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範文大全 > 計劃方案 > 農業和農村工作的指導意見

農業和農村工作的指導意見

手機:M版  分類:計劃方案  編輯:得得9

農業和農村工作的指導意見 標籤:黨務工作 辦公室工作 找工作 工作經驗 銷售工作

  2005年是我縣農村全面小康社會建設整體推進、快速發展至關重要的一年。根據農村經濟體制、經濟增長方式轉軌加快的新形勢,面對農民增收難、財政運轉難和鄉村債務化解難等諸多方面的困難和問題,各級組織必須進一步改進和加強對農村工作的指導。

  總體思路是:堅持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總攬全局,以增加農民收入為奮鬥目標,以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為主攻方向,以項目建設為突破口,切實抓好龍頭企業建設、產業基地培育、小康住宅示範、農村經營體制創新和科技推廣應用五大重點。

  經濟指標是:在2004年基礎上,農業增加值增長7%;農村固定資產投資達到1億元以上;農民人均純收入增加200元以上;力爭農村鄉鎮財政收入穩中有增。

  一、加快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確保農民收入持續增長

  制約農村發展的結症是傳統的城鄉二元體制,打破這一體制關鍵在於加快農業工業化、農村城市化發展。要着眼於以工帶農,以城帶鄉,聯動發展,堅持農業城鄉統籌,產業化經營。

  1、大力發展品牌農業

  一是以提升棉花產業化水平為目標,主攻優質棉生產。堅持因地制宜,區域化布局的原則。棉花生產高風險區的東片鄉鎮要下決心調整產業結構,控制棉花種植規模。高度重視棉花品種多、亂、雜問題。實行種子准入制度,嚴禁種子無序經營、無照經營和私自引種,對過時、質劣的品種必須堅決淘汰。農業技術和種子管理部門要加強引導,組織好主栽品種的統供服務。二是繼續把發展草畜產業作為農業結構調整的重點。針對養殖大場效益不高,品種改良步伐緩慢等突出問題,主攻草畜平衡,突出品種改良和舍飼精養,狠抓流通周轉和疫病防治,促進草畜產業效益提升、快速發展,顯著提高畜牧業在農村經濟和農民收入中的比重。縣上將制定具體的扶持辦法,多方籌措資金繼續扶持草畜產業發展。各鄉鎮要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鞏固大場大戶成果。對近兩年建成的規模養殖大場,要有步驟地進行企業化經營方式的改造,積極探索推行統一管理、入股承包經營,切實加強技術指導、飼料配售和疫病防治服務,防止經營效益滑坡,切實發揮示範帶動作用。要鼓勵發展家庭適度經營和規模小區集約經營,重點扶持發展養殖專業村、專業組、專業戶。按照“1881”養殖模式(每戶養羊100隻〈或30隻多胎基礎母羊〉,種草8畝,修建標準圈舍80m2,實現1萬元家庭養殖收入),年內力爭扶持發展1000戶養羊大戶。對養牛大戶、養豬大戶、養雞大戶以及特禽養殖大戶都要給予扶持。要狠抓品種改良工作。堅持引種、改良和繁育結合,立足現有的大場大戶和規模小區,健全牛羊改良服務體系,強化改良指導服務。技術業務部門要合理確定並大力推廣優質飼料配方、飼草桔桿綜合利用、舍飼科學餵養、畜禽雜交組合等技術規程。三是按照“因地制宜,優質高效”的原則,主攻新特產品品牌開發。要充分發揮西片鄉鎮食用瓜和優質葡萄的生產優勢,努力在規模生產、病害攻關、儲藏保鮮和宣傳營銷上求突破,儘快做大“瓜州蜜瓜”品牌,努力提升棉花生產水平、擴大瓜菜制種規模。突出東片鄉鎮酒花、甘草、大蒜和小麥、玉米制種優勢,努力提高特色產業的市場競爭力。圍繞南線旅遊開發,積極引導發展特禽、特產養殖,開闢新的增收渠道。

