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 讀擺脫貧困有感

讀擺脫貧困有感

手機:M版  分類:讀後感  編輯:小景

  讀擺脫貧困有感(一)

  最近,我閱讀了由福建人民出版社重印了習近平同志的《擺脫貧困》一書。全書收錄了習近平同志擔任寧德地委書記期間的重要講話和文章。剛拿到這本書,我以為裡面又是很多晦澀難懂的理論知識,但真正讀後卻覺得該書語言樸實,內容也是貼近大家生活,乍一看只是強調為官為民辦實事,但其實很多價值觀和邏輯思維也是可以應用到我們的教育工作中。

  在書中習近平同志一再強調,"地方貧困,觀念不能‘貧困’"."當務之急,是我們的黨員、我們的幹部、我們的群眾都要來一個思想解放、觀念更新".如他所言,擺脫貧困,"其首要意義並不是物質上說的脫貧,而是在於擺脫意識和思路的‘貧困’,只有首先‘擺脫’了我們頭腦中的‘貧困’,才能使我們所主管的區域‘擺脫貧困’,才能使我們整個國家和民族‘擺脫貧困’,走上繁榮富裕之路。" 這段話,對於我們這些教師來說具有很強的指導性、前瞻性。要擺脫"頭腦中的貧困",必須要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打破傳統觀念的禁錮,打開思想的開關,不斷建立健全教育新機制新制度,不斷探索教育新方法新方式,讓每位教師都走向思想富裕的新路徑。

  此外,我讚賞文中提到的"滴水穿石"的精神,因為事物的發展變化是一個漸進的過程,質變要有量變的積累,而"滴水穿石"是一種默默奉獻的精神,一種前仆後繼、甘於為總體成功犧牲的完美人格,一種胸有宏圖,扎紮實實、持之以恆、至死不渝的精神。我認為要真正擺脫"思想貧困"正需要這種"滴水穿石"的精神境界。作為一名年輕的人民教師,我認為我們的工作也是承前啟後的,將我們老師傳授我們的知識與為人處事傳授給我們的學生,擔任班主任后這種感覺尤為強烈。"一滴滴水對準一塊石頭,目標一致,矢志不移,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滴下去,這才造就出滴水穿石的神奇!"教育我們的學生不能靠一朝一夕,就是要細水長流,以身作則,以身親授,把握任何契機教育他們,日積月累,真正做到"滴水穿石".作為一名任課老師站在講堂上,我們要立足於實際又要胸懷長遠目標,不能滿足於現狀,要不斷給自己充電,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與教學水平。

  在該書的《我們應怎樣辦好教育》這篇文章中,習近平同志更是直擊我們的教育事業,發人深省。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深知"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的道理,這與"滴水穿石"有異曲同工之妙,辦好教育要捨得花時間,捨得花精力,捨得下本錢。當然很多時候我們的教育受到財力的制約,對於這點,習近平同志也在文中提到:"我們除了要堅持優先發展教育事業的基本國策,創造條件,增加收入,保證教育事業必要的、合理的速度和規模以外,還必須做到兩個相結合:一是把數量發展和教育結構的調整結合起來;二是堅持普及與提高相結合。""開展職業技術教育要重視實踐,不能只在’黑板上種田’,一定要教給學生實際本領,使他們回家後有可能成為生產能手。"近兩年由於生源緊缺我們中職學校常把學生的數量擺在了質量的前面,這給我們教師的教育教學也帶來了很大的難題。16、17歲的少年正處在價值觀確立的年齡,長期處於一些不良的風氣下,往往對他們的人格培養會造成影響。在課堂教學方面,我們從一根粉筆一塊黑板發展為運用現代教學手段,豐富了課堂教學,但是如何為學生創造職業場景從而如何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仍是需要思考的問題。

  讀擺脫貧困有感(二):挺立我們的精神氣質

  文/南元子

  我很愛讀書,但是智識有限,往往領悟不深。習近平同志《擺脫貧困》一書的大部分篇目,我粗讀了一遍。我發現其中名言警句甚多,無論是引用先賢的,還是其首次闡述的,我們只要隨便拈來一句,都值得思考一番,品味一番。我常常被他真摯的感情、執着的追求和靈動的思想所感動,每每有所收穫,都會合上書本,仔細琢磨片刻。無奈我才疏學淺,未能全窺其中的奧義,今天權且摘出幾句特別喜歡的句子,結合學習談理解,聯繫工作談啟示,概括為"一立二脫三塑造",拋磚引玉向賢者請教。

