灣之前,這裡曾是古木參天。日本人發現這片原始檜木森林后,專門修建一條火車路,進山將珍貴的古檜樹砍伐一空。如今,這裡樹庄遍布林中,有的開始腐爛,有的再發新芽,它們在林中用沉默的方式訴說被侵凌的歷史。令人欣慰的是,歷盡蒼桑的古檜林,如今又是綠樹成蔭。那些被砍伐的樹蔸上,又頑強地生長出第二代乃至第三代新樹,它們長勢茂盛,直插雲天。它使我想起這排排檜木猶如中華民族的命運,慘烈而又堅強。

  從阿里山下山後乘車赴台南。當年民族英雄鄭成功收復台灣,正是從台南登陸的。座落在台南市中的赤嵌樓見證了這一偉大的歷史時刻。赤嵌樓原為荷蘭人所建,鄭成功將荷蘭人趕出台灣后,將這裡作為東都承天府。清代再次收復台灣后,在這裡立下了許多石碑,至今仍然立在這片土地上。無言的石碑,默默訴說著國裂之痛。熊召政先生感而傷之,憑欄詠詩一首。詩曰,浮槎仗劍過蘭天,手把龍旗破虜顏。薊北朱明王氣盡,台南虎帳夜光寒。可憐霸業歸塵土,剩得書生對晚煙。莫向樓前看廢壘,英雄早巳化仙官。熊先生髮歷史之感慨,而我則懷當盡之餘恨。台南本為中華統一之象徵,而今已成為民進黨鼓吹台獨的大本營,情何以堪,恨何以釋,痛何以安。

  十月二十八日

  今日晨三時夢醒,在陽台抽煙數支。復睡至七時方醒。早餐后乘車赴高雄。高雄佛光山是台灣最大的佛教聖地,著名的佛光寺香客如雲,香火鼎盛。佛光寺仿太和殿而建,氣勢宏大而莊嚴。拾級而上,兩側花團錦蔟,羅漢林立。殿前廣場寬闊明靜,秋蟲低鳴如聆天賴之音。佛光山上聳立一尊巨幅佛像,高達120米。佛像全身塑金,右掌朝前,左手下垂,雙眼半閉,似笑非笑。他以普度眾生的姿態俯視人間。

  佛光山由著名的星雲大師帶領弟子親手所建。這裡還建有佛教大學,佛教書畫院,佛教博物館等,它已成為台灣人民尋找精神皈依的處去。

  離開佛光山,我們乘車前往台灣島最南端的墾丁。恆春是墾丁最具風情的小鎮,這裡數不清的海鮮,讓遊客胃口大開。一邊品嘗海鮮,一邊飲上幾杯金門高粱酒,讓人感嘆生之如斯,夫復何求也。然而最愜意之事莫過於微醉之餘,去海邊觀濤。臨海的貓鼻頭公園和鵝鸞鼻公園是觀海的好去處。碧海蘭天,綠樹白塔,置身其間,恍入仙境。

  十月二十九日

  晨八時,離開娜路彎酒店。今天我們將沿台東太平洋海岸一路北上。秋季到台東來看海,不愧為人生一大幸事。天上的烏雲,遠海的深黛,岸線的白浪,路邊的綠樹,前方的青山,一路追隨着我的視野。它如同一幅恆古不變而永遠五彩斑斕的水彩,深深地塗繪在我的腦海。

  當我沉浸在看海的醉意時,汽車悄悄駛入了北回歸線。此時,已是煙雨朦朧。雨中看海,更是別有一番情趣。一望無際的太平洋與永無邊際的天空已融為一體,此時,天已是海,海已是天,海天一色,雲水莫辨。在雲海間穿行,恍如莊子望洋,烈子御風,心游太極,目觀宇宙。人間世事,盡皆拋之腦後。

  俗話說,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台東路上,有一處水往上流的景觀讓我嘆為觀止。這裡有一條小溪,不知何故竟沿着十五度角一路往山上流去,任千難萬險,仍百折不回。是什麼力量讓柔弱的流水奮力向上呢,也許它在告訴我水至柔則剛的人生哲理吧。

  海邊另一個峭壁上,生一洞,如女陰,深不可測,讓人浮想連翩。洞中流水入太平洋,長年不息。大自然的造化真乃鬼斧神工也。

  午餐后,由海邊進入台島腹地深山中。有一處叫太魯閣的地方,台灣人稱之為小三峽。它是從台灣中部高山中流出的一條小峽谷。當年蔣經國帶領一幫大陸過來的老兵,在這裡開山炸石,在高峽深谷間修起了一條從花蓮到埔里橫跨台島的穿山公路。這條公路穿越太魯閣地段,因山高水急,路途驚險,如今被台灣當局闢為旅遊景區。太魯閣雲纏霧繞,山高谷深,蔣經國當年在如此險峻之地開闢一條路來,也許體現了他為延續偏安台灣的絕處求生之決心。想起來讓人感到可悲可嘆。

  十月三十日

  昨晚住花蓮煙大酒店。花蓮地處台東,西靠大山,東臨大海,是台灣面積最大的縣。花蓮有124公裏海岸線,沿海風光美崙美奐,我們出發后一路再次沿海北行,盡飽觀海之眼福。

  中午到達野柳,野柳地質公園讓人大開眼界。大海邊聳立一尊尊千奇百怪的石頭,如蘑菇,如野獸,如羅漢,如美女,造型奇特,蔚為大觀。千百年的風吹雨蝕把這些石頭雕刻得維妙維肖,令人對大自然的巨大魔力產生出無限的敬畏。

  今天上午從花蓮跑到野柳,我在車上突然想到尋花問柳一詞,不禁大笑。

  下午返回台北,我們至此環台灣島整整走了一圈。五時到達台北香格里拉酒店。晚,拜會東吳大學任大援教授,輔仁大學潘小慧教授。二位皆是台灣著名文化名流。

  十月三十一日

  上午參觀台灣故宮博物館。看到兩岸分離的文化瑰寶,心甚凄涼。

  下午與台灣文化界人士開展學術交流。晚陪熊召政先生去書城購書。

  十一日一日

  今天結束對台灣的訪問,於中午乘中華航班返漢。此次赴台,對台灣有了一個初步了解。雖然走馬觀花,但印象頗深。站在歷史的視野上看台灣,應該說台灣一度成為亞洲四小龍之一,有很多可圈可點之處。兩岸間的交流和借鑒,有待於智者的思考。我深切地期待着。

您正在瀏覽: 台灣紀行
網友評論
台灣紀行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