  2、大辦龍頭加工企業

  龍頭加工企業是增強農業創新能力,做大做強農村支柱產業的關鍵,也是連接工業與農業,實現城鄉一體化的紐帶。按照大小項目一起抓,內外項目一起引和鄉鄉都有200萬元以上的加工項目,各個部門都積极參与抓項目的要求,打好項目建設攻堅戰,開闢財政增稅、農民就業增收的新渠道。通過招商引資、扶持能人和凝聚內力,加快棉仁蛋白、聖華棉紡、銀狐棉業、50萬頭只牛羊肉加工等重點續建項目建設,爭取新上蕃茄醬加工廠、織布廠等千萬元以上的加工項目,力爭建設一批與骨幹企業配套的中間企業。引導關聯性項目、上下游企業和與之配套的服務業儘可能向瓜州工業園區集中,培強做大產業集群。

  3、着力推進標準化生產

  圍繞發展品牌農業的目標,按照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要求,實行模式化耕作、規程化生產、系列化服務,建設一批標準化農產品示範基地。推行農產品原產地標記制度,開展農業投入品強制性產品認證試點,擴大無公害優質農產品的生產和供應。對具有傳統優勢的棉花等產品,要加強質量管理,杜絕摻雜使假,實行分類採摘、分級收購、分等加工、統一包裝、優質優價。縣上將制定出台《棉花收購加工市場監督管理辦法》,切實規範采棉管理和原棉收購交易秩序。通過抓質量創品牌,打開農業走向市場的通道。

  二、加強科技推廣工作,挖掘農業增收潛力

  充分發揮科技對推動數量農業向質量農業轉變的關鍵作用,集中全縣農業技術力量投入科技推廣工作。棉花生產積極落實“三改一加強”(改良品種、改良品質、改進耕作制度,加強田間管理)措施,大力推廣矮、密、早、膜、勻綜合技術,引導農民落實好以五大整枝、化促化控、“二蟲兩病”(棉鈴蟲、棉蚜蟲、黃萎病、枯萎病)防治為重點的田間管理措施,努力實現“一增兩提高”(增加單產、提高質量、提高效益);草畜產業重點狠抓溫精授配、胚胎移植、舍飼精養、疫病防治、秸桿青貯氨化技術;瓜產業重點狠抓品種改良、病害攻關、儲藏保鮮等技術的運用;葡萄、甘草、酒花、蔬菜等產品生產,重點抓好標準化、無公害種、管技術的操作應用。關鍵技術要同科研單位聯合攻關,力爭取得突破。要高度重視典型示範在產業產品結構調整,新技術、新模式快速推廣中的引導帶動作用。按照科技培訓經常化、技術示範園區化、成果轉化市場化的要求,進一步加大科技示範園區建設力度,建立和實行科技特派員制度,切實加強科技應用的具體指導。立足推動新產業基地發展,選擇一批種養經驗豐富、經營效益較高的農戶,通過加強技術指導,儘快培強扶大,使之發揮對周邊農戶的現身引導作用。高度重視疫病防治工作。堅持全民動員,預防為主,嚴把產地、運輸、市場和屠宰檢疫關,嚴防輸入性動物疫病的傳入;加大投入,認真落實強制免疫為主的綜合防治措施,構建檢、防、治一體的疫病防治體系。

