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 紅樓夢隨想

紅樓夢隨想

手機:M版  分類:讀後感  編輯:pp958

紅樓夢隨想 標籤:紅樓夢

  近期,不知怎麼了,總是有一股想把中國四大名著讀遍的衝動,便趁下課到學校的圖書館翻了翻書架子,結果真的給我翻着了這四本名著:施耐庵的《水滸傳》、吳承恩的《西遊記》、曹雪芹的《紅樓夢》到羅貫中的《三國演義》,無一是缺的。因為近來都讀了一些有關古時悲情的書如《梁祝》,所以我一借就借了《紅樓夢》。

  起初未讀《紅樓夢》之時,我一度認為它是一本極其無聊沉悶的書,並覺得這書多是敘述古時那些體弱多病、嬌柔傲氣的官宦小姐及紈絝子弟,所以並不感到興趣。但現在讀遍了整篇故事之後,卻深深地被它一股莫名的吸引力給吸引住了!因而對此書有了很大的改觀。雖然我不是讀原著,但是故事中作者對人物的儀態表情、動作心態都描寫的惟妙惟肖。在閱讀的過程中,我不禁暗嘆作者的寫作技巧是如此的高深呀!

  《紅樓夢》又稱《石頭記》,與其餘的三部名著同名,寫的是一個封建貴族大家庭從繁榮走向衰敗的故事。小說以賈寶玉與林黛玉的愛情悲劇為主要題材,但作者卻沒有從表面簡單地表現出這故事,而是以委婉的手法從人物的思想和性格深處去挖掘這一幕幕的劇情。《紅樓夢》前八十回為曹雪芹所著,卻因思念夭亡的幼子而過度憂傷和悲痛,以致卧床不起,死後留下的八十回稿子就由高鶚接手撰寫,完成剩餘的四十回,也就是說《紅樓夢》有兩名作者。

  作者對故事中的角色無論是主角還是府里的一些小丫鬟、小配角,都刻畫得淋漓盡致,無論是從脾氣性格方面還是姿態動作都一概描述得那麼真實,真的讓我有種身陷其境的感覺。寶玉的痴情、黛玉的多愁善感及體弱多病、王熙鳳的管家本領、賈母的威嚴、薛寶釵的大方以及丫鬟晴雯的嬌蠻等,都被作者從筆下刻畫得如此逼真。

  《紅樓夢》以傳說作為開篇,作者也利用了傳說為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故事設置了伏筆,同時也為下文故事情節的發展作了鋪墊。在第七回中的《寶黛攻讀『會真記』》中,寶玉將自己比作《會真記》中的張生和崔鶯鶯,藉機向黛玉表露真情。在這回中,作者對人物的神態語言等描寫得十分生動,看似“戲語”,但寶黛內心的情感互動的情感卻很真切,給予讀者琢磨其表達的用意。

  最為有名的節章非《黛玉葬花》莫屬了。這節章中,作者運用了白描手法,只以寥寥數筆便勾勒出一副形神兼備的黛玉葬花圖,從而看出林黛玉葬花的姿色及神韻。在第十二回中,探春提議大家商議辦詩社的事,從而成功的建立了新詩社,並起名為“海棠詩社”。參與者都以自己在大觀園的居所自居,李紈叫“稻香老農”,探春是“蕉下客”,黛玉為“瀟湘妃子”,寶釵為“蘅蕪君”,而寶玉是“絳洞花主”等。從這些稱號可以看出作者天馬行空的想象力以及優美的用詞,也反映出作者那時代人們對作詩的愛好。

  相信《劉姥姥游大觀園》這一節章也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吧?文中的劉姥姥雖然是個粗人,但其幽默感及風趣常逗得身邊的人哈哈大笑起來。在玩酒令的過程中,劉姥姥展現了在對詩中的風趣及管用農村景物的習慣。

  在《風雨夕作風雨詞》這回合中,林黛玉因看見窗外的淅瀝小雨,心有所感,而仿着唐代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寫了一首《風雨夕作風雨詞》,從而看出林黛玉是一位才華洋溢的才女。而在第十九回中,黛玉身邊的侍女紫鵑因一句“林妹妹回蘇州去”的玩笑,讓賈寶玉犯了痴狂病,胡言亂語,並不准別人提及有關林黛玉的字眼。寶玉對黛玉的情深意重及痴情,讓讀者看了都覺得心都被悄然打動了。

  讀到最後的幾回,榮國府開始衰敗,首先是晴雯含冤離世,接着到元春、黛玉等香消玉損。黛玉更是凄涼地在賈寶玉與薛寶釵新婚之時魂歸離恨天,作回絳珠草。“香魂一縷隨風散,愁緒三更入夢遙。”當隱隱約約的音樂聲伴隨着黛玉的魂魄逝去的時候,大觀園唯有竹梢風動,凄清的月影默默相送。讀到這兒,讓我不禁想起一首二胡名曲——《病中吟》,悲傷凄涼的氣氛頓時環繞着當時的我。

  黛玉離世后,大觀園中的其他姐妹也相繼離散,史湘雲不知何終、探春出家為尼、迎春嫁至遠方,原本熱鬧的大觀園降溫了不少,也代表榮國府開始邁向衰敗之路。而之後賈政還被降官職、榮國府被抄家以及寶玉出家,帶出了賈氏一族的衰亡之路,故事也以寶玉被第一回中傳說中的和尚與道士帶離紅塵人世,將其填補到女媧補天的漏縫中,繼續當一塊寶玉。

  讀了這本名著,讓我頓時感到世事無常,原本人丁興旺的榮國府在眾人的離散之後逐漸衰敗,讓我見證了世事的轉變。不但如此,也讓我學習到更多的寫作技巧,也讓我愛上這本書——更深入地說,是這本書的精華。管他什麼讀三國、游水滸還是歷西遊,我只願夢紅樓。

您正在瀏覽: 紅樓夢隨想
網友評論
紅樓夢隨想 暫無評論