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雜文隨筆 > 雜文 > 從梵高《向日葵》看東西方審美意識

從梵高《向日葵》看東西方審美意識

手機:M版  分類:雜文  編輯:得得9

  從梵高《向日葵》看東西方審美意識

  賴建青

  看着梵高的《向日葵》,很多人都不理解為什麼這種畫會受到如此推崇,他的畫到底“好”在哪裡?

  在梵高的介紹中顯示,他是荷蘭後印象派畫家,是表現主義的先驅,並深深影響了二十世紀的藝術(本人認為只能指對西方藝術的影響)。尤其是法國野獸派與德國表現主義以及二十世紀初出現的抒情抽象主義等,都從他的主體在創作過程中的作用、自由抒發內心感情、意識和把握形式的相對獨立價值、在油畫創作中吸收和擷取東方繪畫因素等方面得到啟發,從而形成各自不同的繪畫流派。

  從賞析梵高畫的文章來看,都是從色彩的層次、線條的律動和跳蕩的筆觸等方面進行評析。這些賞析都是表面上的形式,那些介紹也是“羞答答”地沒有深入到實質,猶如“隔靴搔癢”,不得要領。

  其實,梵高的畫最可貴的是跳出了西方寫實主義審美觀的桎梏,從寫“實”有意識地轉向寫“意”,(他的畫中可以看到明代徐青藤那奇肆狂放的風格),這可以說是西方藝術一個偉大的轉折,是審美意識的升華。

  在美學的審美觀上,東西方有着截然不同的觀點。西方歷來重“寫實”,採用“三點透視法”,將事物的真實繪製下來,追求客觀具象的美,也即是“形似”;而以中國為代表的東方藝術則重“寫意”,採用靈活的“多點透視法”和“散點透視法”,抓住事物的實質,反映事物的主要特徵,追求主觀抽象的美,也即是“神似”。

  西方繪畫,受“三點透視法”的約束,只能是“一圖一景”;而以中國為代表的東方繪畫採用靈活的“多點透視法”和“散點透視法”,卻能將千山萬壑收入一圖中。

  中國寫意畫是在長期的藝術實踐中逐步形成的,而文人的參與對寫意畫的形成和發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據有文字記載的寫意畫可追溯到唐代的王維(公元701年—761年),20歲考中進士的他詩畫俱佳,他“一變勾斫之法”創造了“水墨淡雅,筆意清潤”的破墨山水,時人評他“畫中有詩,詩中有畫”。之後宋代的文同興“四君子”畫風,明代林良開“院體”寫意之新格,徐青藤更是奇肆狂放求生韻。

  寫意畫主張神似:夫寫意者,無意而寫何為?故用意第一。

  宋代蘇東坡有“論畫以形似,見與兒童鄰”之說;明代董其昌也有論:“畫山水唯寫意水墨最妙,何也?形質畢肖,則無氣韻;彩色異具,則無筆法。”明代徐渭在題畫詩中也云:“不求形似求生韻,根據皆吾五指裁。”

  以中國為代表的東方寫意畫是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積澱形成的藝術奇葩,迄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歷史,比西方表現主義先驅梵高早一千二百年

您正在瀏覽: 從梵高《向日葵》看東西方審美意識
網友評論
從梵高《向日葵》看東西方審美意識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