  三、引導農民進城鎮從事二、三產業,拓寬農民增收渠道

  發展現代農業,實現農民富裕,主要途徑在於加快發展二、三產業,促進農民向非農產業轉移。要認真研究制定促進農村二、三產業發展的規劃和措施。緊緊圍繞骨幹企業項目建設,積極引導發展半成品加工、包裝儲運、流通經銷業,培育吸納農村勞動力的長效產業;加強縣內礦資源探采、縣外礦資源利用工作,大辦各類礦資源采、選、冶項目,積極開發加工製造、工藝品、紀念品生產;抓住國家基本建設投資機遇,積極組織季節性勞務輸出;加大對個體私營經濟的扶持、引導力度,鼓勵各種形式的流通販運,對合法經營的農村流動性小商小販,免於工商登記和行政事業收費。立足改善農民進城就業的環境,進一步簡化各種進城務工手續,取消一切不合理收費,探索建立無差別的戶籍管理制度。督促用工單位落實勞動保障制度,重視解決好進城務工經商農民工資兌付、子女入學等問題。加強就業指導服務,積極實施萬名青年農民職業培訓工程。對國家有關農民工的各項政策規定,有關部門要切實落實管理責任,加強督促檢查,確保進城就業農民合法權益不受侵犯。

  四、狠抓生態及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農民增收條件

  要從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出發,高度重視生態建設問題。重點抓好日協貸款石崗墩風沙口治理、退耕還林成果鞏固、三北四期21萬畝防護林建設、20萬畝封灘育林續建、80萬畝退牧還草續建和已墾草地還草等建設項目。圍繞天然林草保護、風沙口治理、農田林網配套、綠色通道和農業綜合開發等重點,集中抓好城東防護林、瓜州新區林網、瓜火路和雙石路綠色通道、雙塔鎮和七墩鄉林網配套、農村每組1公里防護林栽植等建設任務。要改變傳統的耕作方式,逐步推廣免耕播種、秸桿還田等保護性耕作技術,切實減輕耕地沙塵對環境的危害。同時要健全完善林木栽植、管理、處罰和地下水開採等制度規定,嚴厲打擊破壞林草植被和水資源的違法犯罪行為,努力構建生態管理長效機制;要立足建立和發展節水型社會,重點抓好國家級節水型社會示範縣工程的實施,力爭完成投資1528萬元的日協貸款榆林河灌區改造續建、投資600萬元的西湖北河口防洪引水樞紐、投資318萬元的農村安全飲水、投資204萬元的2360畝節水灌溉示範等工程項目;要着眼於不斷提高土地產出效益,狠抓農田改造,重點抓好投資500萬元的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投資300萬元的10萬畝鹽鹼地改良、投資300萬元的2萬畝中低產田改造、投資230萬元的移民基地基礎設施建設等項目;按照鞏固成果,擴大示範的要求,繼續推進小康住宅建設工程,引導小康住宅建設同農村集鎮建設結合,同發展農村二、三產業結合,力爭完成市上下達的各項任務。

  五、深化農村配套改革,為農民增收減負提供體制保障

  按照因地制宜、實事求是、分類指導、穩步推進、有利於激發活力、推進工作的原則,重點抓好六項改革。一是抓好土地流轉制度改革試點。鼓勵農村土地流轉中的探索和實踐,堅持土地所有權不變、承包權不變、農民權益不減,按照有償、自願、合法、規範的原則,積極引導鼓勵各種形式的土地轉包、轉租、轉讓、入股、信託和招標拍賣,推動土地家庭適度規模經營、專業合作經營和工廠化集約經營。同時要高度重視解決好土地糾紛,確保不留隱患。二是深化鄉鎮事業單位和村組管理體制改革。完善鄉鎮事業單位管理體制和村組布局調整后的運行機制,全面推行鄉鎮事業單位幹部聘用制、業績考評制和崗位績效工資制,促進農技(機)、農林、畜牧等技術事業單位經營業務與服務職能相分離,進一步強化技術示範、指導、培訓等服務職能。逐步理順布局調整后的村組管理體制,積極穩妥地解決村、組債務消化、基建投資等問題。非建制單位全部納入村(組)建制。三是穩步推進農村教育管理體制改革。農村中小學以用人制度改革為重點,全面推行“雙聘雙制”改革;農村幼兒園和各類學校後勤工作以產權制度改革為重點,逐步實行社會化經營。四是全面完成農村小水產權改革。尚未進行小水產權制度改革的鄉村,要加快進程,全面完成產權改革。同時,進一步完善用水協會運行機制,引導協會充分發揮自我服務、自我調控、自我約束功能。五是建立健全農村社會保障制度。不斷健全新型合作醫療制度,探索建立農村特困人口醫療保險和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六是創新農村經營體制。以利益關係為紐帶,以“企業+中介組織+農戶”為主要模式,按照民辦、民營、民受益的原則,引導龍頭企業、能人大戶和流通經紀人牽頭,組織成立各種形式的民間專業經濟協會,逐步形成市場引導、協會指導、利益聯動、分工經營的產業化運作體系。要認真研究解決好協會與企業、與農戶的利益關係問題,建立合理的利益共享辦法,切實發揮協會在產業產品結構調整引導、優良品種引進推廣、產品質量控制、價格協調以及行業自律等方面的自我服務作用。

