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小學作文 > 四年級作文 > 游長城 1600字作文 ( 手機版 )

游長城_1600字

分類:四年級作文  字數:1600字  編輯:小景

  今天天氣不錯,我和我的外國朋友彼德約好去遊覽八達嶺長城。早晨我們很早就出發了,我們先乘地鐵然後坐公交車。一到長城腳下,彼德馬上就被這裡的景緻吸引住了。“真是個奇迹!”他一遍又一遍地說著,拉起我立刻。上了纜車。秀麗的景色在我們的眼前展現開來。不一會兒,我們已經站在了長城上。彼德非常興奮,他不時撫摸着兩邊城牆上的磚。我把中國人何時、如何建造這些城牆解釋紿彼德聽,他聽得津津有味。我們進入一座角樓后,彼德更加好奇了。我告訴彼德什麼是角樓,它是用來做什麼的。“這確實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彼德讚歎道,然後拍了幾張照片。不知不覺,我們發現已經來到了好漢碑前,這是萬里長城的象徵,周圍很多遊客在拍照。“不到長城非好漢”,我把碑文翻譯給彼德。“真的嗎?”彼德開玩笑地問道。我們都笑了。該返回了,我們被這景色深深吸引住了,不願離去。我們度過了快樂的一天。

  長城是中華民族的象徵,它全長一萬二千多里,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建築之一。長城始建於秦始皇時期,經過歷代的增補修築,現在我們能看到的長城幾乎都是明代所建。八達嶺長城是明長城中保存最好的一段,也是最具代表性的一段,是明代長城的精華,這裡是長城重要關口居庸關的前哨,海拔高達1015米,地勢險要,城關堅固,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登上八達嶺長城,極目遠望,山巒起伏,雄沉剛勁的北方山勢,盡收眼底。長城因山勢而雄偉,山勢因長城更加險峻。

  早在1961年就被國務院發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8年,八達嶺萬里長城被聯合國列為世界人類文化遺產。1991年,在全國名勝四十佳評選中,八達嶺名列榜首。

  八達嶺長城在北京北部延慶縣境內,距離北京市70多千米.高速公路穿山而過,從北京驅車40分鐘便可到達.在這裡長城如巨龍一般在崇山峻岭之間沿山脊蜿蜒曲折,烽火台和敵樓密布。牆高7.8米,頂寬7.8米。遊人可以登城領略長城的雄偉和工程的浩大、艱巨。

  八達嶺自古便是重要的軍事戰略要地,春秋戰國時期為防禦北方民族的侵擾,在此修築了長城,至今仍見殘牆、墩台遺存,其走向與今明長城大體一致。八達嶺是峰巒疊嶂的軍都山風吹草動的一個山口,明代《長安夜話》說:路從此分,四通八達,故名八達嶺,是關山最高者。“可見八達嶺的地理戰略地位。明代為了加強防禦,對八達嶺長城進行了長達八十餘年的修建,並將抗倭名將戚繼光調來北方,指揮長城防務。經過八十餘年的修建八達嶺長城成為城關相聯、墩堡相望、重城護衛、烽火報警的嚴密防禦體系。歷史上八達嶺長城是護衛居庸關的門戶,從八達嶺長城至今天的南口,中間是一條40里長的峽谷,峽谷中建有關城“居庸關”,這條峽谷因此得名“關溝”,而真正扼住關口的八達嶺長城,八達嶺高踞關溝北端最高處,這裡兩峰夾峙,一道中開,居高臨下,形勢極為險要。古人有“自八達嶺下視居庸關,如建領,如窺井”,“居庸之險,不在關城,而在八達嶺”之說。可見當時居庸關只是一個關城,真正的長城是修建在八達嶺。八達嶺山口的特殊地形,成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因此,在這時修築長城具有極重要的戰略意義。八達嶺是歷史上許多重大事件的見證。第一帝王秦始皇東臨碣石后,從八達嶺取道大同。再駕返咸陽,肖太后巡幸、元太祖入關、元代皇帝每年兩次往返北京和上都之間、明代帝王北伐、李自成攻陷北京、清代天子親征……八達嶺都是必經之地,近代史上,慈禧西逃淚灑八達嶺、詹天佑在八達嶺主持修築中國自力修建的第一條鐵路——京張鐵路、孫中山先生登臨八達嶺長城等,為今天留下了許多歷史典故和珍貴的歷史回憶。

  八達嶺長城是我國古代偉大的防禦工程萬里長城的一部分,建於明代弘治十八年(1505年),明嘉靖、萬曆年間曾加以修葺該段長城地勢險峻,居高臨下,是明代重要的軍事關隘和首都北京的重要屏障。

  八達嶺長城碗蜒於崇山峻岭之間,依山而建,高低起伏,曲折綿延。八達嶺位於居庸關外口,有東、西兩座關門,東叫“居庸外鎮”,西稱“北門鎖鑰”。關城東窄西寬,長城從“北門鑰鎖”關門城合台起依山而築,城牆高低不一,平均高約7.5米,頂寬約6米,可容五馬並馳,十人并行。該段長城的牆體是用整齊巨大的條石鋪成,有的條石長達2米,重數百斤。內部填滿泥土和石塊,牆頂地面鋪滿方磚,十分平整。牆頂外側築有高1.7米的垛口,上有?望孔,下有射擊洞,內側建有宇牆。城牆每隔一段,築有一個堡壘式的方形城台。城台有高有低,高的叫敵摟,是守望和軍士住宿的地方;低的叫牆台,高度與城牆相差不多但突出牆外,四周有垛口,是巡邏放哨的地方。在制高點上還設有煙墩,即烽火台,是古代傳遞警訊的設施。

  實驗小學四年級:周雨凡

您正在瀏覽: 游長城1600字作文
網友評論
游長城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