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 關於三國演義的讀後感

關於三國演義的讀後感

手機:M版  分類:讀後感  編輯:pp958

關於三國演義的讀後感 標籤:三國演義 春晚觀后感

  關於三國演義的讀後感(一)

  高二11班 史元鈞

  《三國演義》身為我國四大名著之一,整書寫了從桃園三結義到天下歸晉的故事,這是一部宏大的歷史,其本身作為一部小說確是無愧於“四大名著”之一的稱譽。

  但也正因如此,我認為我們更應認清其局限性,而不能一味鼓吹。

  在此僅舉第一回為例,說明其部分局限性。

  第一,三國演義具有濃烈的封建迷信色彩,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如“雌雞化雄”“黑氣”等描寫,都體現着這一點。當然,這種迷信色彩也並非一無是處,《三國演義》作為一部小說,以對鬼神之事適當的描寫渲染了氣氛,增強了小說本身的可讀性,但絕不能因此便對此隻字不提。同時,封建色彩也同時反映了當時人們思想嚴重受到封建制度的束縛,正是這種束縛也被羅貫中留在了《三國演義》里。

  第二,對於歷史軌跡的認識不清。比如所謂“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便是對這一點最好的闡釋。當然我們不能去要求羅貫中在元末明初之際,便能高度總結出“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的矛盾運動”的普適真理,但也不能因時代背景所限就完全忽略其在歷史觀上的缺陷性。又如第一回中對黃巾軍的定位。黃巾軍,本是東漢末年規模最大的農民起義卻在文中被指為“賊軍”這就體現出其維護封建制度的本質,這一點上“隔壁”的《水滸傳》所描述的“官逼民反”,如果說這種顯而易見的局限性還不能被承認的話,便有些強行“洗白”的嫌疑了。

  《三國演義》作為一部小說,固然有其局限性,但所謂“金無足赤,人無完人”這並不能影響我們把《三國演義》作為古代小說的頂峰之一。相反,可能正因為這些缺點才造就了它如今的盛名;正因為這些缺點他才有了如此之高的文學價值,但對於全盤的肯定,我們要給予拒絕。

  唯有“批判繼承,古為今用”才能真正使《三國演義》這一經典作品延續下去,一味鼓吹或貶低都會使其湮滅於時間維度之下!讀

  關於三國演義的讀後感(二)

  《三國演義》諸葛亮

  高二(11)班 任懿

  諸葛亮在歷史上是赫赫有名的人物。他智慧過人、聰明絕頂、無所不精,但是最終卻“出師未捷身先死”,未能光復漢室。縱觀一生,他與蜀漢國運緊緊相連。我認為:諸葛亮的智慧使得蜀漢成為三國之一,但也正是由於他對於智慧的過分自負,使得蜀漢兵疲民敝,最終滅亡。

  諸葛亮本人的才能是毋庸置疑的。他“隆重作對”,未出茅廬已知天下三分;出山之後,馬上帶領劉備的軍隊以弱勝強,打了一場漂亮的勝仗;後來還成功地聯吳抗曹,實現三分天下。在這一過程中,諸葛亮彰顯了他無與倫比的個人能力,但也暴露出了他的缺點。

  其一便是他做不到知人善任。赤壁之戰時,諸葛亮明知曹操對關羽有恩,關羽又極其重恩重義,卻偏偏安排關羽在華容道上,白白喪失了捉拿曹操的絕佳機會。據此來看,曹操揚鞭大笑是有一定道理的。諸葛亮神機妙算,能將曹操步步逼往華容道絕境,卻終究因為自己用人不當讓曹操得以生還。他夜觀天象發現曹操未合身亡,卻不曾想到這天象正是緣於自己的缺點:不會識人,不會用人。

  其二便是他的事必躬親。諸葛亮為人極其認真謹慎,無論多小的事情都不容許差錯。他太倚重自己的個人能力,以至於事無巨細,必親自過問。結果將自己弄得精疲力竭,早早離開人世。作為丞相,他需要做的應該是統領大局,至於細節就交給不同的人去做也未嘗不可。而他卻在主持國事的同時又帶兵打仗,不光拖垮了自己,更使得蜀漢後期人才匱乏,後繼無人。他雖然是人才,卻不會培養人才;他的能力成就了他,卻也害了他和他的國家。

  其三便是他的心浮氣躁,主要表現在劉備白帝城託孤之後。諸葛亮一心想在有生之年完成劉備遺願,因此頻繁征戰,力圖攻下中原。此時他的智慧被過於強烈的願望與情感所蒙蔽,如當年的劉備。劉備因關羽的死不顧聯吳抗曹的戰略而攻打東吳,結果大敗而歸;諸葛亮因劉備的死不顧蜀國遠遠弱於曹魏的事實,六齣祁山,使得蜀漢國力難以恢復,自己也累死在五丈原。這兩次的感情用事,使得蜀漢由盛轉衰,由衰轉危。需要與民休息,發展生產的蜀漢連年進行毫無意義的征戰,窮兵黷武的諸葛亮忘了自己所看重的天命。最終如司馬懿所說“不識天數,強要相侵,理宜殄滅”。結果也是自負才能,逆天而行,自取其敗而已。

  總體看來,諸葛亮也是聰明半世,糊塗半世。周瑜自負,自負到不能容忍別人比自己更聰明而吐血身亡;諸葛亮更自負,自負到對任何人都不放心的程度,自負到想單憑自己的智慧一統天下。最終“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精神可嘉,行為不可取。

  關於三國演義的讀後感(三)

  魏武揮鞭大江東去

  高二、11班 姜涵瀟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作為四大名著【三國演義】的序詞,無疑是家喻戶曉。我也不例外,因為這句詩常使我想起另外一句詩來“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該詩作者正是被世人稱為亂世奸雄的曹操。

  曹操字孟德,沛國譙縣人,少放蕩不羈,好俠,在任洛陽北部尉期間,以五色棒威震京城。自譙縣起兵以來,上兵伐謀,屢戰屢勝,平黃巾,討董卓,站袁紹,一統中原,氣勢之盛,無人敢攖其兵鋒。縱使赤壁一場大敗,天下也無人可撼動其天下第一諸侯的地位。

  “名為漢相,實為漢賊,”這是曹操身上的大眾標籤,而在這標籤下的則是一顆孤獨的雄心。他深夜殺死呂伯奢全家,留下了“寧可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的偏執一面,又有誠待關羽,送赤兔錦袍的慷慨一面。這種種的表現我稱之為“大忠大義”。東漢末年,天下大亂,何為君?何為臣?各個諸侯雄踞一方,獻帝劉協,只能掙扎在水深火熱之中。曹操深知百姓疾苦,天下需要儘快統一,為此他可以拋去一切名聲,榮譽,親人甚至生命。他的忠是忠於百姓,忠於天下。他的義是以不負本心為義,以實現夙願為義。既然如此就不必在意世俗的目光。

  公元213年,曹操進九錫,封魏王,建立曹魏。在他終於完成了一統天下的第二步時,他已59歲。然而“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漢中之戰,襄樊會戰,他仍用一顆跳動的雄心來支撐起疲弱的身軀,向人生的終點慢慢踱去。只可惜,天不待人。公元220年,一代明主隕落。

  說他冷漠,那只是憂民憂天下的偽裝;說他多疑,那只是要親手統一天下的保障。這是一個悲情的人,天下的夙願在心中燃燒,從而迸發出屹立於那個時代頂端的豪情。想象中,赤壁下,營盤林立,鐵甲洪流,魏武揮鞭,大江東去。

您正在瀏覽: 關於三國演義的讀後感
網友評論
關於三國演義的讀後感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