  六、高度重視鄉村債務化解和財源培育工作,確保農村基層政權正常運轉

  高度重視農業稅降低后,鄉鎮財政運轉、鄉村債務化解困難加劇的問題,切實把財源培育和集體債務化解列入工作的重要日程。建立鄉(鎮)、村幹部任期債務消化、財源培育目標責任制。對陳年債務當年化解不足15%和幹部基本工資嚴重拖欠的鄉鎮,不得更換交通工具,不得修建和裝修辦公樓、更新辦公設施。嚴禁任何單位向鄉(鎮)要款要物,不準向鄉(鎮)轉嫁單位(或個人)負擔的各項費用。進一步加強財經管理,切實做到財政年度收支平衡,略有節餘。債務消化、幹部工資發放及時率、工商稅收進度要納入鄉(鎮)年度綜合目標責任書考核,財政和監察部門要加強經常性檢查和監督。

  七、改進農村工作方法,促進農民增收措施落實

  1、狠抓政策法規的宣傳引導。大力宣傳和落實《農業法》、《土地法》和《農村土地承包法》,不斷提高幹部群眾的法律意識,切實維護農民的合法權益,促進依法治鄉、治村。對上級有關農業稅降低、糧食直補、農機補貼、災情減免、退耕還林補助等政策和縣上出台的農業扶持政策必須認真執行,不折不扣地落到實處,對政策執行中的問題要及時發現、認真研究、儘快解決,真正發揮政策在引導方向、調動積極性中的效力。

  2、切實加強信息引導服務。各級要強化信息服務職能,縣鄉政府要建立健全農村信息服務體系,依託公眾網和政府網站及時發布國家產業政策、農產品供求信息,引導農民增強市場意識,提高依據市場需求發展生產的能力,推動產業產品結構實現優化調整。

  3、重視解決農村熱點問題。加強對鄉村幹部的管理教育和能力建設,全面推行一線工作制度,重視解決好乾部工資拖欠、農民欠款兌付和困難群眾、弱勢群體的生產生活問題,杜絕公益事業建設、水費、學費收繳以及報刊征訂等工作中的“三亂”現象。切實加強民調信訪工作,按照分級負責,歸口管理的原則,及時排查調處各類矛盾糾紛,確保農村穩定。

  4、充分發揮典型對工作的引導帶動作用。積極培育並及時總結科學種養、產業致富典型,招商引資、興辦項目典型,雙培雙帶、協會發展等各個方面的先進典型,經常組織各種形式的典型宣講、參觀學習活動,靠典型示範,帶動各方面工作的落實。

  5、健全完善工作落實機制。把“三農”問題擺上各級黨委、政府的首要位置。建立以重點產業為中心的工作機制,健全產業發展聯席會議制度。繼續實行縣級領導全程包抓重點產業以及包抓項目述職制、重點建設項目一票否決、責任領導免職代職,鄉鎮領導拉訂單、抓項目、部門參與實施項目的制度。全面推行“四定一掛”目標管理考核責任制,對重點產業、重點項目進展實行定期督查,切實做到領導到位、責任明確、措施得力、考核嚴格。

您正在瀏覽: 農業和農村工作的指導意見
網友評論
農業和農村工作的指導意見 暫無評論

相關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