  首先,講"一立",即:樹立鴻鵠之志。

  習近平在《弱鳥如何先飛》中說:"沒有終生廉潔、終生為民的鴻鵠之志,期待飛得持久、‘搖扶直上’是困難的".要求閩東的同志消除小心翼翼的弱弱心態,樹立遠大理想,以弱鳥之軀展鯤鵬之志。我想,對於我們的人生,我們的事業,這有很深的啟迪意義。我們從小聽慣了立大志的叮囑,經過長年的歷練,常常感嘆自己的現實與少年時的大志是那麼遙遠,甚至開始"現實"起來,告誡青年朋友們"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要他們也"現實"起來,卻很少深入地了解立大志的辯證意義。理想遠大,未必能夠完全實現,但是卻能最大限度地激發人的潛能,使之奮發圖強,向理想的方向前進。孔子說:"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則無所得矣。"就是這個道理。我們統計調查事業的幹部也要有這種鴻鵠之志,不要以為自己身處"清水衙門"就懷着弱弱心態,不敢談理想,不敢說未來,不敢對統計調查事業做一番規劃,對經濟社會的發展做一番設想。實際上,不管你具體做什麼業務,從事哪一項具體的工作,如果我們有一個更高的視角、更寬的視野去想問題、看問題,我們就能把當下的事情看得更清一些,把當下的問題想得更透一些,就會使我們的工作和生活更加自覺和從容。習近平在該書的《跋》中說:"未來可能講更有意思的話,著更完美的文,做更壯麗的事業,但今天只是今天,未來也只是今天的未來。"這樣的話是多麼富有時空感和歷史感,基於宏大的志向,能夠高瞻遠矚,才能有這樣自信又謙虛的情懷。

  其次,講"二脫",即:擺脫貧困意識和擺脫思想貧困。

  一是擺脫貧困意識。習近平在《弱鳥如何先飛》中說:"扶貧先要扶志,要從思想上淡化‘貧困意識’。不要言必稱貧,處處說貧。"又在《把握住新的機遇》中說:"不能因為定為貧困縣、貧困地區,就習慣於講我們如何如何貧困,久而久之,見人就矮人一截,提不起精神,由自卑感而產生‘貧困縣意識’".這樣的話,換個有實權無實權、有資源無資源的角度,就好像是在說我們自己。今年,我有幸參加了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的督導工作。通過多次的下鄉,多次與基層幹部的互動,我發現,統計部門是"清水衙門"、統計工作"無權無勢"、統計幹部"位低身卑"的觀念在我們的隊伍中還普遍存在。他們認為我們自身缺乏資源,還要求人辦事,底氣很不足,心理上就低人一等。所以,辦事時小心翼翼,精神氣質上也像"小腳女人",不夠大度,更不敢展開格局,這種貧困意識必須擺脫。我們所從事的事業,是公事,不是私事,不藏着掖着,光明正大。工作遇到困難是難免的,但我們不是要求得到別人的可憐,心理上必須自我拯救,必須挺立起昂揚的精神氣質。

  二是擺脫思想貧困。習近平說:"全書的題目叫‘擺脫貧困’,其意義首先在於擺脫意識和思路的‘貧困’,只有首先擺脫了我們頭腦中的‘貧困’,才能使我們所主管的區域‘擺脫貧困’,才能使我們整個國家和民族‘擺脫貧困’,走上繁榮富裕之路。"那麼如何擺脫思想貧困呢?他在《從政雜談》中說:"人的知識也有一個不斷充實的過程,任何一個人,即使智商很高的人,都不可能一次性就求到事物的‘是’。""切忌自以為是的最好辦法就是虛心向群眾學習,向老同志學習;以馬克思主義的唯物辯證法充實頭腦,自覺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去觀察問題和處理問題。"是的,擺脫思想貧困方法就是學習,向書本學習、向實踐學習、向群眾學習、向其他單位學習,但有疑惑,問天下,問蒼生。這裡我也想到我們隊伍里的一個問題,就是我們許多幹部,在統計系統一干就是幾十年,沒有再接觸過其他工作。我們許多新生力量,大學畢業后直接考進我們系統,沒有其他機關或企業的工作經驗。多數一直在一個單純的環境里工作、成長,所以,思想意識里缺乏比較,缺乏碰撞,缺乏由差異性思維而衍生的創新活力。所以,希望我們的幹部能有機會與其他隊伍、其他單位更多的交流、學習、合作,無論是省直、市直,還是縣直,有利於幹部成長的機會多爭取一些,不斷固化,形成機制,成為特定資源,讓幹部在這些平台的鍛煉中開拓視野,獲得成長。

  其三,講"三塑造",即:塑造擔當意識、塑造剛正意識和塑造堅忍意識。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您正在瀏覽: 讀擺脫貧困有感
網友評論
讀擺脫貧困有感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