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散文 > 寫景散文 > 龍宮遊記

龍宮遊記

手機:M版  分類:寫景散文  編輯:得得9

龍宮遊記 標籤:格列佛遊記 西遊記

  龍宮遊記

  傅伯勇

  在雲貴高原上,岩溶地貌是最典型的地貌;這種地貌,國內外學術界均以南斯拉夫典型的石灰岩地貌區喀斯特地貌高原的地名來命名,所以又稱之為“喀斯特地貌”。在這種地貌下,地表犬牙參差,崎嶇不平,常常有石芽,石林,溶溝,漏斗,天坑,落水洞,坡立谷,盲谷,溶蝕窪地,等等;而山內,往往多溶洞,飛瀑,峽谷,峰林,絕壁,溪流,丹霞,壁畫,等等。很多溶洞內,石筍,石柱,石橋,石像,石佛,石雕,石瀑,石鐘乳,石的飛禽走獸,石的奇花異草,應有盡有,無所不有。而每一種景觀,都千奇百怪,儀態萬千,惟妙惟肖,出神入化。一旦睹之,總會讓人心曠神怡,思接千載,拍案叫絕,嘆為觀止。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雲貴高原的天生麗質,婀娜多姿,這正是美好人生旅遊的絕佳去處。

  而龍宮,則是雲貴高原上琳琅滿目的溶洞中,最美麗的一個。她位於貴州省安順市南郊,與黃果樹風景區毗鄰,是國家旅遊局正式批准的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據資料介紹,她是貴州省接待條件最成熟、景觀最精華的黃金旅遊點之一。風景區以暗河溶洞為主稱奇,兼具旱溶洞、峽谷、瀑布、峰林、絕壁、溪河、石林等多種喀斯特地質地貌景觀。裡面有中國最長、最美麗的水溶洞,有中國最大的洞穴佛堂,有中國最大的洞中瀑布,有世界最多、最為集中的水旱溶洞等高品位風景資源;洞內生態環境尤佳,天然輻射劑量率全世界最低。龍宮中心景區方圓10平方公里的範圍內,星羅棋布着大大小小的水、旱溶洞90餘個,榮獲世界吉尼斯記錄。至今,尚有很多美麗的溶洞,“養在深閨人未識”。

  身為雲貴高原人,我曾遊歷過不少的溶洞,如貴州省境內鳳岡縣的三元洞、道真縣的仙米洞、綏陽縣的雙河洞、織金縣的織金洞;我也遊歷過不少的石林,如雲南省石林縣的路南石林,而身邊大大小小、林林種種的石林就更不消說。可遺憾的是,儘管全國很多風景名勝我都不辭辛勞、千里迢迢、翻山越嶺的去拜訪過,卻獨獨沒有去光顧過近在咫尺的龍宮。沒有及早去的原因,可能在於,一則,因為很近,心想總有機會去,“最美夕陽紅”,留在人生的夕陽西下時再去,也未為晚也;二則,可能還有一層意思,就是“熟悉的地方沒有風景”罷,因為看慣身邊的奇山秀水,反倒對這些就習以為常了。所以,面對龍宮這樣的美景,遲遲沒有一睹芳容,真有點愧疚和汗顏。身邊去過龍宮的人,回來后一提及龍宮,無不手舞足蹈,口綻蓮花,嘖嘖稱讚。對於我這個對花鳥蟲魚、山水田園情有獨鐘的人來說,這些零零碎碎的言辭,無疑會勾起我迫不及待的憧憬與嚮往。但是,這樣的好景,如果沒有三五個知己一起,一個人獨自去領略,總覺得少了點什麼。所幸的是,今年元旦期間,因為北京的幾個朋友前來貴州遊玩,他們將去西江苗寨,黃果樹瀑布,龍宮,青岩古鎮,這便遂了我多年的心愿。

