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雜文隨筆 > 雜文 > 又在“創新”

又在“創新”

手機:M版  分類:雜文  編輯:pp958

  積分考核,對員工來說十分重要,有時決定員工的工作方法、態度。同時也影響公司部門團隊的戰鬥力。對有的員工來說是個約束,規範。但對有的員工來說是種無奈,甚至多余。

  老闆可以通過考核基本了解員工的實際工作情況。但是既然是一種考核,就有其自身的八股性(暫且認為考核做的比較成熟)。當老闆的期待被自己的制度,規定在一定的範圍,我想同樣是把雙刃劍。對於“制定”的工作可以提高效率。但是同樣扼殺了“天才的發揮”,意想不到的“驚喜”就不太會發生了。人一旦被制度“和諧”了,那就差不多約等於機器(而且永遠趕不上機器)。人的生命力,和其與生俱來的創造力就無法體現了。

  消極的員工不需要考核(直接開掉不較好),認真的員工不需要考核(考核的程序反而任他們鬱悶),更不希望這個考核公開化、制度化。每個人的狀態都有低谷,而每個人都不希望自己的低谷被延長,但頻繁的評比會延長這個狀態。說實話失敗是成功之母對大部分人來說不是很實用。成功是成功之母才是硬道理。

  有時候這個制度,就像個遊戲。有人喜歡有人無奈,看誰來玩,看他有沒有時間玩。

  而公司對員工來說更像是一個出租車。當我的目標確定后,人們會去選擇,交通工具(假設只有出租車)在車裡司機往往會給乘客算筆賬,如果和乘客一制,那麼這段旅途會持續下去。

  雖然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每個人都有權利為自己做主。好的”大哥”往往會給足“小弟”權利。但是他們實際上一別“無選擇了”。尊敬是最大的殺手……

  考核制度的建立,做到公平化很難,也許有人“幸災樂禍”,又有人“一聲嘆息”。對制度的研究是必然的,制度的“漏洞”不可避免,很多人都會朝着向自己有利的方向“努力”。日子久了“糾紛”就多了,戰鬥力的提升必定遇到頸瓶。

  西方的“法制”取代東方的“人治”需要變通。更需要過程和時間。這需要決策人在採取行動之前考慮自己的團隊是否能經得住“考驗”。

  很多時候我們的過去已被證明是行不通的,但當今的人往往熱衷於去花很大的精力再去驗證他的錯誤性。

  對人來說最大的“殺傷力”我想是攻心。而人的心往往逃不出表情。

  ……

您正在瀏覽: 又在“創新”
網友評論
又在“創新”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