  雲貴高原的冬天,少有北國的雪景,也難有南國的崢嶸,水瘦山寒,總免不了有幾分蕭瑟;加之,前一天的天氣預報說有小雨,氣溫也只有幾度。我想,此時去游龍宮,應該是一個不很理想的決定吧。但是,既然朋友們執意要去,我作為主人,又能夠說些什麼呢?這樣想着,不免有點惴惴不安。而巧的是,第二天,天空雖然不是很明澈,但太陽的臉還是露了出來;而溫度,也升高到十四五度了。天隨人願,天公似乎偏要給遠方的客人一份格外的友好,一份格外的熱情。因為頭一天遊覽了世界上最大的瀑布群——黃果樹大瀑布,晚上宿於安順;第二天一大早,乘着這樣的好天氣,我們就從安順出發,直奔龍宮而去。

  龍宮總體面積達60平方公里,分為中心、漩塘、油菜湖、仙人箐等四大景區。中心景區由卧龍湖、龍門飛瀑、石趣園、天池、蚌殼岩、虎穴洞等景點組成。要游完龍宮全景,得花一整天的功夫。按照朋友們的行程,遊覽后當日還得趕回貴陽,次日要去青岩古鎮。所以,我們一行六人來不及遊覽“山不轉水轉的旋水奇觀”漩塘,來不及遊覽“山光水色,島嶼相連,奇峰林立”的油菜湖,也來不及遊覽“雲霧繚繞,飄飄欲仙”的仙人箐,就迫不及待地向中心景區走去。

  從景區入口進去,沿着一條河流而上,行走三百餘米,可以看到河裡有一個湖,曰“卧龍湖”。一條長龍橫卧水中,看那架勢,似蓄勢待發,欲飛升而去。再行走一百餘米,便到了被稱為“中國地下瀑布之冠”的龍門飛瀑。她寬約二十幾米,高約五十米,水牆壁立,驚濤奔涌,水花飛濺,蔚為壯觀。而此時恰為枯水時節,居然能夠目睹她的英姿颯爽,這便是奇迹,要是在豐水時節,那就更為氣勢磅礴、景象萬千了。從龍門飛瀑旁,乘電梯升高80米,走完一段一百餘米的長廊,往上,就是石趣園,怪石嶙峋,盡藏在森林覆蓋率高達90%的林海深處,曲徑通幽,別有雅緻;往下,沿着石階而下,就能夠看見一個橢圓形的湖泊,謂之“天池”,也叫龍潭。天池是一個天然的山間湖泊,面積不大,約1萬平方米。她的深處30多米,水色澄碧,淺處只有幾米,清澈見底。她的周圍懸崖峭壁,猶如刀削。她的身邊,古木環繞,有的巍峨林立,聳入雲天,有的旁逸斜出,向湖面延伸。其間,有一株古木,紮根於石隙間,枝幹剛健,已有三百餘年歷史,聽說夏季時,枝葉茂盛,宛如華蓋,而今,葉子雖然早已零落,但氣貫雲天,更顯精神;還有一株珍稀保護植物鵝耳櫪,也聽說每逢花季,青翠的葉片上便會綻放出朵朵紅色的小花,可惜我們來得卻不是時候。千百年來,天池就在這樣的一個環境中,無論風雨,無論春冬,安詳地靜卧在那裡,靜如處女,澄綠似玉。先前我們看到的龍門飛瀑,就是從她的一側奔涌而下。我們一行人下到池邊,興緻勃勃地乘船向龍宮駛去。

  我們乘坐的船,是一隻遊覽觀光船,只能容納10人左右。遠遠看龍宮的入口,扁平而低矮,就像魚兒浮出水面,在專心致志地張嘴吃食。船行幾分鐘,便到了龍宮的入口處。洞里的風徐徐而來,有一絲絲涼意。如果說天池是一個明湖,那麼龍宮則是一條暗河,她們一明一暗,連在一起,渾然一體,明處豁然開朗,暗處幽謐莫測,就像一對情侶,一個陽剛坦蕩、洒脫奔放,一個陰柔含蓄、秀外慧中。

  龍宮長達15公里,洞內冬暖夏涼,全年恆溫在16℃至20℃之間,且景觀豐富,目不暇接,水溶洞的長度、景觀價值皆為國內之冠;目前已探明的水溶洞總長度約為5公里,由五個水溶洞構成,分別稱為一、二、三、四、五進龍宮。三、四、五進龍宮,目前尚處於待開放狀態,有人介紹說那是龍宮裡最美的地方。據探測,三、四、五進龍宮內,水流平緩,亦可乘船遊覽,洞中石鐘乳遍布,石柱林立,石幔高懸,一景一物,造型優美,惟妙惟肖,形態各具。而那,只有在下一次遊覽時領受了;而這一次,我們只能遊覽一進龍宮、二進龍宮了。

  一進龍宮,位於天池與蚌殼岩之間,為龍宮地下暗河的水平面最低伏流段,總長度840米。一進龍宮共六個廳,我們先來到第一廳。第一廳是“群龍迎賓廳”。大廳半沒於水中的溶洞,洞頂懸垂下來的數十條鐘乳石,酷似龍形,躍然壁上,呼之欲出,雍容大度,熱情張揚,就像群龍迎賓。而“廳”外,有幾個大小不等的“門”,想必那些“門”或通向書房,或通向卧室,或通向廚房。在廳里,高的方桌,矮的茶几,坐的靠椅,擺放有致;端茶的仙女,笑語盈盈,顧盼有神。而燈光倒影水中,又散射回周圍的石壁上,整個環境柔和溫馨,輕鬆舒適,給人一種賓至如歸之感。第二廳是“浮雕壁畫廳”。這是一處宏大的廳堂,金碧輝煌,寬敞開闊,給人一種大徹大悟、豁然開朗的感覺。而洞頂的石鐘乳,直直地垂下來,就像少婦裸泳時下垂的乳房,豐滿而突兀;洞壁的石筍、石柱,更是形態各異,絢麗燦爛。在一處石壁上,有一頭威風凜凜的雄獅,雙目炯炯有神,而旁邊,則有一個巨型的閃閃發光的珠寶,此名曰“雄獅護寶”。另一處石壁上,有兩條栩栩如生的巨龍,翹首弄姿,首尾纏繞,身體或在壁上,或在水裡,活潑成趣,叫做“雙龍戲水”。第三廳是“五龍護寶廳”。廳內,各式各樣的奇珍異寶,或在廳頂一串一串地掛滿,或在壁上到處擺放,或在水邊四周耀眼炫目。洞頂盤旋着五條龍形的鐘乳石,生龍活虎,神形畢至,它們聚集在一處,個個全神貫注,精神抖擻,儼然五龍護寶。第四廳是“水晶宮殿廳”。面積4000多平方米,水深26米,洞廳寬大,暗河幽深。該廳鐘乳石堆積物最為豐富,有“龍女坐宮”、“老龍回府”、“哪吒鬧海”等應接不暇的景觀。第五廳是“高峽幽谷廳”,又稱“地下灕江”。峽洞呈長方形,高峻80餘米,幽長200餘米,坐在船上抬頭上望,顯得天高地遠,氣勢恢宏。第六廳為“雪涌涵關”。為一進龍宮出口,洞道狹窄僅1.5米,僅容一船穿過,遊船逆流而上,浪花四綻,生動浪漫。

  出一進龍宮,前行100米處,便是二進龍宮了;但我們先不去二進龍宮,而是棄舟登岸,前行後向左一拐,拾級而上,走出蚌殼岩,去虎穴洞穿行。

  虎穴洞洞口上方是一株高大挺拔的古松,她就像笑口常開的如來,正伸展着茂密的枝葉笑呵呵地喜迎我們的到來。虎穴洞是一個面積1500多平方米的旱洞,裡面的景觀與一進龍宮相比,另有一番情趣。一進龍宮的景,一看就是天造地設,所以難免還藏有缺憾;而虎穴洞的景,白璧無瑕,天衣無縫,看上去更像仙女織就的一般。關於虎穴洞,當地有一個美妙的傳說。相傳,在很久很久以前,一隻佔山為王的老虎佔據了這個山洞,它經常出沒於周圍山下的十里八鄉,傷害百姓,殘害牲畜,還擄掠年輕貌美、心靈手巧的姑娘進洞來為它布置宮殿,想與龍王的宮殿一比高低。當地有一個布依族姑娘,名叫阿美,芳齡二八,貌若天仙,聰慧機敏。一天,她一個人去山上放羊,一邊揮動羊鞭,一邊放聲歌唱,她的歌聲讓山下田地里的莊稼也笑了,但也驚動了山洞裡的老虎,結果她被老虎擄掠進了山洞。與阿美相愛的布依族小伙阿龍聞訊趕來,隻身勇闖虎穴,幾經周折,最後衝進了威虎廳。此時,老虎正自鳴得意地在燒烤着一隻全羊,準備宴請犀牛大哥。阿龍手執長刀,運足渾身力氣,說時遲那時快,一刀把虎王斬成兩半,把阿美從密室里救出。他們倆一塊來到兩根石柱下,蓮花自然開,結成了百年之好。後來,鄉親們把這兩根石柱稱為“韞鴛鴦柱”。而阿龍和阿美從此就在虎穴洞里居住了下來。白天,阿龍去山上種樹,種草,藥材,讓靠山而居的鄉親們能夠“靠山吃山”;晚上,他就偷偷地去龍宮,養大鯢,養魚蝦,希望這些大鯢和魚蝦,與流水一起衝出龍宮后,臨水而居的鄉親們能夠“靠水吃水”。而在閑暇時,他就在虎穴洞里蓋起了房屋,一間,兩間,八間,十間,希望如果有人進來,就把這裡當成自己的家,居住下來。阿美呢,或相夫教子,操持家務;或用“唧唧復唧唧”的織布機,憑一雙靈巧的手織出了一幅又一幅的彩錦,那些彩錦上奇山秀水、花鳥蟲魚,活靈活現,栩栩如生。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他們不辭辛勞,整個虎穴洞就變成了人間天堂了;而我們走進虎穴洞看到的一切,正是他們夫婦倆的傑作呢。

  游完虎穴洞,我們二進龍宮。二進龍宮,其發育方向受南北斷裂控制,另有一組近東西向的斷裂則與主幹斷裂直交,在斷裂交匯部位形成四個廳。該溶洞平面形態呈串珠狀,長540多米。三廳與四廳間有22米的廊道相通。四廳以北為一長185米的廊道。洞內不僅可以通船,局部還可步行,水陸并行,各得其所。剛剛在虎穴洞里穿行,還氣喘吁吁,這會兒我們只得又乘船遊覽。船在緩行,兩邊的景在後退,有的像奇花初胎,有的像利劍出鞘,有的像童子拜佛,有的像觀音送子,有的像美人入懷,有的像壯士遠征,有的像仙女撫琴,有的像隱士吹簫,有的像天狗望月,有的像天女撒花……或立或卧,或明或暗,或剛或柔,或正或巧,或庄或諧,妙不可言,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詩云:“天地存玄機,田野隱龍宮;凡塵有神奇,貴在不言中。”整個龍宮,“吞石為洞,吐石為花,神宮賴水造;聚水成淵,覆水成瀑,勝景依石生”。步入龍宮,就像步入了“喀斯特博物館”,翻開了一幅喀斯特的“清明上河圖”。著名詩人艾青曾稱龍宮為“大自然的大奇迹”,國畫大師劉海粟曾譽龍宮為“天下奇觀”,中國溶洞專家曾感嘆“覽龍宮知天下水洞,盪輕舟臨人間仙境”。龍宮之美,更見一斑。

  “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龍宮處處是美景。小時候,讀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感覺那種美好嫻靜、恬淡祥和、人人自得其樂的景象可能一世難覓,所以總有一種期冀和渴慕,不料這樣的美景卻在這裡不期而遇了。行走在龍宮,總感覺龍宮如我,我如龍宮,不知不覺中竟平生愛意。而臨末,什麼也不用想,什麼也不必說,“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您正在瀏覽: 龍宮遊記
網友評論
龍宮遊記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